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年夏,直隶遭遇洪涝,灾民流离失所。双鱼玉佩的蓝光映出赈灾现场的画面——英台身着粗布衣裙,正亲手为灾民分发粥粮,额间满是汗水,却仍耐心安抚着哭闹的孩童。小星禾随虫洞落在赈灾棚外,看着这幕温暖的场景,心中泛起暖意。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争执声——一个身着补丁短打的青年正与克扣粮款的小吏理论,声音洪亮:“这些粮食是给灾民救命的,你竟敢私吞!若今日不给个说法,我便去京城告御状!”小吏恼羞成怒,挥手就要打他,英台立刻上前阻拦:“住手!赈灾粮款岂容你随意克扣?”
青年见英台气度不凡,连忙躬身行礼:“小人李卫,见过夫人。这小吏连日来少发粥粮,还私藏米面,灾民们敢怒不敢言,小人实在看不下去!”英台看向小吏,眼神锐利,小吏瞬间慌了神,只得承认克扣粮款的事实。英台当即命人将小吏押走,又让李卫协助重新统计灾民数量、分发粮款。
李卫做事麻利,不仅将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还想出“以工代赈”的法子——组织灾民修缮河堤,既解决了灾民的温饱,又加固了防洪工程。英台看在眼里,心中暗暗赞赏:此人虽出身贫寒,却有勇有谋,更难得的是心怀正义。
赈灾结束后,英台问李卫:“你可有想做的事?若你愿意,可随我回府,在四爷身边做事,你的才干定能有用武之地。”李卫又惊又喜,当即跪地磕头:“小人愿为夫人、四爷效犬马之劳,绝不负信任!”
回到四阿哥府,英台将李卫举荐给胤禛。胤禛见李卫对赈灾之事条理清晰,又听闻他敢于对抗贪官,心中十分满意,便让他在府中负责文书整理与外部联络。李卫感念知遇之恩,做事愈发尽心,不仅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留意京城动向,为胤禛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一次,李卫发现八阿哥府的人暗中联络地方官员,试图在漕运中做手脚,立刻将消息禀报胤禛。胤禛据此提前布局,挫败了八阿哥的阴谋,还因此得到康熙的赞许。事后,胤禛对英台笑道:“你这次可是为我寻到了一个得力助手,李卫的忠诚与机敏,比许多世家子弟都强。”
英台笑着回应:“识人不必看出身,只要心怀正义、踏实肯干,便是可用之才。就像当初你看重年羹尧的才干,如今李卫虽无显赫背景,却有一颗赤诚之心,这才是最难得的。”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李卫在四阿哥府中逐渐成长,从文书小吏慢慢成为胤禛的心腹;英台则时常教导他读书识字、处理事务,待他如家人一般。虫洞的光芒渐渐柔和,像是在为这段“赈灾识才”的佳话祝福。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收李卫为仆”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根据史料还原了“以工代赈”的方案文书。游客们看到英台在赈灾中慧眼识珠,李卫从平民成长为心腹,纷纷感叹:“真正的人才从不被出身限制,英台的善识与李卫的忠诚,成就了一段彼此成就的缘分,也让四阿哥府多了一份温暖的底色。”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讨论“机遇与忠诚”,玉佩上赈灾棚的画面印记就会微微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善举与知遇背后的往事——真正的幸运,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你用正义与踏实赢得的认可;真正的识人,也从不是看身份地位,而是看那颗藏在表象之下、是否正直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