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声细语地描述着,那些琐碎的、关于学习新事物的点滴,这是赵霁川去世后她第一次,主动地、带着些许分享喜悦的心情,向他讲述自己日常的琐事。
“玉娘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赵惊弦始终面带笑意,烛光在他深邃的眸子里跳跃,映着玉娘说话时生动的神情。
玉娘被他夸得有些赧然,连忙转移话题问道:“你呢?在书院一切可还顺遂?”
“一切都好。”赵惊弦目光未曾离开她的脸庞,他喉结微动,那句在心底盘旋了无数次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最终化作一句更深沉、也更安全的倾诉:“只是时常会很想家,想你们。”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次归家后玉娘的不同。
她对他亲近了不少,好似回到了年少时他们三人关系亲密时,话语间少了些疏离,甚至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日常。
这份变化,像一缕微风吹皱了他平静的心湖,让他心底那份压抑的渴望也悄然滋长,胆子也跟着大了几分。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玉娘,你可曾想过我?”
可话到嘴边,又被他生生咽了回去。
他怕这过于直白的唐突,会惊扰了眼前这份好不容易才破土而出的亲近,他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在家很好,你在书院安心读书,莫要挂念。”玉娘温声道,见小鲤已熟睡,她躺下,“熄灯吧。”
赵惊弦依言,吹熄了跃动的烛火。
天光初破,便是清明。一家人早早起身,素衣净手。
昨日,玉娘和赵攸已将院子和堂屋清扫得干干净净。
此刻,众人神色肃穆,依次将饭食、色泽黄亮的整鸡、时令果子、酒水,一一虔诚地摆到供桌之上。
赵惊弦上前,依次将三柱点燃的线香和白烛稳稳插入香炉,檀香的气息缓缓氤氲开来。
赵母、玉娘与赵攸则蹲跪在火盆旁,默默将纸钱投入跳跃的火焰中。
赵母眼圈泛红,望着牌位,声音颤抖:“他爹、大郎……你们也是没赶上好时候。如今的圣上是个明君,不强征兵役,赋税也轻省了,许多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咱们家也越来越好。”
她一边絮叨着,一边不停地往火盆里添着厚厚的纸钱:“我给你们多烧些,盼着你们在那边,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生好日子……”
引得赵惊弦和玉娘、赵攸眼眶也跟着发热,喉头哽咽,亦低声向着牌位方向,诉说着家里的近况与安好。
随后,一家人齐齐肃穆跪拜,额头轻触地面。连走路尚不稳当的团团,也由玉娘扶着,像模像样地拜了拜。
用过简单的午食,一家人锁好大门。
赵惊弦拎起备好了食盒、清水与雨伞的竹篮,和家人去湖边踏青。
湖边已是人影绰绰,三三两两聚坐闲谈,或沿着湖岸缓步徐行。更有孩童奔跑嬉闹,手中牵着长长的丝线,抬头便能见到天上飘着几只形状各异、色彩鲜亮的风筝。
小鲤的目光早已被天上翻飞的彩鸢牢牢抓住,她拽了拽玉娘的衣袖:“娘,我也想放风筝!”
玉娘还未答话,一旁的赵惊弦已温声应道:“好,二叔给小鲤买一个。”
他带小鲤走到不远处卖风筝的摊子,小鲤选了只轻巧灵动的燕子风筝。
小鲤拿着风筝,雀跃地拉起玉娘。
赵母体力不支,即使有赵攸扶着走,但还是累得不行,正喘着气在一处干净的石墩坐下歇息,赵攸和赵惊弦也坐在边上陪她说话。
赵惊弦问起赵攸在虞家学堂如何。
“很好,虞家二姑娘很照顾我,同窗们也很友善。”她很喜欢学堂。
虞二小姐是虞兴安一母同胞的妹妹,得了兄长嘱咐,对赵攸格外亲切。学堂里的女孩们多以她为首,见她态度如此,对赵攸也亲厚。
赵惊弦见赵攸脸上笑容不似作假,点了点头:“那就好。若有事找我。”
小鲤将线轴塞进玉娘手里,软声道:“娘陪我放,好不好?”
“好。”玉娘含笑应下,牵起她的小手,寻了一处人稍少些的草地。
玉娘半蹲下来,耐心地将线轴递还给小鲤,让她的小手紧紧握住:“小鲤要这样拿着,手指扣住这里,才不容易脱手。” 她又调整了一下小鲤握线的姿势,确保她的小手能稳固地控住线轴。
“然后呢?”小鲤兴奋又紧张地问。
“然后呀,”玉娘站起身,一手轻轻扶着小鲤的肩,一手指着前方开阔处,“娘帮你把风筝举起来。等娘说‘跑’,你就朝着那边的方向,慢慢地、稳稳地跑起来,不要着急,边跑边感觉手里的线是不是绷紧了。”
小鲤用力点头,小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玉娘将燕子风筝高高举起,感受着风从指间穿过。一阵稍大的风掠过湖面,她立刻扬声道:“小鲤,跑!”
小鲤闻声,立刻迈开小腿,认认真真地朝着玉娘指的方向小跑起来。
玉娘紧随着她,目光专注地落在风筝上,适时地松开了手。
那燕子风筝借着风势,轻盈地向上窜了一下,随即在空中摇摆了几下,似乎有些不稳。
“娘!”小鲤感觉到手里的线一松一紧,有些慌乱地停下脚步,回头望向玉娘。
“别怕,小鲤!”玉娘快步走到她身边,声音温和而坚定,“风筝刚飞起来时是这样的。别停下,继续慢慢跑,对,就是这样……轻轻扯一下手里的线……再松一点点……对!感觉到了吗?它在吃风了!”
玉娘一边轻声指导,一边用手虚虚护着小鲤握线的手,感受着线上传来的细微力道变化,帮她调整着收放线的节奏。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小鲤在玉娘的引导下,渐渐找到了感觉。她不再慌乱,开始学着感受风的走向和线的牵引,小心翼翼地收线、放线。
那燕子风筝终于稳住了身形,不再摇晃,乘着春风,扶摇直上,宛如挣脱了束缚的精灵,在澄澈如洗的碧空里自由翱翔。
“飞起来了!娘亲快看!风筝飞得好高!”小鲤仰着小脸,看着那只越飞越远的“小燕子”,兴奋地蹦跳着,清脆的笑声像银铃般在湖畔荡漾开。
玉娘站在她身侧,目光温柔地追随着空中的风筝,春风拂过,几缕碎发随之轻扬,在她颊边勾勒出柔和的弧度。
不远处,赵惊弦抱着团团,目光沉静而温暖,一同注视着这春风里跃动的、充满生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