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震慑了其余日军,他们纷纷止步,面露惧色。这些侵略者从未在战场上遭遇如此凶悍的对手——竟能在瞬息之间连斩三人。联想到先前联队长坂本山崎的惨败,以及此刻三名精锐士兵的覆灭,日军士兵的斗志开始动摇。坂本山崎曾如砍瓜切菜般屠戮黑云寨成员,却在这个男人手下走不过两回合。
恐惧在日军中蔓延,他们意识到眼前之人宛如杀神,连冲锋的勇气都被碾碎。但很快,有人发现制胜关键——既然 战不敌,何不用 终结?数十支三八式
赵小山胸口中弹,鲜血迅速浸透衣衫,原本漆黑的布料转为暗红。几名日军趁机突刺,赵小山因伤痛动作迟缓,腹部被 扎入,冰冷的金属侵入体内,剧痛令他意识模糊。
他未料竟在此处受创,却仍强忍全身麻痹,挥刀斩落,将周遭日军头颅劈成两半。剧痛激出震 吼,声浪如雷,竟吓得近处日军跌坐在地, 脱手,再不敢前进半步。
远处日军未被震慑,举枪瞄准之际,这声怒吼同时引来了八路军与黑云寨众人的注意。战场兵力本就占优,众人当即扑向持枪日军,刀光闪过,威胁尽除。
八路军营长邢志国闻声望去,见一名日军正欲偷袭赵小山,抬手一枪击毙。然而更多日军仍虎视眈眈,仿佛赵小山是磁石般吸引火力。邢志国急令:\"护住黑云寨赵队长!速唤军医!\"
两名战士闻令而动,一人搜寻军医,一人冲向赵小山,邢志国亦快步赶去。此刻赵小山已倒地不起,腹插 ,身下血泊漫延。方才搏杀耗尽气力,他连拔刀的余力都已丧失。
邢志国不敢妄动伤处,环顾四周不见军医踪影,焦灼怒骂:\" 黑云寨医护兵!方才还在包扎伤员,转眼就没了影!\"
一名黑云寨的医疗兵终于被团战士找到并带了过来。看到自家队长身中数刀的惨状,这名医疗兵立刻蹲下身子,从药箱里取出药品和绷带,同时拔出插在赵小山体内的。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他迅速为赵小山包扎伤口,绷带转眼间就被染红。但医疗兵并未停下,紧接着又取出一支针筒,从小瓶中抽取药液,注 赵小山的手臂。处理完毕后,他立即唤来担架,准备紧急手术——虽然外出血已止住,但内脏的伤口必须尽快缝合,否则内出血同样会要了赵小山的命。
黑云寨的弟兄们迅速围拢过来,将赵小山抬上担架,火速送往后方。一名战地医生紧随其后,高声催促:“快!再耽搁就来不及了!”邢志国和几名团战士,以及部分黑云寨弟兄负责护送,警惕着小鬼子的偷袭。
果然,几个鬼子兵发现动静,端着三八大盖冲杀过来。黑云寨的弟兄们毫不退让,挥刀迎战,甚至不惜以身体挡刀。刹那间,有人倒下,也有人砍下了鬼子的脑袋。团战士见状,立刻补刀,将剩余鬼子全部解决。
邢志国等人目睹黑云寨弟兄舍命护主的壮举,深受震撼,对他们的悍勇钦佩不已。尽管有两三名弟兄牺牲,但其他黑云寨战士很快填补了空缺。
战斗仍在激烈进行。失去指挥官的鬼子依然负隅顽抗,甚至再次发起冲锋,如潮水般扑向黑云寨和团的阵地。双方毫无惧色,正面交锋,战场瞬间化作修罗场,不断有人倒下。
短短几分钟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兵力锐减,但黑云寨和八路军在人数上仍占据绝对优势,继续压着鬼子猛攻。
日军先前进攻黑云寨阵地时已折损数千兵力,加之遭遇突袭又损失数千人,实际投入 战的兵力仅剩九千余人。此时黑云寨守军与八路军某营合计一万 ,虽人数优势不足两倍,但在近身搏杀中形成二对一的压制态势。
战场形势很快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残存的数百名日军被团团围住,背靠背组成 防御圈。正当对峙之际,一名黑云寨战士扛着马克沁重机枪疾奔而来,金属支架砸落地面发出闷响。日军见状阵脚大乱——他们心知一旦机枪架设完毕,环形防线将成死亡陷阱。
眼见士兵慌乱,日军指挥官被迫下令突围。那黑云寨战士咧嘴冷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随着防御阵型瓦解,联军趁势掩杀,终将这股顽敌彻底歼灭。
后方 医院里,陷入昏迷的赵小山正接受紧急手术。纱布下的身躯布满贯穿伤,军医的缝合针在无影灯下快速穿梭。邢志国带人持枪守卫手术帐篷,听见八路军战士低声赞叹:\"黑云寨赵当家真是条铁汉!我亲眼见他刀光闪过,三个鬼子的脑袋就飞上了天......\"
另一个团的战士立刻接话:“没错,我也亲眼看见了!更精彩的是赵小山那声怒吼,直接把鬼子吓得瘫在地上!”
