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内的灯光重新亮起,暖黄色的光线洒在观众席上,却没能驱散林薇薇手心的汗。所有参赛团队的答辩已经结束,此刻,大屏幕上正显示着“评分统计中”的字样,红色的动态进度条一点点往前挪动,像在所有人的心尖上踱步。
林薇薇和张弛、李萌坐在观众席的中间排,三人的肩膀几乎贴在一起。她下意识地攥着裙摆,白色西装的袖口被手指捏出几道褶皱——刚才答辩结束时的自信,在等待分数的间隙里,渐渐被紧张取代。张弛手里攥着一瓶没开封的矿泉水,瓶身被捏得变形;李萌则低着头,反复刷新着手机里的大赛官网,似乎想提前找到一点分数的痕迹。
“别刷了,官网要等统计完才会更新。”陆承宇坐在林薇薇旁边,注意到她的小动作,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放得很柔,“刚才你们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评委的反应你也看到了,陈总最后都点头了,肯定没问题。”
林薇薇抬头看他,眼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可是……刚才第3组的项目也很厉害,他们做的校园AI导航,评委问了好几个细节,好像很感兴趣。”她想起第3组答辩时,那位商学院的周教授连续追问了三个技术落地的问题,语气里满是认可,心里不由得又紧了紧。
“每个项目都有亮点,但咱们的项目更贴近学生需求,数据也更扎实。”陆承宇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薄荷糖,剥开塞到她嘴里,“你忘了?你们的用户复购率68%,损坏率5%,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运营成果,比空泛的技术概念更有说服力。”
薄荷糖的清凉在舌尖散开,稍微缓解了林薇薇的紧张。她看向大屏幕,进度条已经走到了70%,下方开始滚动显示各团队的临时分数——目前排在第一的是第3组,总分89.5分;她的团队暂时排在第二,87分,和第一差了2.5分。
“差得不多!”张弛凑过来看,声音有点激动,“还有最后几位评委的分数没录,咱们还有机会!”李萌也抬起头,眼里重新燃起希望:“对,刚才我看到有两位评委给咱们的项目做了标记,说不定会给高分!”
林薇薇没说话,只是紧紧盯着大屏幕。她想起准备比赛的这几个月:无数个在实验室熬夜核对数据的夜晚,李萌为了优化小程序界面,连续三天只睡了五个小时;张弛为了收集用户反馈,在宿舍楼下摆了一周的问卷摊,晒得皮肤黝黑;陆承宇更是默默帮他们联系技术人员、协调实验室场地,甚至在她因为压力大掉眼泪时,陪着她在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
这些努力,不能因为2.5分的差距就白费。
就在这时,大屏幕上的进度条突然停住,临时分数板块开始闪烁——最后三位评委的分数开始录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屏幕上,礼堂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首先更新的是第3组的分数:一位评委给了88分,一位给了90分,最后一位给了87分。他们的总分瞬间涨到89.5+(88+90+87)\/3≈89.17分,变化不大,依旧排在第一。
紧接着,林薇薇团队的分数开始跳动。第一位评委的分数弹出:92分!
“哇!92分!”张弛忍不住低呼一声,引来旁边几位观众的侧目。林薇薇的心脏猛地一跳,攥着裙摆的手松了些——这个分数比之前的平均分高了不少,说明这位评委很认可他们的项目。
还没等她缓过神,第二位评委的分数也出来了:90分!
团队总分瞬间涨到87+(92+90)\/2≈89.5分,和第3组的差距缩小到0.33分。李萌紧紧抓住林薇薇的胳膊,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就差最后一个分数了!”
陆承宇也往前凑了凑,目光紧紧盯着屏幕,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握着林薇薇手腕的手,却悄悄用了点力,像是在给她传递力量。
礼堂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最后一个分数。林薇薇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要冲出胸腔,她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粗重而急促。
终于,最后一位评委的分数缓缓弹出——95分!
“95分!”张弛直接站了起来,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林薇薇的眼睛瞬间湿润了,她看着大屏幕上团队的总分:87+(92+90+95)\/3≈90.5分,超过第3组1.33分,稳稳地排在了第一!
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认识他们的同学还在喊“恭喜”。李萌抱着林薇薇,激动得哭了出来:“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林薇薇拍着她的背,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这不是委屈的泪,而是释然和喜悦的泪——所有的熬夜、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不被理解,在这一刻,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陆承宇递过一张纸巾,笑着帮她擦了擦眼泪:“我说过,你们肯定可以的。”他的眼里满是骄傲,比自己拿到奖还要开心。
大屏幕上的最终排名慢慢定格:第1名,校园租赁平台团队,90.5分;第2名,校园AI导航团队,89.17分;第3名,校园二手书循环团队,88.5分。
张弛掏出手机,对着大屏幕拍照,嘴里不停念叨:“我要发朋友圈!我要告诉所有人,我们拿第一了!”李萌也拿出手机,给家人发消息,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林薇薇看着身边欢呼的伙伴,又看了看温柔注视着她的陆承宇,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她知道,这个第一名,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里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张弛跑遍各个宿舍收集的用户反馈,是李萌熬夜写出的代码,是陆承宇默默提供的支持,也是她自己一次次克服紧张、勇敢站在台上的成长。
就在这时,主持人走上台,拿着话筒笑着说:“各位来宾,各位同学,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分,本次创新创业大赛的最终排名已经确定!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颁奖仪式,请获奖团队的代表上台领奖!首先,有请第3名,校园二手书循环团队……”
随着主持人的报幕,获奖团队依次上台。林薇薇整理了一下白色西装,深吸一口气,和张弛、李萌一起,朝着舞台走去。陆承宇在台下看着她,对着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神里满是鼓励。
走上舞台时,聚光灯再次落在她身上。她看到台下的陆承宇坐在第一排,手里举着手机,正在记录她领奖的瞬间。周教授和陈总坐在评委席上,对着她微笑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
当组委会主席周教授把一等奖证书递到她手里时,证书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格外耀眼。周教授握着她的手,语气温和地说:“林同学,你们的项目很有价值,既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又有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希望你们能继续加油,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推广到更多高校。”
“谢谢周教授,我们会的!”林薇薇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和张弛、李萌一起,举着证书,对着台下的观众鞠躬。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拍照留念时,林薇薇特意把证书举得高了些,她想让台下的陆承宇看得更清楚。她知道,这个荣誉,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颁奖仪式结束后,林薇薇团队被不少人围了起来——有其他参赛团队的成员来请教经验,有学校的老师来询问项目的推广计划,还有几家企业的代表递来名片,希望能合作。
张弛和李萌忙着和大家交流,林薇薇则悄悄走到台下,找到了陆承宇。“谢谢你。”她看着他,认真地说,“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陆承宇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发:“别这么说,你自己很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以后遇到困难,还是可以找我,我一直都在。”
夕阳透过礼堂的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薇薇看着陆承宇温柔的眼睛,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或许,这场比赛不仅给了她一个奖项,还给了她一个值得珍惜的人,一段值得珍藏的回忆。
她握紧手中的证书,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要和团队一起,把校园租赁平台推广到更多高校,帮助更多学生;她要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她还要和陆承宇一起,去经历更多美好的事情,去创造更多属于他们的回忆。
礼堂里的人渐渐散去,林薇薇和陆承宇、张弛、李萌一起,走出了礼堂。外面的阳光很暖,微风拂过,带着花香。张弛提议去庆祝一下,李萌立刻附和,林薇薇笑着点头。
四个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林薇薇看着身边的伙伴,心里充满了幸福感——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热爱的事业,有靠谱的伙伴,有喜欢的人,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