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当前阶段,日军的战斗力已有所削弱,但在半年前至一年前,他们的实力更为强悍。当时日军常以中队为单位组成联队,对城市发起猛烈进攻。即便守军拥有火炮支援,战斗依然异常激烈,难分高下。
日军凭借装甲车、机动武器等优势装备,屡次突破防线,战果显着。在这样的情况下,500人想要歼灭200名日军,几乎毫无胜算。若是对付二三十名日军,或许还有机会。在那个时期,正面战场上往往需要七八名士兵才能对抗一名日军。
若是采取伏击战术,至少也需要三五人对付一名日军。这不仅因为日军训练有素,更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远超八路军。楚云天深知双方的实力差距,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许平对此表示认同。即便如今日军逐渐衰落,但想要以一个主力团的兵力全歼200名装备精良的日军,依然极为困难。通常的战斗结果不过是迫使日军丢下几十具 后撤退,想要彻底围歼几乎不可能。
即便到了战争末期,日军大量征召娃娃兵,想要全歼一个中队,仍需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兵部队,并在强大火力支援下才能实现。由此可见,战争初期的劣势并非因为士兵缺乏勇气,而是整体实力被碾压。然而,日军最终还是败给了时间和空间,彻底溃败。
因此,许平并不担忧,反而认为楚云天对自身实力的准确认知至关重要。
楚云天咬了咬牙,继续说道:“我对他的了解还算充分。不过闲聊时,他也提到一些奇怪的观点,比如他认为第二战区长官阎老西其实很不容易。”
“他说阎老西带领晋绥军保家卫国已极为艰难。作为军人,抗击日军义不容辞,但晋绥军内部乃至蒋光头的某些做法,让他感到无奈。”
许平皱了皱眉,问道:“他觉得困难是他的事,但他对自己的处境判断准确吗?”
楚云天思索片刻,答道:“似乎不太准确。据说他的部队在与日军对峙的一年半中损失惨重,大半兵力都是重建的,情况不比我们好多少。”
“正因如此,我才敬佩他是一条真正的好汉!”
许平点头说道,“这话在理。不过依我看,若楚云飞真能助你们一臂之力,倒也是件好事。只是他为何从不来我这山寨?”
楚云天咧嘴一笑,拍着大腿对许平说,“要我说他就是太过自负,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说实在的,他确实有些瞧不上你。”
“我这话可不是挑拨离间,那楚云飞有时候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许多问题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对吧?”
许平摆了摆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打鬼子从来不是件容易事,但换个角度看,倒也有趣!”
许平再次挥手,“行了,你该走了,这顿饭你也蹭完了。”
楚云天笑道,“好家伙,这就赶人了?就算我来蹭饭,也不至于急着撵我吧?”
许平回道,“怎么,你们团部没给你备床铺?难不成还要在我这儿挤一晚,或者惦记明早的早饭?”
“明早就只有稀粥咸菜,连饼子、茄子土豆都没了,鸡蛋更是别想。”
楚云天闻言大笑,“好好好,鸡蛋留给伤员。不过我琢磨着,真要撤退的话,我那边伤员和堡垒户不少,你这边老百姓又该怎么安排?”
许平摆手道,“最好能把鬼子挡在外面。但就算我们五股力量联手击退这次进攻,难保鬼子不会卷土重来。”
“所以这事确实棘手,可总不能坐以待毙。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楚云天叹气道,“要不我派人来帮忙?我们那边也能抽调些人手……”
许平摇头,“我已经开始疏散了。半个月前就在安排,但这么多人要想全部撤走,再给半个月都不一定够。”
“要是全往山下平原撤,容易引起鬼子怀疑。据情报,平原里已经混进了不少鬼子特务,这才是 烦。”
“你们的人最好别下山,也别去大沽镇,免得暴露身份惹出乱子。”
楚云天点头,“那就保持联络。唉,我要是有电台就好了……”
许平笑了笑,“我倒想给你一部,可这违反纪律,你们师部肯定不会同意。”
楚云天摆手道,“真要拿到好设备,我肯定用。不过电台太金贵,就算从你这儿弄到,转眼也得被师部收走。”
“罢了罢了,我还是老老实实靠这双腿吧,时不时来你这儿蹭顿饭多自在。真要拿了电台,怕是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了!”
楚云天拍着圆滚滚的肚皮,笑得格外爽朗。
送走楚云天时,暮色已沉。许平拧着眉头思忖片刻,目光转向走来的小鱼儿和陆鹏。看二人神色,计划应当安排得差不多了,唯独朱传武迟迟未归,成了眼下最大的变数。
许平倒不担心朱传武会出意外,估摸着他顶多后半夜回来,留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方副团长执意扣人。又或者……楚云飞根本不在驻地。这念头一闪,许平不禁苦笑。世事就是这般蹊跷,纵使他熟读兵书,对古今战役如数家珍,可历史上多少阴差阳错的战例,不都败在“主将失踪”这种荒唐事上?