“胡扯!瘫在地上?这也太离谱了!”旁边的战士满脸不信。他清楚鬼子的秉性,虽然有些胆小的,但绝不可能被一声吼吓倒,甚至怀疑对方在吹牛。
“谁胡扯了?不信你问他!”被质疑的战士指着身旁的同伴,语气带着不满。
如今,团里早已放下对黑云寨的成见。在他们眼中,黑云寨和八路军一样,都是打鬼子的好手。自从上次老总带兵支援黑云寨后,战士们也对黑云寨充满敬意。他们不以出身论英雄,而是真心认可黑云寨的抗敌壮举,与对待其他友军截然不同。正因如此,才有了刚才的对话。
经过黑云寨战地医生的全力抢救,赵小山的命总算保住了,内出血也止住了。这场战斗最终以黑云寨牺牲九千人、八路军损失三百人告终。同时,他们缴获了大量日军武器、卡车、 、迫击炮,还有两百匹战马。
缴获的物资按二十比一的比例分给了团里的战士。即便如此,一个师团二十一分之一的装备也足以让他们富得流油——上千条枪,轻重机枪、各式迫击炮,让整个营的装备水平直线飙升。
伏击战虽结束,但为防止鬼子卷土重来,黑云寨和团的战士们并未撤离,而是清理战场后继续埋伏。
两小时后,许平率领的部队在平安县也消耗了敌军大量兵力。此时,他们正考虑是否发起总攻。
苗老向许平汇报:“大当家,咱们已经干掉三万鬼子,城里守军只剩四万了。”
许平点头:“嗯,现在是十八万对四万,咱们损失不大,基本是压着鬼子打。”
李力也分析战况:“没错,而且咱们还捏着鬼子的命门,像一把尖刀插在他们腰眼上,哈哈!”
苗老笑道:“对!连他们的装甲车和重武器都落到咱们手里,鬼子最后的底牌也没了。现在攻破他们的阵地,易如反掌!”
另一边,李云龙早已按捺不住。眼看胜利在望,他心里直痒痒。尽管许平解释过围点打援的战术,但拖延太久,难保不会节外生枝。
李云龙认为攻打平安县的时机已到,若再拖延,恐怕错失良机,甚至可能陷入日军包围圈,后果不堪设想。
他骂了一声,随即动身前往黑云寨阵地寻找许平。见到许平和苗天锋等人后,李云龙咧嘴一笑:“许兄,你救了我家秀琴,这份恩情我记着。但打仗归打仗,私交暂且放一边,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见众人静待下文,他哈哈一笑:“其实也没啥,就是看着这群小鬼子手痒得很,恨不得立刻砍他们几刀!这种心情,许兄应该懂吧?”
虽未明说,但众人心知肚明——李云龙担心战局生变,想尽快结束攻城。
许平暗自琢磨:若自己按兵不动,李云龙会独自强攻还是撤退?稍加思索便有了答案。以李云龙的性子,绝不会拿士兵性命冒险硬撼四万日军,但他也绝不甘心撤退,毕竟眼前是块肥肉。
于是李云龙想出这招——怂恿许平出兵,才有了此刻的对话。
许平早已看穿他的心思,不过正合己意。正如苗天锋和李刚所料,眼下攻取平安县易如反掌。即便没有额外条件,单凭黑云寨与八路军的十八万兵力,拿下此城也不在话下。
苗天锋二人听完大笑。他们刚与许平商议是否攻城,结论一致:打!
虽然仅过去两小时,但日军援兵想必已奔赴各战场。几人推算,敌人既提前调来师团,必已知晓攻城计划。
此刻日军援军早已出动。这两小时内风云变幻,许平作为穿越者,对《亮剑》剧情了然于胸。他早派赵小山率两万黑云寨弟兄埋伏在要道,加上李云龙调遣的一千人马,总计两万一千兵力,足以应对日军一个师团。
黑云寨的弟兄们在赵小山指挥下成功伏击了日军师团,缴获大批武器 。邢志国率领的营队装备焕然一新,战士们几乎都换上了三八大盖。
许平虽不知具体战况,但已决心攻打平安县。他凝视着残破的城墙,那些坍塌的防御工事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脆弱。
此时城内的山本一木和冈本伊川正焦躁不安。按计划援军早该在两小时前抵达,可城外依旧寂静无声。冈本伊川计算着时间——即便最远的部队也该行军八小时了,为何至今杳无音讯?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援军定是遭遇了伏击。山本一木回想起冈本伊川先前关于援军的汇报,此刻才明白黑云寨围而不攻的深意。莫非对方兵力远超预估?为何情报显示只有二十万?
\"支援部队恐怕凶多吉少。\"山本一木沉声道,\"李云龙和黑云寨迟迟不攻城,必是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
冈本伊川点头附和:\"阁下明鉴。敌军这招围点打援,就是要消耗我军主力。\"两人相视苦笑,如今除了苦等援军,竟别无他法。残阳如血,照在两人苍白的脸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冈本伊川猛然醒悟,大声说道:\"黑云寨的和土八路居心叵测,可我们却只能干看着!山本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虽然胜算渺茫,但总比困守强!\"
山本一木闻言勃然大怒:\"八嘎!冈本师团长,这就是你的战略水平吗?简直荒谬!\"
冈本伊川不服气地反驳:\"山本阁下,请把话说清楚!我认为这是最佳方案。再这样耗下去,我军迟早会被拖垮,连守城的机会都没有!援军更是指望不上,都三四个小时了,要来早该到了!\"
山本一木冷笑连连:\"愚蠢!你以为筱冢义男将军派援军只是为了救我们?这座县城是重要前哨,既能侦察敌情又是补给要地。丢了它,我们就成了瞎子!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必须坚守!\"
冈本伊川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歉:\"是我考虑不周。可眼下我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山本一木胸有成竹:\"放心,敌人迟迟不攻,定是想围点打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冈本伊川连连点头:\"有道理!他们不可能拦住所有援军,我们只需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