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陆鹏带队离开,许平摩挲着下巴思忖:眼下最要紧的是落实那桩重要部署。与其带着朱传武东奔西走,不如按原计划和他细化方案。倒是朱传武那头怕是早坐不住了——这小子准惦记着去找楚云飞汇报三营的异常,不过这事不必多劝,话说多了反倒坏事。
油灯下,许平来回踱步。何止是言多必失,如今整个40年大扫荡即将拉开大幕,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莫说新一团、新二团,就连358团都得受牵连。要不给楚云天通个气?或者派人联系丁伟、孔捷?
思来想去,他决定再等等。横竖情报总要送出去的,明早先和朱传武谈完,放他去见楚云飞。具体状况让他们自行交涉,省得节外生枝。许平揉揉眉心转身回屋,估摸再过几个时辰,那小子就该来辞行了。
这头许平刚歇下,朱传武屋里还亮着灯——他正伏案写着什么。更有人彻夜未眠:楚云天接到县城异动的哨报,此刻正站在山崖边拧眉。郑伟走过来拍他肩膀:“大半夜不睡,查岗还没完?”
“怪事!”楚云天指着远处,“县城动静隔着大沽镇传过来,咱们摸不清底细。前日我去黑云寨见许平,粮食和鬼子扫荡都是难题。听说丁伟、孔捷也去了?”他眯起眼睛,“总不会就为蹭顿饭吧?”
郑伟噗嗤乐了:“你这老狐狸!许平可不至于抠张地图。我看那二位八成是冲着 团去的。”
(“团离大沽镇最近,也是和358团争夺大沽镇的关键。现在358团想拿下大沽镇,但鬼子马上又要占领那里,局势很微妙。我猜不止你会去找黑云寨的许平,358团的人肯定也会去!”
楚云天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估计丁伟和孔捷去找许平也是这个意思。一方面他们是照顾我这个老战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体协同作战。我们三支部队联合起来,就是要形成品字形防御,阻止鬼子进攻。”
“到时候我们可以分散游击,发挥各自优势。好处是这样部署很灵活,坏处是我们被夹在山谷中间,左边是黑云寨,右边是358团。黑云寨的许平和我们关系不错,应该不会和鬼子勾结,而且他很有主见。”
“他只管发展自己的势力,谁也别想从他那儿占大便宜,鬼子更别想。但358团是个麻烦,我猜丁伟和孔捷去找许平,就是为了这事儿……”
郑伟皱眉道:“那你觉得许平会帮忙吗?”
楚云天搓了搓手:“帮忙是肯定的,他不是因为和我交情好,而是他本身就是抗日武装,和我们目标一致。不过我也想争取他,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要是能说服他加入八路军,那可是大功一件。但他不好动员,主要是现在晋西北局势复杂,他得保护老百姓。如果他加入我们,就带不了他的队伍和山上的百姓了。”
“他那山头连茶叶都能种,你觉得他会甘心放弃吗?虽然他未必想占山为王,但这人想法很多,一般人猜不透。”
郑伟想了想,忽然笑了:“这让我想起元末朱元璋的策略——‘广积粮,缓称王’。当时群雄割据,谁称王元军就打谁,朱元璋就低调发展。听你这么说,许平用的也是这招。”
“他不要番号,不拉大旗,鬼子来了就打,不来也不主动招惹。可他又自称黑云寨大当家,脾气火爆得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一伙,鬼子拿他没办法,山高路险,攻上去太难。”
“现在鬼子的战斗力不如37、38年了,他靠着地形优势,能让鬼子有来无回。但这次他也得担心——如果鬼子调集重兵,用铁路公路运来大炮和机械化部队,持续围攻黑云寨,他恐怕也守不住!”
楚云天无奈地摇摇头,\"我也这么劝过他,可他认为眼下最要紧的是抢收秋粮,必须牢牢控制住大沽镇。他还提醒我,358团很可能会跟我们争夺大沽镇的秋粮!\"
\"这么说来,358团去找他的可能性确实不小。要是丁伟和孔捷也掺和进来,那可就热闹了。更蹊跷的是,这事刚发生不久,县城就出乱子了。咱们的人说看见许平往县城方向去了?\"
\"你说他这个人啊......\"楚云天欲言又止,\"冒险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郑伟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得了吧,上个月你们仨——你、丁伟、孔捷,不都跑去县城闹腾过吗?现在鬼子把你们恨得牙痒痒,悬赏榜上你们几个可都挂着名号呢!听说赏金还不低。\"
楚云天闻言大笑:\"可不是嘛!我和丁伟、孔捷的人头各值一万,那黑云寨的许平倒值两万,这事儿可真稀奇!\"
郑伟沉思片刻,说道:\"我看许平这次下山肯定另有打算,不如派侦察连和骑兵连去丁伟、孔捷那边打听打听。\"
楚云天点头赞同:\"是该问问,他们比我晚到,说不定掌握了什么重要情报......\"
与此同时,358团指挥部里,方副团长正找到盯着地图出神的楚云飞。这幅占据整面墙的军事地图看似气派,实则精度远不如许平那幅桌面大小的作战图,仅能标注到乡镇级别。
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勾勒出各方势力范围:358团、日军、黑云寨、八路军......在这个年代,即便缴获了日军地图,也难以获得更精确的情报。
早年间日军凭借精密地图占尽先机,如今战局陷入胶着,加上山区地形复杂,日军的补给线也日渐吃紧。回想起两年前筱冢义男对平原秋粮不屑一顾的模样,如今却要为军粮展开生死争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为了阻止八路军和抗日武装度过寒冬,敌人不惜烧毁了一半的秋粮。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鬼子的军粮供应竟有六到七成要依赖平原地区的秋收!
