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上的风波看似平息,却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张氏心底漾开层层警惕的涟漪。汉王朱高煦的敌意毫不掩饰,而御座上那位帝王的心思,更是深不见底。太子身体的“好转”,在有些人眼里是福,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就成了需要被重新衡量的“变数”。
张氏深知,仅仅让太子身体变好还不够,必须让这“好”处在一种无可指摘、甚至有利于朝局稳定的光明正大之下。同时,她必须为大明,也为自己的小家,培养一个更稳固的基石——一个健康、英明、能扛起未来的继承人。
她的目光,愈发专注地投注在儿子朱瞻基身上。
校场上的朱瞻基,拳脚生风,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张氏站在廊下看着,眼前适时飘过字迹:
【基仔这核心力量不错!不过要注意呼吸节奏,别憋气啊!】
【少年人新陈代谢快,练完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御厨做的那个肉糜蛋羹就很好!】
【长期运动要注意骨骼健康,多晒晒太阳,喝点骨头汤!】
【还有还有,看书姿势要注意!预防近视!古代可没眼镜!】
张氏将这些零零碎碎的提醒一一记在心里。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让儿子强身健体,开始更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综合能力。
“瞻基,”待儿子练完功,张氏拿着温热的布巾上前,一边替他擦汗,一边柔声道,“光有武勇,不过是一夫之敌。为君者,需文韬武略,明察秋毫。今日起,你下午读书时,娘亲让人在你书案前燃一支定神香,你要学着在香气袅袅间,凝神静气,将圣贤之言读进心里,更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深意。”
朱瞻基似懂非懂,但出于对母亲的信任,乖乖点头。
张氏又吩咐小厨房,每日给太孙准备的点心,除了传统的糕饼,更多了牛乳、坚果和各类应季水果制成的羹汤,并严格要求他读书时坐姿端正,每隔半个时辰必须起身远眺片刻。
【婆婆这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圣孙啊!】
【细节控婆婆爱了爱了,从小保护视力!】
【营养均衡太重要了,基仔正在抽条,钙质维生素都得跟上!】
除了身体的养护,张氏也开始让朱瞻基接触一些简单的政务。她会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报(通常是关于各地物产、民俗的)说给儿子听,然后问他:“若你是地方官,当如何引导百姓利用这些物产?若听闻此民俗,你觉得是应禁绝,还是可加以引导?”
朱瞻基起初答得稚嫩,张氏从不斥责,只是引导他从不同角度思考,潜移默化地灌输仁政、民本的理念。
【政治启蒙从小抓起!婆婆真有远见!】
【这不比死读四书五经强?实践出真知!】
【基仔脑子转得快,好好培养绝对是明君苗子!】
这一日,朱棣心血来潮,召太子父子至武英殿叙话。主要是考较朱瞻基的学问进展。
朱瞻基从容应对,对经史子集皆有涉猎,虽见解尚显稚嫩,但引经据典间,思路清晰,偶尔还能提出一两个让朱棣略感讶异的角度。更让朱棣注意的是,这个孙儿不仅学识见长,身形挺拔,目光湛然,言谈举止间竟已隐隐有了一股沉稳的气度,全然不似寻常孩童。
考较完毕,朱棣心情颇佳,留下太子父子用膳。席间,朱高炽习惯性地要将一块肥嫩的炙肉夹给儿子,却见朱瞻基微微侧身避过,恭敬道:“谢父亲,只是母亲嘱咐,用膳需荤素得宜,不可偏食,儿臣先用些青菜。”
朱高炽一愣,随即失笑,自己这儿子,倒是把他母亲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朱棣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问:“太孙近日饮食,皆是太子妃安排?”
朱高炽忙回道:“是,太子妃说瞻基正在长身体,需搭配得当,故而费了些心思。”
朱棣目光微闪,未再多言。只是膳后,他特意留下朱瞻基,又考较了几句骑射武艺,朱瞻基对答如流,甚至主动说起自己练习母亲所教的调息法后,感觉开弓时气息更稳了些。
看着孙儿自信飞扬的脸庞,再回想太子近日明显好转的精神状态,朱棣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满意。他挥挥手让孙儿退下,独自在殿中沉思良久。
张氏很快通过安插在乾清宫的眼线,得知了这次叙话的细节。她心中稍定,知道自己在儿子身上的投入,正在逐渐产生效果。
然而,弹幕的提醒从未停止,甚至开始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婆婆,光养太子和太孙还不够啊!皇帝老爷子自己也得多注意!他老人家打仗落下不少毛病吧?】
【还有后宫那些太妃们,年纪大了容易骨质疏松,得补钙!】
【说起来,皇宫里卫生条件也得注意,预防传染病!】
【可以搞点艾草熏香,驱蚊防病,还能安神!】
这些提醒让张氏的思路豁然开朗。是啊,她要护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家。整个皇宫的健康环境,乃至皇帝本人的身体状况,都直接关系到朝局的稳定,关系到她丈夫和儿子的未来。
她开始以“孝道”和“祈福”为名,不动声色地将养生之道推行开来。
她亲自调制了安神助眠的香囊,以儿媳的身份进献给朱棣,只说近日读医书,见此法于安神有益,望父皇操劳国事之余,能睡个好觉。香囊里是合欢皮、酸枣仁等寻常药材,气味清雅。
她又以“体恤宫中长辈”为由,向几位年长的太妃宫中,定期送去用骨头、豆类精心熬煮的高汤,说是温补滋养,于筋骨有益。
甚至,她还在请示过朱棣后,以“驱邪避疫,佑我大明宫闱清泰”为由,命内官监在宫中各处,适时焚烧一些艾草、苍术等具有消毒驱虫功效的草药。
这些举动,细微而持续,合情合理,充满了儿媳的孝心与太子妃的职责所在,让人挑不出错处。朱棣用了那香囊,虽未明言,但夜间安睡之时确是多了些。太妃们受了优待,对太子妃自然是交口称赞。
【婆婆这波操作666,润物细无声!】
【把养生融入孝道和宫规,谁也说不出来啥!】
【皇帝老爷子估计心里也受用,就是嘴硬不说。】
【全家养生,从东宫做起,卷死他们!】
张氏看着眼前热闹的弹幕,唇角微扬。她站在东宫庭院中,看着身形日渐挺拔的儿子在夕阳下读书的身影,听着内殿里丈夫因为身体舒坦而难得响起的轻松笑语,心中那份因预知未来而产生的沉重,似乎被冲淡了些。
她知道,前路依旧布满荆棘,汉王的威胁并未解除,朝堂风云变幻莫测。但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太子妃。她手握“天机”,内有养生之道固本培元,外有权谋手腕抵御明枪暗箭。
为了她的丈夫,她的儿子,为了她所要守护的这一切,她不介意将这大明的天,也换个更清朗、更健康的样子。
她的目光越过宫墙,望向远方,沉静而坚定。
养生,便是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