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子洋攥着从传承村带的忆旧砂,砂粒在掌心硌得慌,像那些慢慢捡回来的零碎记忆,扎手却踏实。赵虎正帮酒老根把空酒坛码整齐,边码边嘟囔:“传承村那忘性,可算好点了。你说人咋就那么不当事儿?祖宗的手艺,自家的根,说忘就忘了,心也太大了。”墨宝驴被拴在板车后杠上,正伸着脖子啃车斗里的谷糠,啃得满嘴白花花的,有人从旁边过,它抬起头“昂昂”叫两声,像是在炫耀自己有吃的,透着股子“我知道点啥”的得意——其实它就知道吃,却总觉得自己啥都懂,比遗忘强点,至少还有“装懂”的劲头,却比专精差远了,啥都只知皮毛。宋悦薇的全息屏悬在一座石塔上,屏幕里裹着一团花花绿绿、乱糟糟的雾气,像被揉皱的报纸,看着啥都有,其实啥都不精,每一缕雾丝都像半拉子学问,知道点皮毛就敢到处显摆,别人说“这木头得这么刨”,他插一嘴“不对,得那么刨”,其实他连刨子都没拿稳过;别人说“这曲子得这么谱”,他凑过来说“不对,得那么谱”,其实他连音符都认不全,半点让人信服的真本事都没有,透着股子“啥都懂点,啥都不精”的半吊子劲儿,把好好的村子变成个大茶馆,人人都当“先生”,却没一个能讲透道理,别人干着活他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你这不对,得那样”,别人问“那你示范一个”,他支支吾吾说“我这是理论指导,实践不行”,风一吹他说“这风不对,得往东吹才好”,雨一淋他说“这雨不对,得下大点才解渴”,瞎指挥来瞎指挥去,最后说“反正我比你懂”,其实他不是真懂,是“觉得自己懂”,脑子里装的全是些碎片化的知识,没一样能串起来,跟百科全书撕成碎片再乱粘起来似的,看着唬人,其实狗屁不通。

“下一站专精村,”宋悦薇敲了敲屏幕,想把那些乱糟糟的雾气捋顺点,“这雾叫‘半吊子雾’,比遗忘雾更让人上火——它不遗忘,也不浮躁,就往人脑子里塞‘半截子知识’:以前能把一门手艺练到炉火纯青,现在学三天木匠就敢说自己是大师,刨个板子歪歪扭扭还说‘这是艺术’;以前能把一首曲子拉得动人心弦,现在学三天二胡就敢在街头卖艺,拉得跟锯木头似的还说‘这是创新’;明明该深耕的学问,偏觉得‘懂点就行’,把‘专精’搅成‘半吊子’,把‘深耕’熬成‘浅尝’,连自己吃饭的本事都练不精,却喜欢对别人的活儿指手画脚,把好好的村子变成个大舞台,人人都当评委,却没一个能上台,别人干得好他说‘也就那样’,别人干得差他说‘你看我就说不行吧’,风一吹他点评‘这风力度不够’,雨一淋他点评‘这雨湿度不对’,点评来点评去,最后说‘反正我比你们懂’,其实他不是真比别人懂,是‘脸皮比别人厚’,学啥都只学个皮毛,却敢装行家,跟天桥上耍嘴皮子的似的,光说不练。”

苏清颜正往石臼里捣“专精膏”,膏里混着些深褐色的碎块,是她收集的“深耕记忆”:老木匠说“这榫卯得严丝合缝,差一毫米都不行”的较真;老琴师说“这琴弦得调七七四十九遍,才能弹出正音”的执着;老学者说“这字得查十本字典,才能确定读音”的严谨;孩子们说“我得把这道题做十遍,才能真学会”的踏实……“专精村以前是真‘专精’,”她用石杵使劲捣着,“村里靠做精密仪器出名,以前做个罗盘,指针的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老辈人说‘术业有专攻,一招鲜吃遍天,啥都学啥都不精,不如守着一样学透’,谁家要是学东西浅尝辄止,会被人笑话‘半吊子,撑不起门面’,连自家的招牌都挂不住。”