短短两年间,筱冢义男、猫眼司令和毛驴太君等人不得不对这片粮食打起精细的算盘。眼下最大的困境就是粮食短缺,各方势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展开激烈的争夺。
战争进入艰难时期,就连晋绥军嫡系三五八团的楚云飞——这位深受第二战区长官器重的抗日将领——也为粮食发愁。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据说前些日子轰炸陪都时,蒋光头的宴席上仅有四盘素菜,连一滴油水都见不到。
粮食成了必须争夺的资源。楚云飞原本派方副团长前往黑云寨向许平求助,虽未明确表态,但许平却出人意料地留下了副官朱传武。
楚云飞微微皱眉。他对朱传武有些印象——这位在东北军服役十年的年轻人能力出众,去给方副团长当副官实在有些屈才,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安排。
晋绥军三五八团以本土兵为主,突然安插一个外来 本就敏感,更何况朱传武的能力足以胜任营长。楚云飞手下五位营长各司其职:特务营营长相当于他的副官,其余四个营分别是炮营和三个主力营。这些位置早已固定,朱传武即便担任副营长,也难免遭到排挤。
这种局面既有抱团因素,也掺杂着地域偏见。
楚云飞看重朱传武,正是因为他的才能。许多东北军将领因无处可去,要么解甲归田,要么甚至投靠汪伪政权。能留下朱传武这样的人才实属不易。
更难得的是,朱传武不计较职位高低,甘愿从副官做起。他的资历几乎与方副团长相当,只是方副团长出身知识分子,十年军旅生涯从后勤一步步晋升,与楚云飞配合默契。将朱传武安排在他麾下,至少能避免被过分打压——这正是楚云飞的考量。
文人虽瞧不上朱传武,倒也不至于像旁人那般欺辱他。若实在不堪用,大不了调作自己副官带在身边,再不济安排到特务营当个副营长,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好名正言顺提拔。
谁知如意算盘还未敲响,方副团长竟将朱传武派作联络官留在了黑云寨!此事令楚云飞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好在方副团长并未直接将人送给许平,只说留作联络,维系这条线罢了。
方副团长归来后提及,许平对楚、方二人谋划的进驻大沽镇抢粮一事兴致寥寥。可如今有了朱传武,此事反倒有了转机。楚云飞只得皱眉认下,捏着鼻子认了这桩安排。
没过多久,县城突遭轰炸,各方势力围绕秋粮展开争夺。楚云飞披衣执灯,盯着地图久久不语,一站便是个把时辰。直至方副团长戎装而入,一声\"报告团长\"才将他惊醒。
\"上头传来消息,鬼子近日恐有大动作,第二战区长官提醒我们戒备。此外,此次行动另有特殊安排……\"
楚云飞眉头紧锁,略作沉吟:\"还能糟到哪儿去?抢占大沽镇的报告已递上去,只待批复。夺粮需绕开八路,还得避开鬼子锋芒。总不成我们与鬼子同赴大沽镇,他们去打八路,我们只管抢粮吧?\"
方副团长带来的消息彻底激怒了楚云飞。他愤然掷笔于案,方副团长亦叹息连连——上峰这般安排,实在阴损!
即便鬼子主力避开黑云寨与358团,专攻八路武装,可八路终究是抗日力量,是华夏国防的一部分。如今竟沦为战区长官勾心斗角的棋子,楚云飞气得七窍生烟,却无可奈何。地盘扩张终有一战,他不能违抗军令,更清楚摩擦吞并乃大势所趋。
可值此大敌当前之际,要他袖手旁观甚至趁火 ,实非所愿。见楚云飞情绪激动,方副团长扶了扶眼镜,沉声道:\"最新情报,昨夜县城轰炸,竟是黑云寨大当家许平所为!\"
楚云飞猛然转身:\"消息确凿?\"
“已经确认是他们所为。他们有人潜入县城打探消息,但此人未能脱身,于是他们前去营救。过程中似乎还顺手炸了怡红楼!”
“只是扔了两颗,趁乱撤出县城,却搅得满城风雨。县里搜查了大半天,又是,砸了不少商铺,还 扰了百姓住处,却一无所获……”
楚云飞一拳砸在桌上,“吃饱了撑的去县城刺探情报?难不成是想摸清鬼子中队的布防?”
方副团长眉头一皱,看向楚云飞,“我倒觉得有可能。这大当家确实不简单,跟我东拉西扯,最后只提了茶叶的好处,还让我带给你。可他却扣下了朱传武!”
“猜不透他的意图,但眼下看来,朱传武或许会给我们传递消息,甚至可能直接向你汇报!”
楚云飞神色凝重,“若他真来汇报,要么是许平授意,要么是许平发现了什么。这人神出鬼没,绝非等闲之辈!”
“八路的抗日决心和能力有目共睹,可这许平比他们更狡黠,水平甚至凌驾于那三位团长之上。在这一带,他恐怕是最难对付的角色!”
方副团长瞥了眼楚云飞,摆手道:“团长有何高见?”
.
“许平行事诡谲,但今日县城之举不合常理。我在寨中试探他,他却滴水不漏。”
“明明对联合计划兴趣寥寥,却硬要留下朱传武。我始终不解,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