巫妖劫的余焰在洪荒大陆上空飘荡了整整三千年。曾横亘九天的妖族天庭早已在帝俊、太一陨落后化为焦土,十二祖巫或身陨道消、或隐入轮回,往日里仙魔共舞、万族争辉的洪荒,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间零星闪烁的灵光,以及四海八荒中尚未散尽的血腥气。周山脚下,曾被祖巫共工怒撞而断裂的天柱残骸仍在散发着微弱的混沌气息,引得残存的凶兽循着气息徘徊,时不时发出震彻山谷的嘶吼,为这劫后的洪荒更添几分萧瑟。
昆仑墟深处,鸿蒙宗的藏经阁内,玄空正伏案疾书。他那由时空神魔残魂凝聚而成的身躯泛着淡淡的银芒,手中的狼毫笔沾着以混沌墨汁调和的灵液,在由九天云丝织成的帛卷上记录着巫妖劫的最后一抹余韵。“巫妖劫落幕三千载,洪荒气运涣散,万族无首,凶兽作乱,凡人生存维艰……”墨痕落下的瞬间,帛卷上竟隐隐浮现出洪荒各地的惨状:黄河流域的人族部落正躲避着一头三首巨蟒的袭击,南方不死火山下的火鸦族残部在争夺最后一汪灵泉,西方须弥山附近的散仙们则抱团抵御着来自幽冥的阴煞……
玄空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昆仑墟的灵脉虽因巫妖劫受损,却仍是洪荒少有的净土,可即便如此,他也能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那股挥之不去的“乱”——法则紊乱,气运漂流,连日月星辰的运转都比往日慢了半分。“若无大能出来定秩序,洪荒恐要坠入万劫不复之境。”他轻叹一声,指尖凝聚出一缕时空之力,将帛卷收入藏经阁最深层的密室,那里存放着自龙宇创宗以来记录的所有洪荒秘史,每一卷都承载着一段惊心动魄的过往。
就在玄空忧心忡忡之际,九天之上突然传来一阵异动。那并非凶兽的嘶吼,也不是散仙的争斗,而是一种源自天地本源的震颤——仿佛沉寂了亿万年的混沌突然苏醒,又似亘古不变的法则在重新排列。这震颤起初微弱,如同微风拂过水面,可仅仅瞬息之间,便席卷了整个洪荒:东海上的巨浪骤然平息,北方的暴雪瞬间停驻,就连徘徊在周山脚下的凶兽都停下嘶吼,匍匐在地,浑身颤抖着不敢抬头。
昆仑墟内,正在闭关修炼的源初七子同时睁开眼,七道灵光自他们体内冲天而起,却在触及九天之上那股气息时瞬间收敛。“这是……”大弟子源一眉头紧锁,他曾跟随玄空见过龙宇展露的道境之力,可此刻感受到的气息,却比道尊的力量更显“本源”,仿佛每一缕气息都与洪荒的法则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
不止是昆仑墟,洪荒各地的幸存者都感受到了这股非同寻常的气息。正在黄河边教导族人耕种的神农停下手中的木耒,抬头望向九天,眼中满是敬畏;居于娲皇宫内的女娲放下手中的补天石碎片,指尖凝聚的造化之力不自觉地波动;就连隐于幽冥深处、刚化轮回为平心娘娘的后土,都从六道轮回的运转中抬起头,目光穿透幽冥壁垒,望向那股气息传来的方向——紫霄宫。
紫霄宫,这座自盘古开天以来便悬浮在九天之巅的神秘宫殿,从未有人敢随意靠近。传闻中,这里是鸿钧老祖的居所,而鸿钧老祖,则是洪荒第一个证道成圣、第一个开讲道法的大能。巫妖劫期间,无数生灵曾期盼鸿钧出手平息战乱,可紫霄宫始终紧闭,仿佛与世隔绝。如今,这股源自紫霄宫的气息,无疑向洪荒宣告:那位沉寂已久的老祖,终于要现身了。
九天之上,紫霄宫的宫门缓缓打开。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璀璨夺目的霞光,可当宫门开启的瞬间,整个洪荒的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一道身影从宫内缓缓走出,他身着朴素的灰色道袍,面容模糊不清,仿佛始终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可每一步落下,都让洪荒的法则变得更加稳固,飘散的气运也开始朝着紫霄宫的方向汇聚。
“鸿钧老祖!”洪荒各地,不知是谁先喊出了这个名字,紧接着,无论是仙是妖、是人是巫,只要还能动弹的生灵,都朝着紫霄宫的方向跪拜下去。就连正在起源殿内推演封神劫的龙宇,都停下手中的鸿蒙盘,目光穿透虚无之海,望向那道身影。“合道了……”龙宇轻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能感知到,此刻的鸿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圣人”,而是与洪荒的天地法则彻底融合,成为了洪荒的“道”本身——这便是合道,一种比道境更贴近本源,却也更受束缚的存在。
鸿钧的目光缓缓扫过洪荒大地,那模糊的面容似乎在凝视着每一寸饱受劫难的土地。他没有开口,可洪荒的每一个生灵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那声音不似人声,更像是法则的低语,直接传入灵魂深处:“巫妖劫毕,洪荒失序,气运涣散,需立天庭以统万灵,定法则以安天地。”
