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风急夜冷,云开月明心清。
二人席地而坐,无茶也无酒,唯有一轮清冷孤月,静静相照。
自佛门真谛、道家玄法,至百家精义、五行八卦,皆在谈笑间往来纵横。
他们仿佛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言辞机锋百转,却又意外和谐——恰似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论道间得真知。
......
与他们的轻松截然不同,旁观众人屏息凝神,如临大敌。
“他...就是魔佛?”
白浅檀口微张,既有戒备也有好奇,“看他佛光充盈,倒像是一位得道高僧...”
司徒静神色凝重,肃然道:“莫被表象所惑,死在他手上的得道高人不计其数。眼前这副庄严法相,不过是靠修为强行压制滔天业力罢了。”
\"厉害!\"
剑无双眉峰一扬,眸中精芒乍现,\"不愧是积年老魔,元神竟已触摸不朽真意......大乾能与之比肩者,只怕屈指可数。\"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如压千斤巨石。
剑无双何等人物?中州公认的剑道巨擘,见他评价如此之高,魔佛的恐怖只怕远超众人所想。
“失算了!”
司徒静长叹一声,拳头无声握紧,“这魔佛竟又有突破,部分元神已能挣脱封印....如今天下除山长亲临,恐再无人能制。”
三位年轻天骄相视默然,连两位前辈高人都一筹莫展。他们这点修为,还是不要献丑的好。
....
山风仿佛在这一刻凝滞,偌大的山巅之上,竟鸦雀无声。
唯有两人论道的清音,如丝如缕,渐渐在风中清晰。
众人本是心神紧绷,却在不知不觉间被玄妙对话吸引,纷纷屏息倾听。
随着论道渐入佳境,所谈愈发精深玄奥。既有煌煌正理、端严大道,也不乏奇思妙想,举证曲奇,听得众人如痴如醉,心神随之起伏。
直至最终,两人的话语重新回归“道”的本质。
白浅眸中满是迷茫,俏脸浮起一抹复杂之色,“他们的境界……太高了,”她轻声叹息,带着不易察觉的黯然,“我连聆听的资格都难以企及。”
仅仅听闻只言片语,她的修为便有明显进境,连浩然正气都凝实了几分。
只可惜后续内容越发深奥,她已难窥门径,与这场珍贵机缘失之交臂。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李显道喃喃低语,脸上只剩叹服。
他早已听闻沈云之名,将其视为文试最大对手。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厢情愿。
文道又岂止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以沈云对天地至理的洞见,当他的师傅都绰绰有余。
“与他争锋....自取其辱罢了。”李显道的声音渐低,话语间尽是自嘲之意。
....
镜元法师此时双目空空,神色恍惚,完全沉浸在论道之中,难以自拔。
他神情似有所悟,却又困于更深的迷惘。
\"道可道,非常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喃喃自语,陷入深深的哲思旋涡。
哧——
剑无双见状,周身剑气微振,一缕清冽剑意如寒泉般笼向镜元。
镜元法师身形一震,仿佛从大梦中惊醒,眼神逐渐恢复清明。
“多谢无双前辈!”
他声音微颤,面庞上隐隐透出几分后怕。
\"他们的境界太高。\"剑无双微微摇头,沉声道,\"以你目前的修为,强行参悟有害无益。\"
他一生极情于剑,道心历经千锤百炼,早已坚如磐石。即便如此,也不敢多听那论道之音,以免自身剑道被浩瀚如海的智慧所动摇。
“无双道友所言甚是。”
司徒静长叹一声,郑重道,“沈云小友对大道的理解,当真令人叹为观止。真不知是何等超凡人物,能教出如此惊才绝艳之徒。”
这番评价极高,若传至京城,必会掀起轩然大波。司徒静乃德高望重的大儒,其话语的分量,不言而喻。
然而剑无双闻言,却只是眉峰微挑,无奈道:“还不趁现在请白鹿山长?你不会真以为,沈小子能说服魔佛吧?”
司徒静神色一滞,语气低沉:“山长如今不在京城,即便最快赶来,也需三日。”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愈发凝重。
沈云表现的足够惊艳,但若让他说服魔佛,实属天方夜谭。须知即便是空见神僧,当年也未能以佛法化尽魔佛戾气。
如今他们唯有祈祷,沈云能拖得更久一会。否则魔佛一旦现世,必然生灵涂炭。
“沈小子前途无量,绝不能让他在这死磕。”剑无双神色肃然,语气极为认真,“若真遇险境,我会带他先行离开。”
“自当如此。”
镜元法师长叹一声,正色道,“这灾祸是大雷音寺一手酿成。若真大势难挽,诸位道友不必以命相搏。”
他语气微顿,沉声道:“到危急存亡之时,我大雷音寺……自有舍身成仁的觉悟。”
话音落下,气氛愈发沉重,空气如凝滞一般,压得人难以喘息。
......
....
此刻,论道的二人语声渐歇,浓郁的道韵却愈发沉厚,如潮水般在山巅蔓延,漫天魔气为之退散。
魔佛盘膝而坐,深邃的目光凝视眼前青年,缓缓开口:“见到你,仿佛看见了过去的我。”
沈云静默不语,眼眸清澈如古井之水。
“破——”
蓦然间,他一声低喝,周身法力奔涌而起,与四周的道韵共鸣,气息愈发厚重。
“砰!”
恍若玉珠落于盘上,一道清音自他体内响起。沈云轻轻吐息,眉心灵台之处清辉流转。
下一刻,九彩元婴陡然睁开双眼,气息节节攀升——
元婴五层、元婴六层!
瞬息间连破两境,沈云依旧神情平和,无喜无悲。
魔佛静静地注视着鸿蒙法力,漆黑瞳孔深处,仿佛有无数规则细线明灭。
“原来如此,”他默然片刻,声线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慨叹,“你比我所想的......还要出色。”
这番话,无异于甘拜下风。
沈云所展现出的天赋与悟性,竟令这位天生佛子,也由衷感到叹服。
“阁下学究天人,沈某受益良多。”沈云微微颔首。
这次与其说是论道,不如说是魔佛以毕生修行感悟为基,让他发表见解。
否则纵使他天赋再高,也难以比拟对方的万载阅历。然而随着论道持续,他如瀚海纳百川,将魔佛的见识竞相汲取,取长补短,化为自身的感悟。
至论道尾声,两人已呈旗鼓相当之势,即便再持续十天十夜,恐怕也难以分出高下。
刹那间,魔佛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仿佛暴风雨前夕的海面,看似平静,却暗藏肃杀之气。
“我还有最后一问——”
魔佛的声音沉凝响起,
“便以此,作为此番论道的终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