“满脑子半吊子学问的人,比没学问还招人嫌。”刘子洋摸了摸腰上的青铜徽章,徽章在接触到那半吊子雾时,表面蒙了层薄薄的油膜,像沾了层没擦干净的酱油,看着啥都有,其实啥都留不住,透着股子“不实在”的虚浮,“熵组织这是想把人变成‘万精油’,啥都能抹一点,却啥都不顶用,看着热闹,实则没用。”

这次搭的是个送工具的马车,车主姓鲁,是专精村的老铁匠,打了一辈子铁,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精,他的工具卖不出去,就赶着马车四处转悠,说“万一有真想学手艺的呢”。鲁铁匠的马车慢悠悠的,车板上铺着铁皮,放着些锃亮的刨子、凿子、锤子,看着就透着股子“真家伙”的扎实,车辕上挂着个铁环,走起来“叮当”响,像专精村人以前打铁的节奏。

“这村子以前的手艺人,那叫一个绝,”鲁铁匠一边甩着鞭子一边说,“我爷爷打镰刀,能做到‘割草不沾泥,割肉不沾血’,一把镰刀能用十年,现在……”他往车窗外指了指,“前儿我来送工具,见着村里最有名的木匠张大爷,拿着凿子在木料上乱戳,说‘这榫卯太简单,我闭着眼都能凿’,结果凿歪了,把木料毁了,他还说‘这木料不行,不怪我’,我跟他说‘张大爷,您以前凿的榫卯,不用钉子都能扛住一百斤’,他说‘那是以前傻,费那劲干啥,差不多就行’。”

车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花哨”:路边的作坊敞开着门,工匠们拿着工具东敲西打,却没一样做得像样;墙上挂着些“发明创造”,看着花里胡哨,其实中看不中用;地上扔着不少半成品,有的只做了一半就扔了,说“没意思,换个新的”。村口那棵老槐树上,以前挂着个“专精牌”,上面写着“一招鲜,吃遍天,深耕一处,胜于万处浅尝”,谁家手艺最精、最肯钻研,名字就会被写在上面,挂一个月,那是对手艺人最大的肯定。现在专精牌被人用彩漆涂得花里胡哨,上面写着“啥都会点,才叫本事”,旁边画了个拿着十八般武器的“全才”,看着特唬人,却透着股子“我啥都懂,其实啥都不精”的半吊子。

“以前这牌上的名字,都是一刀一凿刻出来的荣耀,”鲁铁匠停下车,“有回我儿子练打铁,把一块铁打了一百遍,打成了一把好剪刀,名字挂在上面,他天天都去擦,说‘这是咱手艺人的脸面’,现在……”他往彩漆上啐了口,“前儿我见着个小孩,拿着画笔在牌上乱涂,说‘我会画画、会唱歌、会跳舞,比他们强多了’,他娘在旁边拍手,说‘我儿子是全才,比那些死心眼的强’。”

他们走进村子,就被一股说不出的“聒噪气”裹住了。这感觉不像半吊子雾的花哨,也不像浮躁雾的毛躁,就是那种“啥都想插嘴,啥都不精”的烦人——走在路上,人人都唾沫横飞,说自己懂这个、会那个,见了个木匠就说“你这刨子不对,得那样握”,见了个裁缝就说“你这针脚太疏,得那样缝”,其实他连刨子咋拿、针线咋穿都不知道;聊天时,三句话不离“我告诉你”“你得听我的”“我懂这个”,问他具体咋弄,他支支吾吾说“反正就是那样,你照做就行”;有个自称“懂医术”的中年人,见了个咳嗽的老头,就说“你这是肺热,得吃黄连”,其实老头就是呛着了;有个自称“懂建筑”的年轻人,见了个盖房的,就说“你这梁太细,得换粗的”,其实那梁的粗细刚好;孩子们在巷子里玩,一个说“我会折纸飞机,我教你们”,折了个飞不起来的,另一个说“我会叠小船,比你强”,叠了个一泡水就散的,最后吵起来,说“你那不对,得这样”“你那才不对,得那样”。

