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王二家的牛治好病后,李渔在村里的名气更响了。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或是家禽家畜生病,都愿意来找他看看。李渔也从不推辞,只要力所能及,总会热心帮忙。
这天下午,李渔刚从张婆婆家回来——张婆婆的老寒腿又犯了,他给她按揉了一阵,又留下些药膏。刚进清风观,就看到林婉儿站在院子里,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正踮着脚往屋里看。
“婉儿,你怎么来了?”李渔笑着走过去。
林婉儿回过头,看到李渔,脸颊微微一红,把食盒递过来:“李渔哥,这是我娘做的米糕,让我给你送来。上次你说好吃,我娘又做了些。”
李渔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热气腾腾的米糕,还冒着白气,散发着诱人的米香。“谢谢阿姨,又让她费心了。”
“不费心,我娘说你帮了村里好多忙,做些米糕算不了什么。”林婉儿小声说,眼睛时不时瞟向李渔,又很快移开,像是有什么心事。
李渔拿出一块米糕,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软糯香甜。“真好吃,比上次的还香。”
“你喜欢就好。”林婉儿听到夸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李渔吃着米糕,林婉儿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他,偶尔说上几句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空气中弥漫着米糕的甜香和淡淡的青草气息,气氛格外温馨。
“李渔哥,你以后会一直留在村里吗?”林婉儿忽然问道,声音有些低。
李渔愣了一下,看着她略带担忧的眼神,心里明白了几分。他放下手中的米糕,认真地说:“会的,至少现在不会走。这里有师父,有你们,有很多需要我的人,我为什么要走?”
林婉儿听到这话,眼睛亮了起来,像是有星星在里面闪烁。“真的吗?”
“真的。”李渔笑着说,“就算以后要去外面历练,我也一定会回来的。”
“嗯!”林婉儿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两人又聊了会儿天,林婉儿说起村里的孩子们在河边捉蝌蚪,说得绘声绘色,李渔安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逗得她咯咯直笑。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层金色。林婉儿站起身,说:“李渔哥,我该回家了,我娘还等着我做饭呢。”
“我送你回去。”李渔也站起身。
“不用了,很近的。”林婉儿说。
“没事,正好我也活动活动。”
两人并肩往村里走去,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林婉儿的脸颊一直红扑扑的,走路时偶尔会碰到李渔的胳膊,然后像受惊的小鹿一样赶紧躲开,惹得李渔心里也有些异样的感觉。
送到林婉儿家门口,林婉儿的娘正在院子里择菜,看到他们,笑着说:“清儿来了?快进来坐会儿。”
“不了婶,我该回观里了。”李渔笑着说,“谢谢阿姨做的米糕,很好吃。”
“好吃下次再让婉儿给你送。”林婉儿的娘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看李渔的眼神格外亲切。
林婉儿站在门口,看着李渔离开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巷口,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屋。
李渔回到清风观时,玄尘道长正在打坐。他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拿出剩下的米糕,慢慢吃着。米糕的甜味在嘴里化开,心里也甜甜的。
他想起林婉儿刚才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这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像春日里的阳光,总能给人带来温暖。
晚饭后,李渔坐在院子里,运转心法修炼。丹田内的灵液缓缓流转,比以往更加平和顺畅。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他感觉灵气的吸收速度都快了几分。
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忽然有些期待。期待着田里的庄稼快快长大,期待着下一次林婉儿送来的米糕,期待着这样平静而温暖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修行。引气四层只是起点,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知道,有身边这些温暖的人和事作为支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有勇气去面对。
夜色渐深,李渔收起功法,回房休息。梦里,他又闻到了米糕的香味,看到了林婉儿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