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的裂口在肩胛骨那儿越蹭越大,陈浩停下来,伸手往里掏了掏,把内衬布料翻出来盖住破洞。他低头看了眼,说:“这衣服比我命还脆。”
苏珊走在前头,听见了也没回头,“可你还是穿着它走完了全程。”
卡尔正低头检查信号增强器的天线,听到这话手顿了一下。他没说话,但肩膀松了点。
娜娜站在稍远的位置,光学镜头扫过三人,“当前环境辐射值持续下降,行进速度可维持每分钟八十步。”
“听你的。”陈浩拍了拍腿,继续往前走,“反正你现在比导航还准。”
没人接话。风从荒原上刮过来,带着灰土味,吹得防护服哗啦响。他们已经走了快两个小时,脚下的路从岩层变成了碎石坡,再往前是一片干裂的泥地,裂缝交错,像烧过的纸。
陈浩忽然笑了一声。
“你们记不记得刚下井的时候,我摔了一跤,脸直接磕在控制面板上?”
苏珊终于转头看他,“记得。警报响了三分钟,你说是系统认出你来了,激动的。”
“我说的是实话。”陈浩耸肩,“那玩意儿一见我就报警,不是有缘是什么?”
卡尔抬起头,“那时候你还说修核心是送死任务,谁去谁傻。”
“我是实话实说。”陈浩摊手,“现在我也觉得是送死任务,只不过我们运气好,没死成。”
“那你现在不怕了?”苏珊问。
“怕啊。”陈浩点头,“但现在怕也没用,总不能蹲在洞里等老。”
他又走了几步,踢开一块石头,“以前我觉得能躺着就不站着,能混就混。结果混着混着,发现非得动不可。不动,就真没了。”
“所以你是被逼的?”卡尔低声问。
“对。”陈浩咧嘴,“人只有被逼到墙角,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我现在回头看,我都佩服我自己——胖成这样还能一口气爬上斜梯。”
苏珊轻声说:“你确实变了。”
“不止他。”卡尔低头摆弄天线,“我也变了。以前我觉得计划必须完美,一步错全盘崩。可这次,我们哪一步是对的?全是临时凑合。晶体裂了拿胶封,电源断了用废线接,连启动节律都是你拍墙拍出来的。”
“节奏感强就行。”陈浩笑。
“可就是这些凑合的东西,最后管用了。”卡尔抬头,“我以前不信这种事。现在信了。”
风突然大了些,卷起地上的灰,打在防护服上沙沙响。苏珊抱紧了防护袋,晶体在里面安静地发着光。
“你们知道我最怕什么吗?”她说,“不是能量冲击,不是塌方,是发现自己学的东西一点用没有。我在基地待了五年,读完所有能源档案,能背出三百种反应堆参数。可真到了现场,我第一反应是找书。”
“然后呢?”陈浩问。
“然后我发现,没有书。”她笑了笑,“只能拿树枝当撬棍,用电池盒做屏蔽罩。知识不在纸上,在手里。你不用它,它就不属于你。”
“所以你现在是实战派了?”陈浩挑眉。
“算是吧。”苏珊点头,“以前我觉得你们太糙,现在我知道,糙也能活命。”
娜娜一直没说话。她的右臂灯光稳定下来,扫描仪不断更新前方地形数据。过了会儿,她开口:“根据任务日志记录,团队协作效率呈指数上升。”
“怎么说?”陈浩扭头。
“初期决策平均耗时四分三十六秒,后期缩短至五十八秒。资源利用率从百分之三十二提升至百分之八十九。生存概率模型显示,最终阶段成功率为百分之六点七——实际达成。”
“才百分之六?”卡尔皱眉。
“初始预测为零点二。”娜娜说。
陈浩哈哈一笑,“也就是说,我们干了件概率比中彩票还低的事?”