村中心有个“精研堂”,以前是村里手艺人交流技艺、比拼精度的地方,谁的活儿最细、最精,谁就是赢家,老人常说“精研堂里出真功,半吊子进不来”。现在精研堂的门被人拆了,里面的工具被扔得满地都是,墙上用红漆写着“啥都学,啥都会,才是真本事”,旁边画了个小丑,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看着特窝囊,却透着股子“我啥都学,其实啥都不精”的得意。

“以前精研堂里的手艺人,能为了一个毫米的误差争论三天,”苏清颜指着里面的狼藉,“有回我来这儿,见着张大爷和李大爷为了一个榫卯的角度吵得面红耳赤,最后找了个放大镜,量了又量,确定了谁对谁错,输的那个当场拜师,说‘我服了,你这手艺比我精’,现在……”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本厚厚的书,见了他们,推了推眼镜说“你们是来学手艺的?找我就对了,我啥都懂,木工、瓦工、铁匠、裁缝,我全都会,包教包会,学费便宜”,说完翻开书,指着上面的图比划,其实他连图上的工具叫啥都不知道。

“检测到半吊子雾的核心在村西头的‘专精炉’,”宋悦薇的屏幕突然亮了一下,“那炉子以前是村里熔炼特殊金属的地方,要求火候分毫不差,老辈人说‘这炉子炼的不只是金属,更是人的性子,急不得,糙不得’,现在……”屏幕上的专精炉被一层厚厚的彩布盖着,彩布上画满了各种工具,看着热闹,炉口被石头堵死了,旁边堆着不少练废的半成品,透着股子“啥都想炼,啥都炼不好”的半吊子,半点“专精”的意思都没有了。

他们往专精炉走,路上的“半吊子”越来越离谱:有个儿子见爹在打铁,凑过来说“爹,你这火候太旺,得小点”,其实那火候刚好,他爹听了,把火调小,结果铁没烧透,打坏了,儿子还说“你看,我就说不行吧”;有个媳妇见婆婆在织布,凑过来说“娘,你这线太密,得疏点”,其实那密度刚好,婆婆听了,把线疏了,结果布织得稀松,媳妇还说“这样才好看,你老眼光”;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见了个修鞋的,就说“你这胶水不对,得用我的”,拿出一瓶过期的胶水,结果把鞋粘得更破了,他还说“是你鞋太旧,不怪我的胶”;孩子们在巷子里玩,见了个放风筝的,就七嘴八舌说“你这线太细”“你这风筝尾巴太短”“你跑太慢”,结果帮着瞎弄,风筝刚飞起来就掉了,他们还说“是风不对,不怪我们”。

“以前村里的人,虽说也有争执,但都是为了‘更精’,”鲁铁匠边走边说,“你说我这步不对,你得说出个一二三,拿出比我好的法子,我才服你,现在倒好,啥都不懂就敢瞎指挥,指挥错了还嘴硬,活着跟个‘二把刀’似的,招人烦。”

专精炉在一片空地上,被彩布盖得严严实实,彩布上的图案晃得人眼晕,风一吹“哗啦哗啦”响,更让人静不下心。炉子旁边堆着不少练废的铁坯,有的烧得太焦,有的没烧透,看着就透着股子“不用心”的糙。

“核心就在炉底下的‘半吊子石’,”宋悦薇的影像飘到彩布上,“检测到强烈的半吊子波动,跟个大杂烩似的,啥都往里扔,就是不提纯,让人学东西只学皮毛,却觉得自己啥都懂,多气人。”

他们刚要靠近专精炉,就被个拿着锤子的老头拦住了。老头是村里的老木匠,姓张,就是鲁铁匠说的张大爷,现在手里的锤子拿反了,他却没发现,见了他们,得意洋洋地说“你们是来学木工的?找我就对了,我可是‘全能木匠’,啥都会做,桌子、椅子、柜子、房子,我全在行”,说完举起锤子,差点砸到自己的手。

