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风观时,夕阳的余晖正给观门镀上一层金边。玄尘道长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侍弄那几畦青菜,看到李渔提着满满一篓鱼回来,尤其是那条两尺半长的银白翘嘴鱼,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
“今天收获不小。”玄尘道长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李渔把鱼篓往石桌上一放,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师父,我突破了,现在是引气一层中期了!”
玄尘道长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上前一步,伸手搭在李渔的手腕上。一股温和的灵气探入,仔细探查着他体内的情况,片刻后收回手,点了点头:“不错,灵气确实浑厚了不少,运转也更顺畅了。看来那聚气散和清心符没白买。”
“还是师父教导有方。”李渔嘿嘿一笑,指着那条最大的翘嘴鱼,“这条鱼我打算今晚好好做一做,咱们师徒俩庆祝一下。”
“好啊。”玄尘道长难得没有反对,“正好我这几天也有些乏了,借你的光,改善改善伙食。”
得到师父的应允,李渔干劲十足。他先把那条大翘嘴鱼单独拎出来,又挑了两条中等大小的鲫鱼,剩下的则处理干净,用盐腌上,准备晒成鱼干。
处理大翘嘴鱼时,李渔格外用心。他用小刀仔细地将鱼鳞刮净,开膛破肚,去除内脏和鱼鳃,又用清水反复冲洗了几遍,直到鱼身洁白干净。这条鱼太大,李渔决定一鱼两吃:一半用来红烧,一半用来做生鱼片。
当然,生鱼片需要蘸料,观里没什么好调料,他就用盐、醋和院子里种的紫苏叶调成了简单的蘸料。
红烧鱼则用了引火术控制火候,先在锅里放了点油(这是他特意从集市上换来的),把鱼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清水、盐、姜片和一点点从张猎户那里讨来的老酒,用小火慢炖。
很快,红烧鱼的香味就弥漫开来,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鱼肉的鲜美,让人垂涎欲滴。
生鱼片则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摆在盘子里,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除了鱼,李渔还炒了两个青菜,又用剩下的鱼汤煮了一锅糙米饭。
当李渔把做好的菜一一端上桌时,玄尘道长看着桌上的两盘鱼,眼神里带着几分新奇:“这鱼肉切得这么薄,能直接吃?”
“师父您尝尝,味道很鲜的。”李渔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夹了一片生鱼片,蘸了点调料,递给玄尘道长。
玄尘道长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放进嘴里。生鱼片入口即化,带着一股清甜,蘸料的酸辣和紫苏叶的清香完美地掩盖了鱼的腥味,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嗯,不错,很爽口。”玄尘道长赞许地点点头。
李渔又给师父夹了一块红烧鱼肉:“师父您再尝尝这个,红烧的也很好吃。”
红烧鱼炖得很入味,鱼肉鲜嫩,汤汁浓郁,拌着米饭吃,简直是人间美味。
师徒俩坐在院子里,借着朦胧的月光,一边喝酒(就是那点老酒),一边吃鱼,气氛格外融洽。玄尘道长平时话不多,今天却难得多说了几句,给李渔讲了一些他年轻时下山历练的趣事。
李渔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问上几句。他知道,师父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师父,您年轻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吗?”李渔好奇地问道。
“嗯,去过一些。”玄尘道长喝了口酒,眼神有些悠远,“见过繁华的都城,也闯过凶险的秘境,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经历过生死离别。”
“那您为什么最后选择留在清风观呢?”
玄尘道长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年轻时争强好胜,总想着追求更高的境界,却忽略了身边的很多东西。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清风观虽然偏僻,但清净自在,适合养老。”
李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现在还体会不到师父的心境,他还年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等你修为再高一些,也该下山去历练历练。”玄尘道长看着他,“修仙之路,不能只局限于一座山头,多走走,多看看,才能增长见识,磨练心性。”
“嗯,我知道了师父。”李渔认真地说。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走出青云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顿饭吃得很慢,也很愉快。那条大翘嘴鱼几乎被两人吃了个精光,连汤汁都被李渔拌着米饭吃了下去。
吃完饭,李渔收拾好碗筷,玄尘道长则坐在石凳上,看着天上的月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渔没有打扰,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拿出剩下的聚气散和清心符,心里充满了动力。突破到引气一层中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达到引气一层后期,甚至引气二层。
他盘膝坐在床上,贴上一张清心符,开始吐纳修炼。突破后,他对灵气的吸收效率更高了,周围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在丹田内缓缓沉淀。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少年专注的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清风观里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少年平稳的呼吸声。
李渔知道,他的修仙之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就像钓鱼一样,只要有耐心,总能钓上大鱼;只要坚持修炼,总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