话音落下,洪荒各地的跪拜者们纷纷抬头,眼中满是期待。立天庭?统万灵?这意味着洪荒终于要恢复秩序,再也不用受凶兽侵扰,不用担惊受怕地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就在这时,两道身影从紫霄宫内快步走出,恭敬地站在鸿钧身后。男者身着青色道袍,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丝沉稳;女者身着粉色宫装,容貌秀丽,气质温婉。他们便是鸿钧座下的两个童子——昊天与瑶池。自巫妖劫开始,他们便一直跟随鸿钧在紫霄宫内修行,从未踏出过宫门半步,如今随鸿钧一同现身,显然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鸿钧的目光落在昊天与瑶池身上,那法则般的声音再次响起:“昊天、瑶池,吾今命你二人,于九天之上重建天庭,统御洪荒万灵,掌管天道秩序。”
昊天与瑶池心中一震,连忙跪地领命:“弟子遵师命!”他们虽跟随鸿钧修行多年,却从未想过会被委以如此重任。重建天庭,统御万灵,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洪荒新的“天”,一举一动都关乎洪荒的兴衰。
“天庭之基,当立凌霄。”鸿钧的声音继续传来,同时,一道金色的图谱自他袖中飞出,落在昊天面前。图谱上详细绘制着一座宫殿的模样,殿宇巍峨,层层叠叠,顶端的凌霄宝殿更是镶嵌着无数星辰碎片,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便是未来天庭的核心,凌霄殿的建造图谱。“此乃凌霄殿图谱,你二人可依图谱选址,召集洪荒仙匠,早日建成天庭。”
昊天双手接过图谱,只觉图谱入手温润,一股精纯的法则之力顺着指尖传入体内,让他对天庭的运转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弟子明白!”
“瑶池,你掌天庭内务,司仙娥、蟠桃、丹药诸事。”鸿钧又看向瑶池,一道粉色的灵光飞入她手中,化作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盏——正是未来的瑶池玉盏。“此玉盏可聚天地仙气,滋养蟠桃,保天庭灵脉不散。”
瑶池接过玉盏,恭敬地磕了个头:“弟子定不负师命!”
鸿钧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洪荒:“天庭建成之日,吾会亲赐气运,助你二人稳固帝位。在此之前,尔等需广纳贤才,安抚万族,莫要重蹈妖族天庭的覆辙。”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警示,显然是在提醒昊天与瑶池,昔日妖族天庭因骄横跋扈、欺压万族而覆灭,新天庭若想长久,必须以仁政统御洪荒。
昊天与瑶池心中一凛,再次叩首:“弟子谨记师训!”
“去吧。”鸿钧挥了挥手,身影开始逐渐变得透明,仿佛要重新融入天地法则之中。“洪荒的秩序,便交予你们了。”
话音落下,鸿钧的身影彻底消失,唯有紫霄宫的宫门仍在缓缓关闭。九天之上的那股本源气息也渐渐散去,可洪荒的法则却比之前更加稳固,飘散的气运开始朝着昊天与瑶池的方向汇聚,形成两道淡淡的金色光带,缠绕在他们周身——这是合道后的鸿钧给予他们的“天道认可”。
昊天与瑶池站起身,望着紧闭的紫霄宫宫门,又看了看手中的图谱与玉盏,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将与洪荒紧紧相连。
“瑶池师妹,我们先去选址吧。”昊天收起凌霄殿图谱,目光望向洪荒大地。重建天庭,第一步便是找到一处适合作为天庭根基的地方——那里必须灵脉充沛,地势开阔,且能俯瞰整个洪荒,彰显天庭的威严。
瑶池点了点头,将瑶池玉盏收入袖中:“好,我们先去周山附近看看。周山曾是天柱所在,灵脉最为本源,或许适合建造凌霄殿。”
两人身形一动,化作两道流光,朝着周山的方向飞去。他们的速度极快,不过瞬息之间便掠过了昆仑墟、黄河流域、不死火山等地。沿途的生灵们看到他们周身缠绕的金色光带,纷纷再次跪拜,口中高呼“天帝”“天后”,虽然天庭尚未建成,可在洪荒生灵心中,鸿钧钦点的昊天与瑶池,早已是他们认可的天庭之主。
飞行途中,昊天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望向下方一片云雾缭绕的区域。那里位于九天之上,距离周山不远,地势平坦开阔,下方是连绵的云海,云海之下隐约可见洪荒各地的景象。更重要的是,这片区域的灵脉虽然因巫妖劫受损,却仍保留着一丝天柱的本源之力,若是加以滋养,足以支撑天庭的运转。
“瑶池师妹,你看这里如何?”昊天指着那片区域,眼中满是兴奋。
瑶池顺着昊天的目光望去,瞬间便感受到了那股本源灵脉的气息。她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此地甚好!背靠周山余脉,前临洪荒云海,既能彰显天庭的威严,又便于掌控洪荒各地的动静。而且灵脉本源充足,只需召集仙匠加以修复,不出百年,凌霄殿便能建成。”
昊天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凌霄殿图谱,将其展开。图谱在空中化作一道金色的虚影,与下方的区域完美契合,仿佛这片区域本就是为凌霄殿而生。“那就定在这里了!”