“张大爷,”苏清颜递过去一块专精膏,“您摸摸这个,记得您年轻时,为了做一张太师椅,研究了三个月的榫卯结构,说‘差一毫米都不行,这是手艺,不是糊弄’,您还说‘我这辈子就会做椅子,但我敢说,我做的椅子,全天下最结实’,现在……”

张大爷接过专精膏,看都没看就扔了,说“啥玩意儿?能当饭吃?我现在啥都会做,比只做椅子强多了”,他举起拿反的锤子,“你看,我这锤子用得多溜……哦,拿反了”,赶紧换过来,“你看,这不就对了,我啥都会,就是偶尔失误”。

就在这时,一个洋洋得意的声音从专精炉后面传来:“张大爷说得对!啥都会才叫本事,只懂一样,那叫死板,叫没出息!”

只见专精炉后面慢慢走出来个穿花衣服的人,这人长得瘦小,却穿着件挂满各种工具的马甲,看着像个“百宝箱”,实则啥工具都不会用,手里拿着个小喇叭,走到哪儿都“滴滴答答”吹两声,显摆自己“啥都有”,看着就透着股子“我啥都懂,其实啥都不精”的得意。

“熵组织的‘半吊子’?”刘子洋按住腰上的青铜徽章,徽章的光越来越亮,像一盏聚光灯,想照出那些虚浮的皮毛,“专门教人学东西只学皮毛,却到处显摆的?”

半吊子得意地笑了,声音尖得像哨子:“算你有眼光!他们那些人,要么让人忘,要么让人懒,太低级!我不一样,我就教他们‘活得潇洒’——啥都学一点,啥都懂一点,不用下苦功夫,还能到处显摆,多好!”

他往专精炉上指了指,得意洋洋地说“这炉子以前叫专精炉,现在该叫‘杂烩炉’,它能放大人心底的‘浮躁’,本来只是想学快点,被它这么一放大,就成了‘啥都学,啥都不精’,多省事,多风光!”

苏清颜看着被彩布盖着的炉子,眼圈有点红:“您知道这专精炉对村里人有多重要吗?五年前村里的精密仪器没人会做了,是张大爷您带着大伙,在专精炉前发誓‘咱得把这手艺捡起来,哪怕一辈子只学这一样’,最后你们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做出了和老辈人一样好的仪器,那时候的人,知道‘深耕’的踏实,现在……”

“深耕?”半吊子用小喇叭敲了敲彩布,“深耕能当饭吃?能让你到处显摆?三年做一样东西,傻不傻?我三天就能学三样,虽然不精,但我能吹啊,多风光!”他往刘子洋面前走了两步,小喇叭对着刘子洋的耳朵,“你看你,跑东跑西的,估计也就会一两样吧?太死板了,跟着我,啥都学一点,多风光!”

刘子洋的青铜徽章突然爆发出耀眼的蓝光,像一把锋利的刀,劈开了周围的半吊子雾:“风光个屁!你懂个啥!人活着,就得有点真本事!把一样东西学精、做透的踏实,别人服你的痛快,这些比啥都懂点金贵多了!你把学问变成皮毛,把手艺变成糊弄,活着跟个‘花架子’有啥区别?中看不中用!”

“花架子?”半吊子把小喇叭往炉子上一磕,“花架子至少好看,能唬人。你那点‘真本事’,能唬住人吗?能让你到处吹牛吗?不能吧。还是啥都学点实在,能吹,能显摆,多好。”他突然往专精炉的彩布上撒了些花花绿绿的粉末,粉末落在彩布上,发出“滋滋”的响声,半吊子雾瞬间浓了好几倍,空气里的聒噪气更重了,吸进去都觉得脑子发飘,想插嘴,想显摆,却啥都说不明白。

村里的人突然变得更“半吊子”了:有个儿子见爹在做桌子,抢过来说“我来做,我比你做得好”,结果把桌子腿做歪了,还说“这样才有艺术感”;有个媳妇见婆婆在做衣服,抢过来说“我来做,我比你做得时髦”,结果把袖子做反了,还说“这样才新潮”;张大爷居然拿着凿子在木头上乱戳,说“我这是抽象派木工,你们不懂”;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见了个看病的,就说“你这病我知道,得吃这个”,拿出的却是块石头,还说“这是‘神石’,能治病”。