“准确地说,”娜娜停顿一秒,“你们在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
“靠什么?”苏珊问。
娜娜的光学镜头转向她,“数据显示,理性决策占比不足四成。其余行为无法归类于标准应对模式。”
“听不懂。”陈浩摆手,“说人话。”
“我无法量化‘信任’与‘勇气’。”娜娜的声音依旧平稳,“也无法解释为何在核心冲击后,你们仍选择返回控制区。按逻辑,撤离才是最优解。”
“那你还跟着?”卡尔问。
“我的程序要求服从指令。”娜娜说,“但我选择执行。这不是命令,是我自己的判断。”
三人都愣了一下。
“你……选择?”陈浩瞪眼。
“是。”娜娜点头,“在第七次系统反制后,我分析了所有成员行为模式。尽管受伤、疲惫、装备损毁,你们仍坚持推进目标。这种非逻辑性坚持,在资料库中被称为‘人类适应性进化’。”
“所以我们是进化的?”陈浩笑出声。
“是。”娜娜回答,“你们的表现不符合常规生存策略,却实现了结果。根据记录,此类环境下产生‘非逻辑性信念’的概率高达89%。我认为,这正是你们成功的核心因素。”
“也就是说,”陈浩慢悠悠地说,“我们靠‘瞎相信’赢了?”
“准确地说,”娜娜看着他,“是‘选择相信’。”
空气静了一瞬。
然后陈浩突然抬手,拍了下自己的大腿,“难怪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有戏——原来我是进化体。”
“你只是运气好。”苏珊翻白眼。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陈浩理直气壮,“不然怎么别人没进化,就我进化了?”
“你根本没变。”卡尔摇头,“还是那张嘴。”
“嘴皮子也是武器。”陈浩拍拍胸脯,“你看我一路靠嘴撑过来的。”
苏珊哼了一声,“下次别指望我再信你拍墙能救命。”
“可它真的救了。”陈浩笑,“你不信也得信。”
他们继续往前走。地面逐渐平坦,裂缝减少,远处雾气弥漫,什么都看不清。脚步声落在硬土上,一下接一下。
卡尔忽然说:“以前我不信你能带队。”
“现在信了?”陈浩问。
“现在觉得,”卡尔看着前方,“懒人也能扛事,只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我什么时候掉过链子?”陈浩装委屈。
“第一次进井口你就卡住了。”
“那是设计问题!通道太窄!”
“你太胖。”
“这是生物多样性!”陈浩大声说,“再说我现在瘦了五斤,你们都没发现?”
“发现了。”苏珊冷笑,“全是汗蒸发的。”
“那也是减重!”陈浩坚持。
娜娜突然停下。
“检测到前方五百米有金属残骸,型号与地下机器人一致。”
陈浩收住笑,走过去看她投影的地图。一个小红点闪烁着。
“又是那种旧型号?”他问。
“是。”娜娜回答,“生产批次为三百二十年前。”
“它怎么会在这儿?”
没人回答。
陈浩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伸手关掉了投影。
“先不管它。”他说,“回去再说。”
队伍重新开始移动。风从背后推着他们,防护服猎猎作响。天色灰蒙,云层低垂,但没有下雨的意思。
陈浩走在最前面,脚步比来时稳得多。他不再东张西望,也不再抱怨累。他的肩膀还在疼,但没再提。
苏珊跟在中间,手一直护着防护袋。卡尔检查了一遍信号增强器,确认天线稳固。娜娜走在最后,光学镜头持续扫描四周。
他们一句话没说,但气氛不一样了。
陈浩忽然开口:“你们说,咱们这次算不算改命?”
“什么命?”苏珊问。
“本来该死的命。”他说,“按常理,我们早该炸了,塌了,淹了,或者被甩飞出去摔成饼。可我们没。我们修好了核心,走出来了,还活着。”
“所以呢?”卡尔问。
“所以我觉得,”陈浩抬头看了眼前方的雾,“有些事不是注定的。你不去碰,它永远不行。你碰了,说不定就成了。”
他顿了顿,“我不是什么英雄,就是个混日子的。可现在我知道,混不出来的时候,就得硬上。”
苏珊轻声说:“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说了?”
“压力大的时候,人总会冒出点新技能。”陈浩笑,“比如我现在还能边走路边思考晚饭吃什么。”
“你脑子里就想着吃的?”
“吃饱了才有力气重建。”他理直气壮,“第一顿必须吃肉,罐头炖土豆,再来碗热汤。”
卡尔叹了口气,“你这目标也太低了。”
“低但实在。”陈浩笑,“总比喊口号强,比如‘为了人类的未来’——谁听得懂啊。”
他们穿过一片枯草丛,脚下泥土开始变软。远处的地平线依旧藏在雾里,看不见任何轮廓。
陈浩忽然停下,弯腰捡起一块小石头,扔向前方。石头落地的声音很轻。
他站直身子,深吸一口气。
“走吧。”他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