就在这时,一道银芒从昆仑墟的方向飞来,落在昊天与瑶池面前,化作玄空的身影。“见过昊天道友,见过瑶池道友。”玄空对着两人拱手行礼,他虽为鸿蒙宗大长老,却也明白昊天与瑶池未来的身份,礼数上丝毫不差。
“玄空长老不必多礼。”昊天连忙扶起玄空,“不知长老前来,有何要事?”
玄空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帛卷:“道尊得知鸿钧老祖传旨,命二位道友重建天庭,特命我送来这份《天庭防御阵法图谱》。道尊说,天庭乃洪荒秩序之核心,需有强大的防御阵法守护,以防凶兽或宵小之辈侵扰。”
昊天接过帛卷,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绘制着一座复杂的阵法,阵法以星辰为引,以灵脉为基,可调动九天之力形成防护罩,防御力远超妖族天庭昔日的阵法。“多谢道尊厚赠!也多谢玄空长老亲自送来!”
“举手之劳罢了。”玄空摆了摆手,“道尊还说,若二位道友需要仙匠或灵材,可随时派人去鸿蒙宗支取。洪荒秩序重建,非一人一力可为,鸿蒙宗愿助二位道友一臂之力。”
瑶池闻言,眼中满是感激:“有道尊与鸿蒙宗相助,天庭重建之事必定事半功倍。我二人在此谢过道尊!”
玄空微微颔首,又叮嘱了几句关于灵脉修复的注意事项,便化作银芒返回昆仑墟。
看着玄空离去的方向,昊天与瑶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知道,重建天庭的道路必定充满挑战——召集仙匠、修复灵脉、安抚万族、制定法则……每一件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他们更清楚,这是鸿钧老祖的嘱托,是洪荒万灵的期盼,更是他们身为“天道代言人”的责任。
昊天收起《天庭防御阵法图谱》,目光坚定地望向下方的云海:“瑶池师妹,明日我们便开始召集洪荒仙匠。先修复灵脉,再依照图谱建造凌霄殿,一步一步来,定能早日建成天庭,恢复洪荒的秩序。”
瑶池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好!我这就去联系洪荒各地的仙娥,让她们前来协助打理天庭内务。蟠桃圃、丹药阁的选址,也得尽快定下来。”
两人不再耽搁,各自分工行动。昊天化作青色流光,飞往洪荒各地召集仙匠——昔日妖族天庭的仙匠、隐于深山的炼器大师、擅长建筑的木族长老,都在他的邀请之列;瑶池则化作粉色流光,前往各大仙山,邀请那些擅长种植、炼丹的仙娥加入天庭,为未来的蟠桃圃与丹药阁做准备。
洪荒各地,随着昊天与瑶池的行动,原本沉寂的氛围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仙匠们放下手中的工具,朝着九天之上的天庭选址飞去;仙娥们收拾好行囊,满怀期待地加入瑶池的队伍;就连人族、妖族、巫族的残部,也开始主动清理周边的凶兽,为天庭的建设营造安全的环境。
周山脚下,一头曾在巫妖劫中幸存的巨熊望着九天之上忙碌的身影,眼中不再有往日的凶戾,反而多了一丝期待。它用爪子刨了刨脚下的泥土,似乎在为天庭的建设祈祷。不远处,几个人族孩童正围着一位老者,听他讲述鸿钧传旨、昊天与瑶池重建天庭的故事,孩童们的眼中满是向往,仿佛已经看到了洪荒恢复秩序后的繁荣景象。
紫霄宫内,紧闭的宫门后,一道淡淡的虚影悄然浮现。鸿钧的声音再次在空旷的宫殿内响起,却无人听见:“昊天、瑶池,洪荒的未来,便看你们的了……封神劫已不远,唯有稳固的天庭,才能扛过这场劫难。”
虚影渐渐散去,紫霄宫再次恢复沉寂。可九天之上,天庭的建设已经拉开序幕。无数仙匠挥舞着工具,修复着受损的灵脉;仙娥们穿梭在云海之间,规划着蟠桃圃与丹药阁的位置;昊天与瑶池则忙着制定天庭的规章制度,广纳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