“瞧见没?”半吊子笑得喇叭都掉了,“这就是所谓的……专精……一搅……就散……人啊……还是啥都学点好……风光……”

苏清颜突然举起石臼,把专精膏往专精炉的彩布上泼去,膏子落在彩布上,散开,里面的深耕记忆碎片像种子一样溅在彩布上,发出“噼啪”的响声,彩布上的图案开始模糊,半吊子雾开始消散。

“你敢!”半吊子尖叫着,从怀里掏出个花花绿绿的袋子,往刘子洋他们这边扔过来,袋子在空中炸开,冒出一团更浓的半吊子雾,雾里全是半拉子学问的影子,像小骗子一样往人身上扑。

刘子洋赶紧用青铜徽章的蓝光护住大家,雾气碰到蓝光,像虚假的泡沫碰到真刀,“砰砰”地破了,变成了一滩滩水。“你的把戏对我们没用。”

半吊子看着慢慢消散的雾气,跳得更欢了,脸上却第一次有了点慌乱,说“你……你们别过来,我……我啥都懂,我不怕你们……”说着就想跑,却被地上的铁坯绊倒了,摔了个狗吃屎,身上的工具掉了一地,没一样他能说对名字的。

周围的人愣了愣,有人想继续半吊子,可脑子里的“专精”突然回来了一点点,想起了深耕一处的踏实,想起了被人信服的痛快,瞎指挥的劲头开始有了点收敛,一个说“我……我还是专心做桌子吧……”,一个说“我……我还是专心做衣服吧……”。

赵虎早就绕到专精炉后面,激光切割器对着盖着的彩布切了下去,喊道:“半吊子?今天就让你尝尝专精的厉害!”

“咔嚓”一声,彩布被切开一道缝,随着裂缝越来越大,“哗啦”一声,彩布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专精炉,炉口的石头被震开了,一股热浪从炉里冒出来,驱散了周围的半吊子雾。炉底下的半吊子石在蓝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然后“啪”地碎成了几块,像被敲碎的劣质玻璃。

张大爷突然从地上站起来,看着炉子,眼睛里有了光,说“我……我记得这炉子!得这么烧,火候才能刚好!”他捡起地上的凿子,说“这榫卯得这么凿,才能严丝合缝!”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也红着脸说“我其实啥都不懂,我还是好好看书吧”。

半吊子看着慢慢找回专精的村民,气得浑身发抖,最后像个被扎破的气球,“嘶”地一声瘪了下去,变成一缕黑烟,被风吹得无影无踪,最后还得意洋洋地说“我……我啥都懂……”

“检测到半吊子雾浓度下降65%,”宋悦薇的屏幕上,专精指数的曲线开始慢慢往上爬,虽然还很平缓,但确实在上升,“但还是有点低,估计得仨月才能完全恢复。那些学了半吊子的习惯,得慢慢深耕才能改过来。”

苏清颜把剩下的专精膏撒在专精炉周围,膏子落下去的地方,铁坯好像都有了点光泽。张大爷招呼大家去精研堂,说“咱得把工具收拾好,把手艺捡起来,一样一样学精”;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把书收起来,说“我想拜张大爷为师,好好学木工”;有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商量着把专精牌重新做一个,说“得让娃们知道,一招鲜,吃遍天,半吊子撑不起门面”。

刘子洋站在专精炉旁,看着大家开始专注起来,有的在打磨工具,有的在研究图纸,有的在练习基本功,虽然还有人时不时想插嘴指点,被人一句“你先把自己的活儿做好”顶回去,但眼里的浮躁少了,多了点“踏实学”的认真。有人开始互相请教“你看我这步对不对”“你能不能教教我这招”,虽然还有点生涩,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懂就问”,不是瞎指挥了。

