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乃大明故都。
长平公主,乃大明帝女,如今更是龙骧军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对大明忠心耿耿,堪称忠烈之家。
让他们前来南京,无疑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
这不仅能进一步昭示龙骧军光复大明的正统性,更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日后的北伐大业,奠定坚实的民心基础。
“许雪亭!”朱镇召来心腹大将。
“末将在!”
“你亲率一队精锐,并挑选几艘速度最快的蒸汽炮舰,即刻启程,前往神龙岛!”朱镇沉声道,“将长平公主殿下,以及沐王府众人,安然无恙地迎至南京!”
“此行,关乎我龙骧军声誉,关乎大明正统,不得有丝毫闪失!明白吗?!”
“末将明白!”许雪亭神色一肃,郑重抱拳,“请王爷放心!末将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定不辱使命!”
“好!”朱镇点了点头,“速去速回!”
蒸汽炮舰,犁开长江的波浪,朝着东海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关于长平公主即将驾临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街头巷尾。
“听说了吗?长平公主殿下要来南京了!”
“真的假的?那可是……先帝的亲女儿啊!”
“千真万确!朱王爷已经派大军去接了!”
“太好了!太好了!公主殿下来了,我大明……就真的回来了!”
城内百姓,闻听此讯,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长平公主,这位命运多舛的大明帝女,早已在民间传说之中,化为了一个象征着大明正朔,承载着汉人复国希望的符号。
她的到来,对于南京城的百姓而言,其意义……甚至比朱镇这位摄政王亲临,还要重大几分!
十数日之后。
南京城外,长江码头。
早已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无数南京百姓,自发地涌向码头,翘首以盼,想要一睹这位传奇公主的真容。
朱镇亦是亲率龙骧军众将,以及南京城内新任命的文武官员,在码头之上,恭候多时。
“呜——呜——呜——”
远处江面之上,传来一阵阵雄浑的汽笛长鸣之声。
数十艘威风凛凛的蒸汽炮舰,护卫着一艘装饰得典雅华贵的大型楼船,乘风破浪,缓缓驶来。
楼船的甲板之上,一面绣着“大明长平公主”的杏黄色鸾凤旗,迎风招展,在阳光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辉!
“公主殿下来了!公主殿下来了!”
码头之上,人群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无数百姓,热泪盈眶,跪倒在地,朝着那艘缓缓靠岸的楼船,叩首不已!
“恭迎公主殿下!恭迎公主殿下!”
声浪滚滚,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天,都要震塌一般!
楼船缓缓靠岸,跳板搭下。
许雪亭当先走下,快步来到朱镇面前,单膝跪地,朗声道:“启禀王爷!末将幸不辱命!已将长平公主殿下,以及沐王府众人,安然迎至南京!”
“好!许将军辛苦了!”朱镇点了点头,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随即,在万众瞩目之下,一个身着淡黄色宫装,云鬓高耸,面容清丽,气质高贵,眉宇间却带着几分久经风霜的坚毅与沉静的女子,缓缓走下了楼船。
正是大明崇祯皇帝的幺女,长平公主——朱微娖!
虽然岁月在她美丽的容颜之上,留下了一些痕迹,但那股与生俱来的皇家威仪,以及那份历经劫难而不屈的坚韧,却让她更添了几分令人心折的魅力。
“朱镇,恭迎公主殿下驾临南京!”
朱镇上前一步,对着长平公主,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又不失摄政王的威严。
“龙骧军众将士,恭迎公主殿下!”
“南京文武百官,恭迎公主殿下!”
他身后的龙骧军众将,以及南京城的文武官员,亦是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千岁!
“皇叔,折煞皇侄了,快快请起。”长平公主声音轻柔,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她目光扫过眼前这些精神抖擞,杀气腾腾的龙骧军将士,那双美丽的眸子之中,也不禁……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南京……
终于……又回到大明手中了!
“公主殿下,”朱镇看着她那略显激动,却依旧保持着镇定的神情,心中也是暗自点头,“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辛苦了。皇叔已在宫中备下薄宴,为公主殿下与沐王府各位接风洗尘。”
“有劳皇叔费心了。”长平公主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了站在她身后的沐王府众人。
沐剑声、沐剑屏兄妹,以及方怡等人,此刻也是神情激动,看着眼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南京城,以及那些热情似火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能亲眼见证大明故都的光复,能再次踏上这片曾经属于大明的土地,他们心中的那份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
“沐公爷,”朱镇对着沐剑声,拱了拱手,笑道,“如今南京光复,沐王府的忠烈之名,也当……名扬天下,永垂青史!”
“王爷过誉了!”沐剑声连忙回礼,神色惶恐,“沐氏世代受大明皇恩,食大明俸禄,为国尽忠,乃是分内之事,何敢居功?”
“如今能亲眼得见王爷神威,光复南京,沐剑声……死而无憾矣!”
他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朱镇哈哈一笑,也不再与他客套,亲自引着长平公主与沐王府众人,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华丽马车,在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朝着那昔日的皇宫,缓缓行去。
南京城的百姓,夹道欢迎,热情似火。
他们将鲜花、果品,乃至家中仅有的鸡蛋,都毫不吝啬地抛向公主与沐王府众人的马车,表达着他们最淳朴,也最真挚的敬意与……期盼!
这一刻,南京城,沸腾了!
大明的希望,在这一刻,也彻底……点燃了!
当晚,昔日的南京皇宫,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朱镇大排筵宴,为长平公主与沐王府众人接风洗尘。
酒宴之上,朱镇详细地向长平公主汇报了龙骧军近来的战况,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长平公主虽然不谙军事,但也知道如今龙骧军的赫赫威名,以及朱镇这位摄政王的雄才大略。
她对朱镇的安排,自然是……言听计从,毫无异议。
她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江山的重光,能看到那些满清鞑虏,被彻底赶出中原!
而沐王府众人,在亲眼见识了龙骧军的强大实力,以及朱镇那深不可测的底蕴之后,更是……心悦诚服,死心塌地。
他们知道,追随这位朱镇王爷,或许……真的能实现他们光复大明的梦想!
酒宴之后,朱镇又单独与长平公主进行了一番密谈。
具体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只知道,第二日,长平公主便以大明监国公主的身份,颁布了一系列诏令。
其一,正式册封朱镇为大明摄政王,总揽天下兵马,节制内外百官,代行天子之权!
其二,追封崇祯皇帝为思宗烈皇帝,并为其在南京修建皇陵,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其三,下令各地心怀故国的仁人志士,以及那些依旧效忠大明的残余势力,即刻起兵响应,共讨不臣,光复大明!
这些诏令,通过龙骧军的渠道,迅速传遍了天下。
一时间,天下震动,四方响应!
大明复兴的火焰,以南京为中心,迅速燎原!
而朱镇,这位大明王朝新的掌舵人,也终于……名正言顺地,站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
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吴三桂!康熙!
这些曾经的敌人,即将……在他龙骧军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