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玉简引发的暗流尚未平息,叶秋却已将其视作背景噪音,心神完全沉浸在对“四修协同模型”的巩固与推演中。那来之不易的一息平衡,如同在狂风中点燃的微弱火苗,需要他投入全部的心力去呵护、壮大。贡献点如涓涓细流般稳定增长,暂时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就在这全神贯注之际,身份令牌再次传来熟悉的震动——庶务殿通知,又有外界传书。
叶秋心念微动,已有预感。取回玉简,神识沉入,果然是王道长那熟悉的声音,只是这一次,那声音里再无数月前的市井鲜活与对未来的憧憬,只剩下被现实碾碎后的疲惫、浓得化不开的沮丧,以及一种近乎心死的绝望。
“叶…叶小哥……” 声音开头带着迟疑和沙哑,仿佛每个字都耗费了极大的力气,“老道我……愧对你的指点啊。我…我辜负了你的期望……”
他断断续续地叙述着收到叶秋回信后的经历。那详细的优化方案,曾如一道划破他灰暗人生的曙光。他如获至宝,不惜耗费大半积蓄,严格按照方子配制药浴,一丝不苟地调整行功路线。起初效果显着,停滞多年的灵力重新活跃,甚至隐隐触摸到了那层困了他大半辈子的、练气后期的隔膜。希望之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那几天,老道我真以为…以为老天爷终于开眼了,这辈子还能…还能再往上爬一步……” 王道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可…可就在最后关头,眼看着那层膜就要破了,灵力却…却像是撞上了一堵看不见的铜墙铁壁,轰的一下就散了!不止没能冲过去,反而…反而修为倒退了小半层,经脉也像被针扎过一样,疼了好几天……”
他描述着失败时的感受,原本温顺的灵力在关键时刻变得狂暴,优化后的路线仿佛失去了控制,在他体内横冲直撞。那种从云端跌落深渊的巨大落差,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噬痛苦,彻底击垮了这个在底层挣扎多年的老散修的心气。
“唉,或许…或许老道我命该如此,天生就是块朽木,再怎么雕琢也成不了器……叶小哥你的大恩,老道怕是…怕是这辈子都报答不了了。” 话语末尾,是长长的、带着死寂意味的叹息,仿佛生命的所有活力都已随之耗尽。
叶秋静静聆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眼神平静如古井。王道长的失败,早在他的推算之中。那优化方案虽能提升效率,但王道长的根基太过浅薄,如同沙地建塔,年岁已长,气血神魂皆处于不可逆的衰退期,强行冲击瓶颈,无异于让一辆老旧破损的马车去冲击陡峭的山崖,失控乃至翻覆是大概率事件。他能保住修为不退太多,经脉未受重创,已算是他平日小心谨慎,以及那优化方案本身确实温和的结果。
“心魔已生,信念崩塌。若无人点破迷障,拨云见日,此人修行之路,便真的到此为止了。” 叶秋心中冷静地分析着。王道长于他,虽无大用,但那份最初的、带着功利却也坦诚的引路之缘,是真实的因果。更重要的是,叶秋的“道”,在于洞悉本质,解决问题。他给出的方案,是基于精准分析的“最优解”之一,失败并非方案之过,而是执行者自身条件与时机不匹配。他不能容许自己“给出”的答案,被简单地归因为“无效”,这关乎他认知体系的严谨性。
他沉吟片刻,取出一枚空白玉简,并未立刻回信安慰,而是先以神识精准地勾勒出一幅简易却关键的方位图,标注了一处位于青云宗势力范围边缘、名为“望仙镇”的散修聚集点。此地距离宗门不远不近,龙蛇混杂,规矩相对宽松,正是适合私下会面、不引人注目的理想所在。
然后,他才开始烙印回音。他的声音透过玉简,平静、清晰,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仿佛一位高明的医师在分析病情:
“王道长:信已阅。瓶颈坚固,非方案之误,实乃汝自身根基与冲击时机尚未契合所致。灵力溃散,根源在于汝心念急于求成,未能持守中正,致使气机失控,非行功路线之过。”
他首先一针见血地点明失败的根本原因,直指其心魔所在,破除其将失败归咎于外因的迷思。
“修为微退,经脉震荡,乃强行冲关不可避免之代价,然亦是破而后立、夯实根基之契机。谨守原法,静心调养月余,待气机平复,经脉暗伤修复,修为自可恢复,且较以往更为凝练。”
接着,他给出明确的恢复路径和时间预期,注入信心,将其从绝望的泥潭中拉出。
最后,他抛出真正的意图,语气不容拒绝:“一月之后,望仙镇东街,‘客云来’客栈天字三号房。届时,携你目前所修完整功法口诀,以及此次闭关冲击瓶颈的详细感受记录前来,越详尽越好。我需亲自探查,方可为你梳理后续之路。”
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冷静的分析、明确的指令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理性而强大的姿态,反而比任何同情更能给此刻心如死灰的王道长以支撑和希望。
传书发出后,叶秋目光投向窗外云海起伏的远山,眼神深邃。约见王道长,并非一时兴起的善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步棋。
其一,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能望向青云宗高墙之外,观察散修界、凡俗世情,洞察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细微变化的眼睛。王道长修为低微,不易引人注意,且混迹底层多年,自有其生存智慧和消息渠道,是绝佳的人选。
其二,他也想借此机会,亲自验证一番。以他如今对“万象源纹”和能量本质的理解,结合实地诊断,能否真正为这等资质平庸、前途看似黯淡的修士,找到一条超越常规的、契合其自身特点的微光之路?这本身,就是对他自身“大道”的一次极佳锤炼与拓展,是“知”与“行”结合的实践。
“宗门内,论法会将启,是崭露头角、确立地位之时;宗门外,或可布下此子,以为长远之耳目。” 叶秋心中格局渐明。内外交织,方是真正的棋局。
他将注意力重新转回自身的修炼。王道长的困境,从另一个角度警示了他根基稳固与力量精微掌控的极端重要性。他的“四修协同”之路,其复杂与凶险程度远超王道长的冲关万倍,更需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容不得半分急躁与侥幸。
论法会近在眼前,那将是他在宗门内格局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必须全力以赴。而约见王道长,则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悄然落下的一步闲棋。风,起于青萍之末,终将吹拂万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