鲁铁匠赶着马车过来,车斗里放着些新打的工具,说“张大爷让我给你们送点工具,说谢谢你们让村子的人又想好好学手艺了”。

刘子洋拿起一把凿子,凿头锋利,木柄光滑,透着股子“真家伙”的扎实,让人心里踏实。他知道,这凿子不仅是干活的工具,更是专精的象征,是深耕的载体,只要愿意沉下心,好好学,再半吊子的人也能学出真本事。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专精村的家家户户开始亮起灯,窗户里传来久违的安静,有工具“叮当”碰撞的声音,有轻轻讨论的声音,有专注练习的声音。有个老太太端着一碗热汤,给对门的张大爷送过去,说“老张,快趁热喝,你今天练了一下午,累坏了”,张大爷笑着接过来,说“谢谢你啊,李婶子,我这手艺,得慢慢捡,急不得”。

宋悦薇的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坐标,在东北方向,那里的“专精指数”和“谦逊指数”都在急剧下降。

赵虎把激光切割器别回腰间,拍了拍手上的灰:“看来熵组织又想搞新花样了,不过咱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苏清颜把新做的专精膏装进陶罐:“我多做点,万一那边的人也需要点深耕的劲头呢。”

刘子洋最后看了一眼专精村,精研堂里的灯亮了,手艺人在里面专注地干活,虽然还没做出啥像样的东西,但那份认真劲儿回来了。专精炉旁,有人在添柴,说“这炉子得慢慢烧,才能炼出好铁”。

他知道,这一路还长,熵组织的阴招还多,让人懒,让人疑,让人散,让人冷,让人断了传承,让人堵了路,让人没了盼头,让人没了胆子,让人没了变通,让人隔了心,让人满了算计,让人爱了吹牛,让人成了脆薄,让人爱了跟风,让人积了怨怼,让人变了懒惰,让人多了猜疑,让人没了感觉,让人没了意义,让人没了耐心,让人没了记忆,让人成了半吊子……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沉下心,好好学一样东西,把它学精、做透,这仗就必须打下去。

鲁铁匠赶着马车往村外走,车窗外的灯光越来越暖,不再像之前那么花哨。墨宝驴被拴在车后,似乎也专注于啃脚下的草,不再东张西望瞎叫唤了,蹄子踏在地上,发出“哒哒”的声,比来时沉稳多了。

刘子洋靠在马车的车帮上,看着天边的星星,星星一颗一颗,亮得专注,不像之前那么乱糟糟的,每颗星都有自己的位置,透着股子“做好自己”的踏实。他想,这世界上的专精,就像这些星星,虽然有的亮有的暗,但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光,就能照亮一点地方,比啥都想发光却啥都不亮强多了。

半吊子雾虽然退了,但刘子洋知道,熵组织肯定在哪个角落搅和着新的“半吊子学问”,下一个村子,下一场仗,已经在等着他们了。但他不急,半吊子是一天一天学成的,专精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仗是一场场打的,只要心里的那点“深耕”的念头不灭,手里的工具不放下,就总有打赢的那天。

墨宝驴打了个响鼻,似乎也在应和,加快了脚步,专注地跟着马车走。马车在月光下平稳地走着,往东北方向走去,车后留下一串工具的影子,很快被夜风吹散,但那点重新找回的“专精”,却留在了专精村,留在了每一个愿意沉下心、好好学、认真做的人手里。

专精炉旁,张大爷把第一块铁坯放进炉里,说“这铁得烧透了,才能打好,跟做人一样,得扎实”。有个小孩跑过来,说“爷爷,我能学打铁吗?我想把铁打成像星星一样亮”,张大爷笑着说“好,学打铁得有耐心,一点一点来,急不得,你得记住,要么不学,要学就学好,学精”。

刘子洋摸了摸腰上的青铜徽章,徽章暖暖的,带着股子专注扎实的劲儿。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专精村的手艺人会继续在精研堂里练习,孩子们会开始学自己喜欢的手艺,而他们,也会踏上新的旅程,去迎接熵组织的下一个挑战。

