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慢慢走回床边,没有立刻躺下,而是半坐倚靠在床头,后背垫着两个枕头。
他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点,下一个视频自动加载,前奏响起的瞬间,一股激昂澎湃的bGm便透过天幕,传遍了各朝代的天空。
【画面开始滚动,年份数字飞速跳动,每一秒都在诉说着华夏的蜕变——
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铺开,“耕者有其田”不再是口号,亿万农民第一次握着属于自己的地契,田埂上响起了久违的笑声。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鞍钢的高炉喷出烈焰,长春一汽开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华夏开始搭建工业化的骨架。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升起的瞬间,世界为之侧目——这个曾被列强核威胁的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护身符”。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划破夜空,“东方红”的旋律从太空传回地球,那是华夏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问候。
1976年9月9日,伟人逝世,举国同悲,十里长街挤满了送别的人,人们举着他的画像,哭着喊“人民的好领袖”。】
视频里,突然插入一段黑白影像,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着台下的青年挥手,声音洪亮而有力: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好一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李世民听得热血沸腾,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征战天下,正是靠着一股朝气,此刻见后世伟人对青年如此期许,不由得感慨,“青年强,则国强,自古皆然。”
【画面继续滚动——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恢复,无数青年捧着书本连夜苦读,考场外挤满了等待的人,那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春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深圳从小渔村变成高楼林立的特区,“下海”“个体户”成了新名词,华夏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五星红旗在紫荆花广场升起,“租期99年”的屈辱,终于画上句号。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世界的大门向华夏敞开,中国制造开始走向全球。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响彻鸟巢,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奥运在此交汇。
2012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万公里,“四纵四横”铁路网成型,从北京到广州,夕发朝至成了常态。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天建成,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震撼世界。
2023年,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出舱漫步,华夏的航天梦,从“东方红”走到了“空间站时代”。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绿色发展的路上,华夏正走在前列。】
画面快得让人目不暇接,从土改的田埂到高铁的轨道,从原子弹的蘑菇云到空间站的太阳能板,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华夏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迅猛。
弹幕早已被惊叹淹没:
“近代史是最狠的羞耻文,也是最爽的逆袭文——从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到现在能跟世界掰手腕!”
“上可九天揽月(航天),下可五洋捉鳖(深海探测),中间还有高铁飞驰、航母远航,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小时候觉得‘四个现代化’是遥远的梦,现在才发现,我们早就活在先辈梦寐以求的未来里。”
“看着这些画面,突然懂了‘此生无悔入华夏’——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骄傲。”
各朝代的百姓,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看着农民分到土地时的笑脸,想起自己租地主田地的苦,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们看着高铁呼啸而过,比千里马快上百倍,嘴里喃喃“这是神驹吗?”;
他们看着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指着天幕惊呼“那人竟能上九天?!”;
他们看着奥运会上各国健儿齐聚,看着香港回归时的升旗仪式,突然明白——后世的华夏,真的“不被轻于异族”了,真的成了“万国来朝”的强国,只是这一次,靠的不是战争,是实力。
“太羡慕了……” 一个唐朝的农夫喃喃道,“后世的人,不用再饿肚子,不用再怕打仗,出门还有‘飞铁’坐……”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磨出老茧的手,突然觉得,自己此刻吃的苦,好像都有了意义。
而各朝各代的帝王们,此刻却出奇地安静,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嬴政靠在龙椅上,望着天幕上飞驰的高铁和空间站,眼神复杂。
他花了十年统一天下,以为自己创下的基业已是千古未有,可后世不到百年的发展,竟远超他的想象——他修的驰道,怎比得上高铁?他派徐福求仙的船,怎比得上能入海万米的深潜器?
“不到百年……” 嬴政低声重复,语气里带着一丝茫然,“我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天下,他们……竟能在百年里,从战火中走出,建成这般气象?”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引以为傲的“万世基业”,或许真的只是“固步自封”。
朱元璋盯着“土地改革”的画面,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他当年也让农民分田地,可后世的“耕者有其田”,竟能做得如此彻底,还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工业化、航天业……
“咱以为咱做得够好了,原来差得远啊。” 他想起自己对百姓的“重赋”,想起对商业的压制,突然明白,固步自封,才是王朝最大的隐患。
李世民看着“改革开放”的画面,看着深圳从渔村变特区,不由得苦笑。
他开创贞观之治,以为大唐已是“天朝上国”,可后世却敢“打开国门”,向世界学习,再反过来领跑世界——这种魄力,他自问不及。
“原来,守成不如革新,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抛弃。”
就连最自负的刘邦,此刻也没了往日的张扬。他看着视频里“中国加入wto”的画面,看着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突然懂了——真正的强大,不是关起门来称王,是敞开门来,还能站在世界中央。
“先辈们,看到了吗?” 林远对着窗外的夜空轻声说,“你们想要的,我们都做到了。”
天幕之下,各朝代的帝王们还在沉默。
他们或许不懂“高铁”“空间站”,但他们懂了“进步”;或许不懂“改革开放”,但他们现在懂了“固步自封”的危险。
历史的车轮,从不是靠帝王的“万世基业”推动的,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敢闯敢拼”,是靠“不满足于现状”的革新。
而此刻,这道来自后世的光,已经照亮了千百年前的夜空,也照亮了他们心中那片“固步自封”的阴影。
改变,或许从这一刻,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