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过了“11分23秒”,师指电台才再次响起:“狼穴,鹰巢呼叫。空中支援已协调,两架歼-8II预计15分钟后抵达你部空域。请做好引导准备。完毕。”
“15分钟?!”陈墨身边的作战参谋忍不住低呼,“黄花菜都凉了!”
陈墨没有说话,他走到态势图前,目光从图底那代表无数基层侦察兵、车组、防空兵等“信息源点”的密集标注,缓缓上移,经过连、营、团、师……每一层级的指挥节点,如同一个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最底层的“传感器”感知到的信息,如同在泥泞中跋涉,需要经过层层传递、筛选、确认、上报,才能艰难地抵达塔尖的决策者。而决策者的命令,又要经过同样漫长而可能失真的路径,才能抵达最前线的“射手”。
“看到了吗,叶修?”陈墨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他手指缓缓划过这无形的“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的‘神经’!信息在层级间旅行,命令在传递中磨损。最敏锐的眼睛在最底层,却受困于狭窄的视野和缓慢的通道。最需要快速反应的拳头,却因为神经传导的延迟,变得笨拙而低效!”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电子态势图上那个代表“敌”战机、此刻可能早已“摧毁”了3营坦克营的二十余辆目标后扬长而去的红色光点:“一场营团级的遭遇战,一次火力召唤需要近7分钟,一次空中支援申请需要近半小时!如果这是真正的战争,如果对面是鹰酱的航母舰载机联队,拥有他们那种‘发现即摧毁’的能力……”
陈墨没有再说下去,但指挥室里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篝火的温暖早已被冰冷的现实驱散。演习电台里传来的嘈杂报告声,此刻听起来不再仅仅是背景音,而是沉重地敲打在每个人心头的警钟,清晰地昭示着那条横亘在钢铁洪流与信息化战争之间的鸿沟。
叶修仿佛看到了王庆瑞在指挥车里,面对通讯参谋递来的手写坐标条和纸质地图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对更快更准信息的渴望。
“金字塔……”叶修低声重复着陈墨的话,心中那个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蓝图,在眼前这场略显混乱、效率低下的演习直播中,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紧迫。必须推倒这阻碍感知与反应的层级高墙,必须让最底层的“传感器”与最顶层的“大脑”、最前线的“射手”实现近乎实时的连接。
这场除夕夜的“突袭”,不仅是对702团战备的检验,更是对旧有指挥体系一次血淋淋的解剖。解剖的结果,此刻正冰冷地呈现在陈墨师长——这位我军主力师的眼前。
凌晨三点十七分,草原上的风雪渐歇。702团的钢铁洪流拖着疲惫的身躯,碾过结冰的车辙,缓缓驶回营区。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比出发时低沉了许多,像是受伤野兽的呜咽。
车灯刺破黎明前的黑暗,照出营门口那堆早已熄灭的篝火残骸——几根焦黑的圆木歪斜地插在灰烬里,旁边散落着被遗忘的搪瓷缸和半锅凝着白油的羊汤。
王庆瑞的指挥车停在团部前。他推开舱门,寒气立刻裹着细碎的雪粒子灌进来,打在脸上如针扎般刺痛。他没有立即下车,而是回头看了眼舱内——作训参谋正将最后一份战损统计表塞进文件夹,纸张边缘已经被他无意识攥得皱皱巴巴。
\"团长......\"参谋欲言又止,声音哑得不成样子。
王庆瑞摆摆手,抓起文件夹跳下车。他的作战靴重重踩在冻硬的雪地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团部会议室亮着灯,窗户上凝着厚厚的冰花,隐约可见里面晃动的人影。
推开门,暖气混着劣质烟草的辛辣味扑面而来。政委和参谋长已经坐在长桌旁,面前摊着几份同样的战损报告。两人同时抬头,王庆瑞从他们眼中读出了同样的沉重。
\"都到齐了?\"王庆瑞把文件夹拍在桌上,金属纽扣与木质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咔哒\"声。他解开大衣最上面的风纪扣,像是要给窒息的胸口透口气。\"念吧。\"
参谋长清了清嗓子,拿起最上面那张纸:
\"一营,装甲突击营。参战坦克32辆,战损25辆,战损率68.7%。其中被'敌'武装直升机摧毁18辆,遭预设反坦克地雷损毁5辆,因机械故障退出战斗2辆。\"
\"二营,装甲营。参战坦克28辆,战损17辆,战损率60.7%。主要损失来自'敌'炮兵火力覆盖及电子干扰导致的队形混乱后遭精确打击。\"
\"三营,机械化步兵营。步战车24辆,战损15辆,战损率62.5%。步兵伤亡达43%,主要因防空掩护不及时遭'敌'空中火力杀伤。\"
\"炮营......\"
\"够了。\"王庆瑞突然打断,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房间瞬间冻结。他拿起茶杯灌了一口,茶叶已经泡得发苦,凉透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像吞了块冰。\"防空营呢?我们的'铁拳'表现如何?\"
高城喉结滚动了一下:\"防空营雷达系统遭强电磁干扰,有效锁定时间平均延迟17秒。红旗-7导弹发射12枚,仅拦截成功3个目标。高炮连因指挥链路中断,反应迟缓......\"
\"60%的战损。\"王庆瑞突然笑了,那笑容比窗外的冰凌还冷,\"还是最低估算。除夕夜,上级紧急拉动,给我们送了个'新年大礼包'啊。\"
政委掐灭烟头,火星在烟灰缸里挣扎着熄灭:\"老王,这次暴露的问题很典型。火力响应慢,防空体系脆弱,电子对抗完全被动......\"
\"最要命的是这个!\"王庆瑞突然拍向桌上一份单独装订的报告,那是参谋在师部的要求下整理的702团打击时刻表和指挥链的对照表,延迟了近半小时!“知道这多出来的二十多分钟意味着什么吗?\"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战损统计的某一栏:\"三营那43%的'伤亡'!那些都是活生生的小伙子!是父母的心头肉!\"
会议室陷入死寂。暖气片发出\"咕咚\"的水流声,像是某种无言的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