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圣人本体不得轻易入凡间”,只是圣人之间因忌惮道祖而默认的规矩。
那么“圣人本体,不得在三界争斗”,则是道祖亲自定下的铁律。
因为圣人相争,真的会导致封神之后本就脆弱的三界彻底毁灭!
一旦到了那一步……道祖必将降临,谁都无法逃脱!
然而面对元始天尊的质问,
通天教主神色冰冷,毫无动摇。
他只是冷笑一声:“我早已说过。”
话语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你若欺我门人,我绝不善罢甘休。”
“你敢在三界内对我出手,我虽不以大欺小……但也必须为门下讨个公道,求个结果。”
他冷笑着说道。
“大不了等鸿钧老师到来,正好论一论因果——看看这陨圣丹,最终会落在谁的手中?”
话音刚落,在元始天尊惊愕的目光中,剑光已然逼近。
第六百一十章
通天教主毫不犹豫,再次挥动青萍剑,斩出撼动苍穹的一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沌圣人交锋,佛陀阻拦太上老君!
看到通天教主第二剑毫不迟疑地落下,元始天尊心中暗骂“疯了”。
但他手中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青萍剑威力滔天,即便是圣人的身躯也难以硬抗其锋芒。
只见元始天尊头顶突然浮现九色庆云,云中隐约可见周天星辰明灭闪烁。
这是他的护身至宝——周天庆云。
“嗡——”
庆云垂下万千霞光,勉强挡住了青萍剑的锋芒。
“轰隆!”
两股圣人之力激烈碰撞,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天地再度陷入混沌。
“通天,还不收手!”
元始天尊此刻心急如焚。
照这样下去,三界很快就会重归地水火风。
若真的翻盘,道祖必将亲自降临。
元始天尊心里清楚,当年道祖鸿钧最是偏爱三清中的通天教主,赐下的灵宝也最为丰厚。这次通天动手,根本原因在于元始想要取他性命——
无论怎样计较,元始天尊始终理亏。
如果道祖降临,即便不赐下陨圣丹,也会将二人押回紫霄宫,永世不得现身。
此刻,太上老君神色凝重。
“唉。”
一声叹息之后,他顶门显现出九层赤金宝塔。塔顶如华盖,塔刹似玉瓶,塔身由琉璃金玉铸成,天地玄黄之气浸染其中——
正是三界公认的最强防御法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此宝诞生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融合开天功德与天地玄黄之气而成。
自诞生以来便由三清之首老子掌管,是天地间唯一的“先天功德至宝”。
虽然未被列为先天至宝,却是三界中少数能与先天至宝抗衡的灵宝之一。
一旦悬于头顶,便立于不败之地,更蕴含无尽神通!
此刻,这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一现,
立刻**了四周即将重演的地水火风、重回混沌的三界,
勉强稳住了三界的崩毁之势!
“通天师弟,暂且平息怒火。”
“若是决战,也该去混沌之中了结。”
老子这话,已表明立场。
他今日前来,自然站在截教一方。
但同时,他也绝不希望圣人之战惊动道祖——在他看来,事情本不该发展到这个地步!
老子话音落下,三界无数惶恐不安的生灵与大能纷纷点头。
果然不愧是众圣之首,太清圣人此言才显稳重!
他们心中清楚,
若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真打起来,天地重演,道祖必然现身。
但依照封神劫与巫妖劫的旧例,
道祖降临之时,三界生灵能否存活,全看天意。
当年巫妖劫时,天柱倒塌,道祖现身,洪荒生灵已死三成;
到封神劫时更惨,诸圣未等道祖现身,便将洪荒击碎,成了如今三界四洲的模样。
老子说完,见通天教主手中青萍剑纹丝不动,
不由皱眉,目光转向许林。
意思不言而喻——还不劝劝你那位师尊?
此刻许林内心一片茫然。
他确实按与通天教主约定的暗号传递了信息。
希望能让元始天尊吃点苦头,让他知道厉害。
但他没想到,通天教主出手竟如此狠厉。
就连对这位师尊极为了解的许林,也能察觉——
通天教主此刻的怒气,九分不是因为他的暗示。
他是真的动怒,为许林讨个公道。
许林甚至能预见:
若自己不阻止,通天教主真会与元始天尊拼命,惊动道祖,双双受罚。
届时阐教与截教皆无圣人坐镇,而潜力无限的许林,便有望在阐截之争中占据优势,截教复兴,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许林心中一暖。
能有这般师尊,入此门下,实乃他一生之幸。
但他绝不会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若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一同受道祖责罚,甚至两败俱伤,截教虽可能摆脱阐教压制,重振旗鼓——
但这个结局,许林绝不接受。
于是——
“通天老师。”
他轻声开口,只说了这四个字。
通天教主闻言一怔,回头看向许林,只见他神情严肃地点头。
许林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我截教复兴,无人可挡。”
“圣人老师,不必如此。”
话音刚落,三位圣人神色各异。
老子眼中露出赞许,元始眼中闪过愤怒,而通天教主深深看了他一眼。
“你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通天教主无奈一笑。
心中的念头也随之消散。
他随即望向元始天尊,说道:“元始,可愿去混沌一战?”
事情至此,圣人之间的争斗已无法避免。
“有何不敢!”