这仗,还得打。但那点专注深耕的踏实,也一直都在。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穿书之反派儿子九岁半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小生问道之九天逆世崩铁:我真不是秩序太一觉醒八三,嘴碎丈夫冷脸洗内裤野性难驯相亲当天我闪婚了豪门继承人修仙而已,只复仇不搞纯爱嫁糙痞军官!娇软美人顶不住了我的现实女友恋上我的游戏女友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什么温柔万人迷竟然还吃香在年代文里手握空间称王称霸穿成虐文女主,都别想逼她走剧情春来江山笑我在清园肆与大佬结盟流金岁月:开局女神就倒追?海贼王之天龙人的荣耀猎罪图鉴:我能看见破案提示天补舍行次元行者:从火影到无限绝区零:系统商店怎么越来越怪火影千手传说之龙威崛起养猫逗狗让我爱情事业双丰收李丽精灵:重生之我在合众当教父快穿:宿主手持空间一心囤货无限惊悚:我在恐怖游戏里杀疯了一个不正的出马仙帝凰策:魏璎珞的乱世抉择平山随快穿之相见未识假面骑士:另类魔王的旅行小夫人会玄学,携崽炸翻豪门六皇子快追,阮小姐又上战场了【追金主火葬场】我跪等哥哥回头卡牌:用三国卡组给对手带来啸容穿书!女主保镖成了我的菜!轮回恋曲:遗忘的秘密女散修修仙实录心声暴露后,炮灰团被我骂傻了年代文炮灰女配亲了前对象他哥后高律师又在偷偷吃醋这家事务所不太正经星辰夜晚CF外挂上交:大哥只想保护人类从斗罗开始的秋冥山组织我,熊猫!骑东北虎摆摊直播爆红万里晴空说我假冒神明,我雕刻敕封人间
博看读书搜藏榜:君意洽废柴逆天,废物小姐竟是全系天才娘娘不在乎血族琴酒,在线自闭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社恐女修靠网游在修仙界生存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现实世界走出的宗师快穿之每个世界都在发疯万千眷侣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一笙慕君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腹黑大佬家的小祖宗甜化啦!全能门将觅香茅山道士传奇2从东京开始的武圣美人今嫁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穿成不受宠嫡女,我灭全家造反了超能勇士2温柔成瘾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死后在地府我和我死对头he了凡人修仙:我有扇能穿越的青铜门狼少女的童话之旅穿成恶毒后妈,努力养正小反派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长生:柳星海游记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豪门全员读心?缺德后妈创哭他们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这个黑希儿可以打终焉误惹黄金单身汉:豪门权妇天灾之我携空间闯末世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鬼吹灯之秘墓异闻录落魄千金掉马后:各界大佬抢疯了中州梦史星星总会来护我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炮灰娇妻观影终极一班3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爱情自有天意,缘分命中注定穿越千年与你相恋灵气复苏:从仓鼠开始进化重生在死前一小时乡村灵异:被封印的禁忌传说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七州传魅夜凤凰:十艳录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自闭症首辅相公他太会撒娇卖萌了烽火刀锋恶毒继姐从良记古墓迷踪:九域秘辛少林烽烟疯权:星核陷落奴籍之下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渣男灭我全家,重生后我嘎了他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刚毕业就要当爸爸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三姐妹的江湖我的姐姐们是女王规则图鉴:我的书能解析万物大运送我重开军旅墨月戟:西域情仇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妖修:我为了长生夺舍蛟龙觉醒响雷,我被爸妈反手上交国家退休满级大佬的养崽日常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AI觉醒之代码纪元穿越之我在女尊国做女皇智体航星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八零,清冷老公又被作精撩失控了三江奔流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宗主大人她,是个万界显眼包沉睡五年,醒来即是神明领主:从异界骑砍开始乡村小神医:桃花坞里桃花仙诸天万界家族熟练度系统我靠神体御仙凡穿成太后我让甄嬛传全体破防八零年代:说不出口的爱我把公寓楼升级成了神级避难所穿越成洪荒三清的亲子人在洪兴:开局系统让我氪金翻盘青色王座帝王强制爱:情蛊已下,别想逃!乱载三国西山十戾传石命逆命时空:从废柴到至尊踹开渣夫后,我成兵王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