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沸腾与校园的喧嚣,如同巨大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隐隐约约地穿透了职工医院相对安静的围墙。医院里,时间仿佛流淌得比外面更缓慢,更凝重。消毒水的气味、病人偶尔的呻吟、医护人员轻柔的脚步声,构成了这里固有的节奏。
周文瑾刚为一位患有严重矽肺的老工人做完检查,心情有些沉重。这些为工业建设付出健康代价的工友,晚年往往被病痛折磨。她正低头写着病历,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的描述上。
突然——
“滋啦——!!!”
那声熟悉而又无比突兀的、撕心裂肺的广播试音,同样毫无预兆地炸响在医院走廊的上空!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瞬间打破了医院的宁静。
周文瑾的笔尖猛地一顿,在病历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她的心骤然收紧,和所有人一样,第一反应是发生了极其重大的突发事件——是重大事故需要紧急救援?还是…战备警报?
病房里的病人也被惊动了,纷纷抬起头,不安地望向门外。
紧接着,那个让全城命运转折的、激动到变形的女声,如同穿越层层阻隔,清晰地灌入每个人的耳中:
“同—志—们!同—志—们!!现在播送—播送最高指示!最—高—指—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成功了啊——!!!”
…… …
死寂。
医院里的死寂,与外面的世界并无不同,却掺杂了更多的惊愕与难以置信。病痛中的人们,对于“奇迹”这个词,有着更为复杂的感受。
然而,理解与狂喜的到来,同样迅猛!
“啊!!”
“天哪!原子弹!”
“我们国家的?!成功了?!”
短暂的震惊过后,巨大的欢呼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流,猛然从各个病房、诊室、护士站里爆发出来!这声音冲散了消毒水的味道,压过了病痛的呻吟,让整个医院为之震颤!
医生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年轻的护士和医生们冲了出来,脸上洋溢着无法置信的狂喜,激动地抱在一起,又跳又叫!
“太好了!太好了!”
“我们成功了!”
病房里,那些还能动的病人,纷纷挣扎着下床,拄着拐杖、扶着墙壁,急切地涌向走廊,想听得更真切,想和更多人分享这份喜悦!病情较轻的,甚至兴奋地跟着欢呼起来。
周文瑾愣了几秒钟,巨大的冲击让她一时有些恍惚。她猛地站起身,恰好看到同样从隔壁诊室冲出来的沈怡如。两位好友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迅速蔓延开的、巨大的喜悦!
“文瑾姐!”沈怡如的声音带着哭腔,一把抓住周文瑾的手,两人的手都因为激动而冰凉,却又紧紧握在一起,微微颤抖着。
“怡如…听到了吗?是真的吗?”周文瑾的声音也有些发颤,仿佛需要对方的确认。
“是真的!肯定是真的!广播里说的!我们的原子弹!成功了!”沈怡如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那是喜悦的、扬眉吐气的泪水!
两人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站在变得嘈杂混乱的走廊里,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欢呼声,看着平日里被病痛笼罩的空间此刻焕发出的惊人活力,百感交集,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不停地流淌。作为医务工作者,她们深知这消息带来的精神振奋,对许多病人来说,或许比药物更为有效。
在一片欢腾中,周文瑾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走廊两旁挤满人的病房。她的笑容忽然微微一滞,注意到了靠近护士站的那间单人病房门口的异常。
那间病房里,住着一位姓孙的老军人。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身上多处负伤,旧伤复发加上年迈体衰,已经住院很久了,平时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看着窗外。
此刻,病房门口围着几个护士和病友,似乎有些慌乱。周文瑾心里一紧,担心老人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连忙和沈怡如一起挤了过去。
只见病床上,那位须发皆白、瘦骨嶙峋的老军人,竟然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他的动作极其艰难,枯瘦的手臂颤抖着,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旁边的小护士想帮他,却被他用眼神制止了。
他的呼吸急促,浑浊的老眼此刻却瞪得很大,死死地盯着窗外西方的天空方向,仿佛要穿透墙壁,看到那遥远的戈壁滩。他的嘴唇剧烈地哆嗦着,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因激动而扭曲。
终于,他用尽全身力气,勉强将上半身抬起了一些。然后,他颤抖着、极其缓慢地、却又异常坚定地举起了他那只剩下三根手指、布满疤痕的右手,努力地想将它举到额际。
那不是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的手臂无力,手指残缺,动作歪斜颤抖。但那一刻,他眼神中的庄严肃穆,却胜过任何仪仗队队员!
两行混浊的老泪,从他深陷的眼窝中汹涌而出,顺着他饱经风霜的脸颊滚滚落下,滴落在洁白的床单上。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从喉咙深处发出嘶哑的、断断续续的、却让周围所有欢呼声都瞬间安静下来的声音:
“好…好…好啊…有了…有了这个…咱们的战士…以后的战士们…就…就能少流血了…少牺牲了…好…好啊…”
话音未落,他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手臂颓然落下,身体重重地跌回病床,剧烈地咳嗽起来,但那双老眼,却依旧望着西方,闪烁着泪光,嘴角甚至带着一丝满足的、难以言喻的笑意。
刹那间,周文瑾感到一股强烈的电流从脊椎直冲头顶,整个人如同被雷击般愣在原地!
老军人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理解这声“东方巨响”的另一重维度!
她作为一名医生,所有的喜悦最初都来自于民族自豪、科技突破。她为丈夫林瀚章可能做出的间接贡献感到骄傲,为国家的强大感到兴奋。
然而,这位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军人的眼泪和那句“少流血了”,却让她猛地触及了这辉煌胜利背后最原始、最沉重、也最温暖的内核——守护!
原子弹,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不仅仅是打破讹诈的工具。它更是一面护盾!一道屏障!它意味着,从此以后,外国侵略者的铁蹄难以再轻易踏上这片土地;意味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可能不必再只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钢铁洪流;意味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或许不必再承受失去儿子、丈夫、父亲的痛楚!
这声巨响,是科技的最高结晶,但其最深刻的意义,却在于对生命最底线的守护!
周文瑾的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狂喜,而是混合了巨大的震撼、深沉的慰藉和无上的敬意。她感受到的喜悦,因此有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她默默地上前,和护士一起,细致地帮老军人调整好姿势,盖好被子。老人疲惫地闭上眼睛,嘴角那丝笑意却未曾散去,仿佛陷入了某个安详的梦境。
走廊里的欢呼声依旧,却似乎多了一份深沉的回味。周文瑾环顾四周,看到许多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与她相似的、复杂而晶莹的泪光。
这泪光,不仅为胜利而流,也为牺牲而流,为过往的伤痛而流,更为未来可能被守护的和平与生命而流。
她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充盈全身。她想要立刻回家,见到丈夫和孩子,紧紧拥抱他们。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家庭的温暖,变得如此珍贵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