见通天教主主动提出前往混沌斗法,元始天尊略感安心,脸上却不露怯意。
他抬手一招,盘古幡应声飞回掌心。
下一刻,身形化作一道清光,直冲天外而去。
“呵。”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青萍剑锋轻轻一转。
回头对许林微微一笑:“徒儿稍等,为师去去就回。”
话音刚落,身形化作凌厉剑光,紧随其后破空而去。
眼看二圣相继进入混沌,许林转向老子行礼道:“还请大师伯为我师尊压阵。”
“理所应当。”
老子微微点头,收起太极图,驾云直往天外而去。
此时混沌之中,先到的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已斗作一团。
“嗡——”
元始天尊手中盘古幡震动不休,无形伟力撕裂虚空,混沌之气如潮水般向两侧涌开。
万千开辟神光随幡舞动,照亮整片混沌。昔日广成子使用此幡便耗尽法力,而如今在元始手中却显得轻巧自如。
这正是圣人手段,唯有无上道境才能完全发挥先天至宝的力量。
“元始,多年未见,你的本事竟毫无长进。”
面对盘古幡开天辟地的威力,通天教主青萍剑连环出击,凌厉剑罡纵横交错,竟与至宝神光抗衡。
“通天,别再口舌争锋了。”
元始天尊听后顿时大怒:“今日定要让你颜面扫地,才知我的神通!”
既然已超脱三界束缚,自然不再受道祖禁令限制。
他语气中满是自信。
这般强硬作风,果然出自同门。
元始天尊与广成子一样,从不轻易低头。
“荒唐!”
通天教主冷笑道:“对付你一个,何须召唤那四柄仙剑。”
这话不假。
他与元始单独对战,即便不用诛仙剑阵也足以应对。
“你……”
元始天尊气得浑身发抖。
虽怒火攻心,却找不到反驳之词。
若当年真能胜过通天教主,封神之战又何必四位圣人联手?
论起斗法神通,通天教主确是众圣之首。
这份威名,是靠实战打出来的!
元始天尊怒极反笑。
“单挑?”
“通天,你的算计终究还是差了一步!”
他冷声道:“难道以为说动了老子师兄帮忙,就能稳坐**?”
“今天就让你明白,神通不过是匹夫之勇——我们圣人,讲究的是运筹帷幄!”
话音刚落。
两位圣人比斗之时,三界众生不敢以神念窥探——稍有不慎便会形神俱灭。
但诸天大能仍察觉局势有异。
阐教似乎另有底牌。
原因显而易见。
只因那已抵达三十三天、即将踏入混沌助阵的老子。
此刻眼前出现一尊佛陀。
“无量寿佛。”
佛陀左手结拈花印,右手持根本印。
足踏金莲,身绕华光,头顶宝幢熠熠生辉。
面容慈悲,神情温和,眼中似蕴含无尽智慧。
圣者气息不张扬,唯有佛光普照三界。
十方三世诸佛之中,阿弥陀佛堪称第一。
佛门首位圣人,阿弥陀佛。
就在佛陀出现在三十三天之外的瞬间,
三界之中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因为这位佛门圣人,此刻竟然以本体降临。
“西方佛门的圣人也……这是第四位了!”
这样的变故,没有人能够预料。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已经前往三十三天外的混沌中交战。
而如今,佛门的阿弥陀佛突然出现,挡住了老子的去路。
三界六圣之中,至此已有四位现身!
“老子道友。”
阿弥陀佛此时微笑着开口,声音清幽深远。
他端坐于虚空中,仿佛亘古不变,永恒不动。
以前的阿弥陀佛与准提佛母——那时还叫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都是鸿钧道祖门下的记名**。
但他们在成圣时,却自立佛门,抛弃旧身,由道入佛。
因此,与道祖之间的师徒因果早已断绝,如今只以“道友”相称老子。
“自从封神之后,已有数百年未曾相见了。”
佛陀的声音如雷霆般响彻天地。
“确实如此。”
老子语气平静地回应:“道友不在西天净土静修,为何来到此地?”
“因参禅有所感悟,想与道友切磋一番。”
阿弥陀佛答道。
这句话一出,三界顿时议论纷纷。
圣人的言语一旦出口,便无法收回。
阿弥陀佛这话,分明表明了他的立场——他站在元始天尊一边。
现在,他就是要为元始天尊阻挡老子!
老子听后,眼中难得地闪过一丝锋芒。
正如之前所说。
老子修行太清之道,极少表露情绪。
然而对佛门,他却例外。
作为道门第一圣人,东方至高者,
他对西方佛门一直心存戒备与厌恶。
这种厌恶不仅来自东西方的不同、道与佛的对立,
更源于圣人内心的一种本能感应,一种无形的排斥。
对于遵循天道、顺道而行的老子来说,这种内心感应最为重要。
但此时,老子心中清楚:
“看来元始师弟,给了道友不小的代价。”
要请动一位圣人来牵制另一位,哪怕只是出手阻拦,
其中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年封神之时便是如此。
那时元始天尊甚至让阐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加上副教主燃灯道人,投靠佛门。
如今他竟再次请动阿弥陀佛出手,
所付出的代价,必然同样巨大。
老子神色不变,心中却对元始更加失望。
请动佛门圣人,必定要动用东方的力量。
“元始师弟,还是只顾自己,不顾全局。”
老子暗自叹息,轻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