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进度条终于走完,最后一格填满。
【初步资源需求清单V1.0】六个字跳了出来,下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条目,一直滚到看不见底。娜娜把数据导出,打印机嗡嗡响了半分钟,一张纸飘了出来。
陈浩伸手接住,纸还带着点热气。他低头扫了一眼,抬头说:“来了。”
苏珊从本子上移开视线,卡尔停下转笔的动作,两人都看向他手里的纸。
“开始吧。”陈浩把纸贴在控制台侧面的夹板上,顺手抽了支记号笔,“先过一遍,有意见现在提,别等搬东西的时候再说。”
娜娜站在信息屏前,光模块轻轻闪了一下。“已同步清单内容,可随时启动权重评估系统。”
“不急。”陈浩用笔尖点了点第一行,“先听人说话。”
苏珊往前站了半步。“我看了一下,维生素类只列了基础款,剂量也不够。长期缺b族会神经紊乱,缺d会影响钙吸收。还有膳食纤维,完全没提。”
她顿了顿。“我们不是机器,不吃东西也能跑。但人要是精神垮了,修船也没力气。”
卡尔立刻开口:“那就少带点衣服。逃生船内部空间只有十二立方,多一公斤软物资,就少一公斤焊料。你带十件内衣,不如带一套密封胶枪。”
“我是为所有人考虑。”苏珊声音抬高了些,“不是只想着舒服。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抗辐射药效果也会打折扣。你现在省下的重量,后面可能要用命补回来。”
“那你说怎么办?”卡尔反问,“氧气再生滤芯只剩一套备用,电路板老化严重,切割器电机已经卡过两次。这些不带齐,路上出问题,谁修?”
“我不是反对带工具。”苏珊盯着他,“但我不能看着大家饿着肚子、穿着发臭的衣服撑三个月。这和修船一样重要。”
“可这不是度假。”卡尔语气硬了起来,“是逃命。逃命的时候没人关心袜子是不是干净。”
“可人不是零件。”苏珊声音不大,但很稳,“你换一块主板能解决问题,换一个崩溃的人试试?”
屋里安静了几秒。
娜娜的屏幕暗了一下,数据暂停刷新。
陈浩看了眼娜娜,又看看两人,忽然笑了下。“你们俩说得都对。”
苏珊皱眉。“这算什么回答?”
“是真的。”陈浩靠在控制台上,“一个说人要活得像人,一个说得活着才能谈别的。都没错。问题是——”他拿起笔,在清单顶部画了个框,“我们现在是在列‘想要’的东西,不是‘必须’的东西。”
他转身面对屏幕。“娜娜,能不能把清单重新分个类?比如第一层是保命的,空气、水、药、动力;第二层是维持功能的,工具、备件、维修材料;第三层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衣服、清洁用品、调味料这些。”
娜娜点头。“可以建立三级权重模型,每项物资按生存必要性评分,支持多人独立打分后取平均值。”
“就这个。”陈浩在纸上写下“一级:保命刚需”,划了条线,“我们现在不是比谁更狠心,也不是比谁更讲究。是要搞清楚,哪些东西没了,船飞不起来;哪些东西没了,人撑不到目的地。”
苏珊没说话,但肩膀松了些。
卡尔摸了摸下巴。“行。那就按实际需求来。”
“那就开始。”陈浩把笔递给苏珊,“你先打一轮分,从药品开始。”
苏珊接过笔,在平板上调出评分界面。她点开抗生素类,打了9.8分。“这个必须满配。一旦感染,没有替代方案。”
卡尔看了眼,点头。“同意。但剂量可以压缩,按三人份算,不是五人份。”
“目前登记愿意走的只有四个。”娜娜补充。
“那就四人份。”苏珊改了数字,“但抗辐射药得分高,环境数据一直在恶化,路上至少经历两次强辐射区。”
“我打9.5。”卡尔在自己终端输入,“但储存体积大,优先级可以往后排一点,除非能找到浓缩剂型。”
