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捷报传回后,英台看着逐渐安定的局势,心中却另有盘算。这日,她带着弘历来到养心殿,见雍正帝正批阅大阿哥送来的西域近况奏折,便笑着开口:“陛下,如今恪靖妹妹虽已安全,可西域异族残余与反对势力仍在,恐日后再生事端。不如让弘历去漠北跟着大哥历练,顺路去西域探望恪靖妹妹,也让他学学如何守护亲人、稳固一方。”
雍正帝抬头看向身旁的弘历,少年虽年幼,却眼神坚定,已有几分英气。他沉吟片刻:“弘历年纪尚小,长途跋涉且涉险历练,朕担心他安危。”
“陛下放心,有大哥在旁照拂,还有精锐将士护送,定能确保他安全。”英台走到弘历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孩子总要长大,如今让他去见识沙场与民生,将来才能更好地守护这‘同心’江山。况且,他去西域,既能帮恪靖妹妹立威,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能让他亲身感受,何为‘亲情至上’,何为‘守护之责’。”
弘历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稚嫩却有力:“皇阿玛,皇额娘,儿臣愿意去!儿臣要像大伯伯和十四叔一样,成为能守护亲人、守护百姓的男子汉!”
雍正帝望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又看向英台眼中的期许,终是点头应允:“好!朕便准你去历练。传旨,令大阿哥悉心教导弘历,沿途务必保障其安全;同时授弘历‘监军’之职,可协同处置西域事务,为恪靖公主稳固藩属国局势。”
几日后,弘历身着轻便铠甲,在侍卫护送下启程前往漠北。抵达漠北时,大阿哥早已等候在城外,见少年骑马而来,眼中满是赞许:“好小子!有你皇额娘的果敢,也有你皇阿玛的沉稳!”
在漠北的日子里,大阿哥亲自教导弘历骑射、兵法,带他巡查军营、走访牧民,让他亲眼见将士们的辛劳,亲耳听百姓对安稳生活的期盼。弘历学得认真,每日清晨便随将士操练,夜晚则挑灯研读兵法,短短数月,便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沉稳与担当。
秋日来临,大阿哥见弘历已有长进,便决定带他前往西域。一行人抵达西域藩属国时,恪靖公主亲自出城迎接,见弘历身形挺拔、眼神坚毅,不禁红了眼眶:“好侄儿,都长这么能干了!”
当晚,恪靖公主向二人诉说近况:虽异族主力已被剿灭,但仍有小股残余势力勾结藩属国内的反对者,暗中散布谣言,煽动百姓,甚至多次挑衅王府威严,妄图动摇她的统治。
弘历听后,眼中燃起怒火,起身道:“姑姑放心,侄儿此次前来,便是要帮您肃清这些乱党,让他们再也不敢对您有半分不敬!”
第二日,弘历在大阿哥的支持下,召集藩属国官员与各族首领。他虽年少,却端坐主位,声音清晰有力:“我大清公主远嫁此地,为的是各族和睦、百姓安乐。如今有人敢勾结异族、煽动叛乱,便是与我大清为敌,与天下百姓为敌!今日,我便替姑姑清理门户,以儆效尤!”
话音刚落,侍卫便将暗中勾结异族的官员与反对势力首领押了上来。弘历根据掌握的证据,一一列举其罪状,各族首领见状,无不震惊于少年的果决与公正。随后,他下令将首恶分子斩首示众,其余从犯贬为庶民,同时宣布沿用英台推广的“同心”之法,减免百姓赋税,鼓励各族通商。
处置完毕,弘历又亲自率领清军与藩属国军队,突袭异族残余势力的聚集地。他效仿大阿哥的战术,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奋勇拼杀,少年的身影在战场上格外醒目。将士们见监军如此英勇,士气大振,很快便将异族残余彻底剿灭,缴获的物资全部分给当地百姓。
经此一事,西域藩属国上下无不敬畏恪靖公主,各族百姓对大清的归属感愈发强烈,再也无人敢对公主有半分质疑。恪靖公主拉着弘历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好侄儿,多亏了你,姑姑在这西域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你这孩子,真是像极了你皇额娘,既有护亲的深情,又有雷霆的手段!”
历练结束,弘历随大阿哥返回京城。入宫面见雍正帝与英台时,他将西域的经过一一道来,言语间满是成长后的沉稳。英台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弘历,你没有辜负皇额娘的期望。你要记住,守护亲人,不仅要有真心,更要有能力;稳固江山,不仅要有谋略,更要有担当。”
雍正帝也笑着点头:“好!朕的好儿子,今日才算真正长大了。往后,也要像你皇额娘一样,把亲情放在心上,把百姓放在心上。”
弘历躬身行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儿臣谨记皇阿玛与皇额娘的教诲,此生定当守护亲人、守护百姓,传承‘同心’初心!”
窗外的海棠树随风摇曳,阳光洒在少年坚毅的脸庞上。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英台让弘历历练护亲的安排,却为这段七世缘分添上了最具希望的一笔。它证明了,亲情的守护需要代代传承,“同心”的初心需要薪火相接;少年的砺剑之路,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对“亲情至上、守护家国”信念的延续。
这份在历练中铸就的担当,终将伴着少年的成长,成为未来守护江山的力量,让英台与雍正帝用七世守护的“同心”盛世,在子孙后代的手中,继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