“把你们的计划拿来我看看。”他冲二人扬了扬下巴。
两份字迹歪斜的计划书递到眼前。许平粗粗扫过,忽然乐了:“计策没问题,就是这字儿……跟我写得一样寒碜。”陆鹏和小鱼儿相视一笑。
“说白了就是声东击西。”许平指尖敲着纸面,“先佯攻县城,再调头打黑龙寨,让两边的敌人互相猜忌。只要控制住于明,这盘棋就好下了。”
陆鹏却忧心忡忡:“弟兄们身手没问题,可黑龙寨驻守着一个中队……”
“等鬼子扫荡开始,那个中队自然会调离。”许平斩钉截铁,“关键要在48小时内完成连环套——冒充黑龙寨的人破县城,再打着县城的旗号杀回山寨运粮。动作够快,还能顺道把县城搅个天翻地覆。”
陆鹏突然发问:“要是没有黑云寨和八路的联合行动,这计划还继续吗?”他盯着许平,“我和朱传武分头冲锋,小鱼儿坐镇中军。可若缺了前哨配合……”
许平挥了挥手,\"这正是计划的精妙所在。日军必然会发动扫荡,若我们将五支队伍集中一处,反而无法形成有效打击。只有分散出击,才能迫使敌人全线出动!\"
\"问题确实复杂,但再复杂也要解决。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县城还是黑云寨,敌人必定会倾巢而出。按照计划,你们必须同时攻打这两处据点。\"
\"但有个变数:如果前线没能在大沽镇重创日军,你们的进攻时间就要从48小时压缩到24小时。\"
两人连连点头。小鱼儿叹气道:\"老大,我们来找您不是讨论作战细节,是想请教这个战术在古代有没有先例?\"
许平朗声笑道:\"你们对古代军事这么感兴趣?那就说个有趣的典故。\"
\"唐朝名将辈出,除了开国功臣,还有两位奇人——王玄策与苏定方。他们活跃在太宗晚年到武周时期,甚至延续到中唐。\"
\"当时大唐疆域辽阔,西域许多如今荒漠化的地带,当年都是水草丰美的绿洲。这些要塞是抵御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王玄策本是出使西域的使臣,主要访问印度地区......\"见二人面露困惑,许平补充道:\"就是《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天竺,这下明白了吧?\"
\"话说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时,恰逢当地叛乱。这位文官出身的使节,竟向邻国借兵一千,横扫天竺全境......\"
两人连连点头。许平挥了挥手解释道:\"这天竺就是古时候的印度,当时人们都管它叫天竺。这不是神话里的西天佛国,而是实实在在的地理名称。\"
\"那时天竺正逢内乱,新登基的君主仗着武力强盛——毕竟刚 旧王朝。可大唐使节王玄策一行人并不知情,仍按原定路线前行。\"
\"按理说,王朝更替本属寻常。我大唐使节只需完成使命,与谁交接不都一样?\"
\"谁知这新君狂妄自大,竟想在三千里外的长安城耀武扬威。他扣押了王玄策一行,还杀害了副使!\"
\"押送途中,王玄策越想越恼,半路就寻机逃脱。没等抵达都城,这位使节便已脱身。\"
\"逃出生天也就罢了,可要跋涉数千里、耗费大半年回长安请兵复仇,未免太过费时费力。\"
陆鹏和小鱼儿听得入神,却见陆鹏皱眉道:\"这也太远了吧?\"
许平笑道:\"那时可没现在这么便利,既无铁路也无汽车。就算今日坐火车从天竺首都到咱们这儿,也得几天几夜呢!\"
\"妙就妙在王玄策的应对。他此前出使途经多个小国,便直奔邻国而去。见到该国君主,他直截了当问:'你可愿听命于大唐?'\"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借得精兵一千。谁曾想,他竟带着这支队伍杀回天竺,以寡敌众击溃十万大军!不仅攻破都城手刃暴君,还带着战利品和千余将士,历时一年半凯旋长安。\"
\"天哪!\"陆鹏和小鱼儿惊得目瞪口呆,\"这简直像说书!\"
许平正色道:\"虽似传奇,却是史实。《唐书》记载简略,另有苏定方更夸张——率五千铁骑横扫十五万敌军,直接把东 给灭了!\"
见二人咋舌,他继续道:\"大唐疆域虽承隋朝之广,但从太宗到武后,历代君主开疆拓土之心从未止息。\"
武则天晚年时期,大唐疆域已扩张近三分之一。这段历史表明,对辉煌的大唐将领而言,吞并小国或占领疆土如同家常便饭,史册都懒得记载!
小鱼儿和陆鹏闻言不禁捧腹大笑。
此刻的朱传武独坐偏室,心中郁结。虽饥渴交加,却因精神高度集中浑然不觉。忽然,隔壁传来声响——他立即抄起暖瓶贴在影壁上,清晰听见方副团长与人的密谈。
方副团长新收了一名谋士(这年头还称谋士实属罕见),实则是其副官。除开那个对朱传武横竖看不顺眼的副官外,他麾下还有文武之分的好几位副官。此刻屋内约有三四人,朱传武甚至能感知到他们的呼吸——那个总跟他过不去的副官始终沉默。
\"楚团长何时归来?\"方副团长扬声问道。
谋士模样的副官答:\"山路难行,估计还得一个时辰。他去二营接收大长官调拨的物资,这是要紧事。\"
方副团长皱眉摆手:\"若他迟迟不归,朱传武的事就难办了。诸位意见可有变更?\"
躲在隔壁的朱传武暗自嗤笑:这群人先在密室商议,又来团部大堂装模作样重议,莫不是有病?转念恍然——他们是要在正式场合下达命令!这般迂腐做派,简直荒唐透顶。
看来必须设法脱身了。但未见楚云飞,朱传武岂能甘心?更棘手的是如何回复许平——既受其相助,楚云飞必有交代;可这等机密若不传回,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