陈浩在投影上圈出这两项,写了个“高优”。
接着是净水模块。卡尔打了9.7分。“没有它,三天内脱水。而且电解质回收效率直接影响体液平衡。”
苏珊犹豫了一下,打了8.3。“技术上重要,但我们带的压缩饼干自带水分调节功能,初期压力不大。”
“那是短期。”卡尔摇头,“滤芯堵塞后,净化率下降百分之四十。你不修,就得喝脏水。”
“所以它该进二级。”陈浩写下来,“功能维持类顶格。”
轮到衣物时,争议又来了。
苏珊给保温毯打了8.1分。“低温环境下失温比饥饿死得快。而且心理上有安全感,能减少焦虑。”
卡尔只给了5.2。“逃生舱恒温系统正常的话,用不上。除非系统坏了,但那时候更该修系统,而不是靠毯子续命。”
“可万一修不了呢?”苏珊问。
“那就认命。”卡尔说,“但不能因为怕死,就往船上塞一堆用不上的东西。”
陈浩听着,突然插话:“有没有轻便又能应急的型号?比如铝膜那种,一平方米不到,重量不到三百克。”
娜娜调出库存。“现有应急保温膜三卷,每卷可分割为六片,总重一千二百克。建议携带两卷。”
“那就带。”陈浩记下,“不算多,也算有个退路。”
苏珊点点头,没再争。
接下来是食品。苏珊主张带些调味品。“纯蛋白粉难以下咽,长期吃会厌食。加点盐或者辣酱,摄入量能提升百分之二十。”
卡尔翻了翻眼。“为了让人吃得香,多带一公斤调料?不如多带半箱能量膏。”
“食欲就是战斗力。”苏珊不退,“你让一个人连续三十天吃没味道的东西,他要么疯,要么吐。”
“那你可以带小包装。”陈浩打断,“娜娜,查一下有没有复合调味包,军用标准那种,一袋五克,能冲一杯汤。”
“库存有四十七袋,原用于医疗流食搭配。”娜娜回答。
“全带上。”陈浩写进清单,“占不了多少地方。”
卡尔哼了一声,但没反对。
工具部分进展顺利。切割器、焊枪、备用电池组全列进二级高优。直到提到氧气再生装置的滤芯替换件,卡尔要求带两套。
“只能带一套。”苏珊直接拒绝,“另一套的空间我要给维生素c泡腾片。缺维c会导致牙龈出血,影响进食。”
“没有滤芯,空气有毒。”卡尔声音沉下来,“二氧化碳浓度超过百分之一,两小时内意识模糊。”
“我们可以轮班监测,及时切换手动过滤模式。”苏珊说,“而且旧滤芯还能撑一段时间,不是马上报废。”
“但不能保证。”卡尔盯着她,“你敢赌呼吸系统?”
“我不赌。”苏珊回看过去,“但我不能看着别人因为坏血病倒下。”
陈浩抬起手。“停。娜娜,查一下滤芯的极限使用时长和维c缺乏症发作周期。”
“根据历史数据。”娜娜回应,“滤芯在超负荷状态下可持续运行一百一十小时。维c缺乏症状通常在连续缺乏二十一日后出现。”
“时间差够吗?”陈浩问。
“理论上有重叠风险。”娜娜说,“若途中遭遇延误,两者可能同时触发。”
陈浩想了想。“那就这样:滤芯带一套,维c片减半配给,优先保障关键岗位人员每日摄入。其他成员通过压缩饼干中的微量添加维持。”
苏珊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最后点头。“可以。”
卡尔也默认了。
讨论继续往下走。卫生巾、洗漱包、备用眼镜、小型种植灯……每一项都被拆开分析,打分,调整优先级。
气氛慢慢变了。不再是谁压倒谁,而是想办法让彼此的需求都能落地。
陈浩在投影上划掉一条又一条,圈出新的组合方案。苏珊时不时翻库存日志,卡尔低声问娜娜某种树脂胶的替代型号,娜娜的光屏不断刷新评分变化。
墙上的钟指向晚上八点。
控制台的灯稳定地亮着,机器运转声均匀。
陈浩喝了口凉掉的茶,指着投影最后一栏。“还剩七项没定。照明用的LEd条要不要带备用?”
苏珊正要开口。
卡尔忽然抬头。“等等。”
他盯着屏幕角落的一个提示。
备用电源负载异常,右舱管道电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