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咧嘴一笑,“说有也有,说无也无。八路若断了粮,这平原上他们怎么活?358团和鬼子也一样。咱黑云寨和八路本质上没区别,何必学358团或鬼子那套?”
“关键得靠自己想办法,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有啥招使啥招!”
“实在不行,啃树皮嚼草根也得熬过这个冬!”
“好在咱不缺人也不缺枪,总能换些钱粮。小鱼儿刚才提到县城,我倒有个主意。”
“不过这计太险,稍有不慎就会栽在城里。咱进城不为占司令部抢地图,就为粮食!”
为粮食?
朱传武忧心忡忡,“大当家,您真有把握全身而退?粮食可不像枪炮,搬起来动静太大。”
许平摆摆手,“卡车运粮进出城,还得找地方藏,确实麻烦。但不动脑筋筹划,弟兄们饿得腿软,那才真要命。”
正说着,小鱼儿捧着件军大衣跑来,“快试试这个!”
朱传武套上泛着血腥味的旧日军大衣,苦笑道:“说咱靠鬼子养活着也不假。大当家不妨再大胆些,我看这局能做得更妙。”
他压低声音:“黑龙寨那个二当家谢宝来,真甘心当汉奸?若借他们之手趁虚攻城,明面上是合作,暗地里推他们打头阵——这就叫请君入瓮!”
“连环计的关键,是让鬼子以为咱们只要陈粮。等他们调兵收新粮时,城里必然空虚。这时候......”
许平眼睛一亮,朱传武猛地摊开手掌又攥紧:“让黑龙寨当替死鬼运粮,咱们半道截胡,粮仓就是囊中之物!”
“平原上的新粮食,鬼子怕是要吃咱们的拳头了!”
“对黑龙寨而言,只需使个拖刀计,再内外配合,让鬼子自顾不暇,您觉得如何?”
许平眉头紧锁,望向朱传武,“你这计划比小鱼儿的复杂,谈判可不好谈!”
朱传武一挥手,“这只是其中一环。正如大当家所言,咱们既要有退路,也得在黑云寨站稳脚跟,粉碎鬼子的进攻,还能集结五路兵力打破他们的扫荡!”
“甚至夜袭黑龙寨、突袭鬼子县城也未尝不可。所有计划交织,只要能打击鬼子,就是上策!”
许平微微颔首,“思路不错,但需细致谋划。你和鱼儿再琢磨琢磨,若可行,便列入备选。”
他示意裹紧皮袄的朱传武和小鱼儿深入山谷。沿途坛罐堆积,众人正搬运器械。朱传武细看之下,发觉许平将工厂拆解得零散,却处处透着精心布置。
腌菜与物资拆卸同步进行,朱传武忍不住问:“大当家,您这物资比县城还丰足啊!”
许平大笑摆手,“差得远,差得远哩!”
身为十年老兵,朱传武深知鬼子装备精良——从枪械到战术配合皆令人叹服。他盯着拆卸的零件和腌菜坛子,忽而苦笑:“大当家,咱们怎么就打不赢呢?”
“不瞒您说,我出身东北军。当年在关外,咱们分两派:跟老帅的老弟兄,还有留过洋的将领,连‘小诸葛’那样的人物都有……”
许平点头,“知道。老虎厅里小诸葛丧命,少帅连老师兼战友都送上刑场。这些事,早把东北军的锐气挫尽了。”
朱传武情绪有些激动,在昏暗的光线下,眼中闪烁着泪光。他转向许平说道:\"当年的东北军要什么有什么!海陆空三军齐备,轮船虽比不上岛国的,但在内海也算最大!\"
\"我们还有近20架飞机,可一夜之间就丢了整个东北。不说这个,我们真就那么弱吗?起初我以为完全能和他们打一仗,可打到第二、第三年,直到38、39年,准备了这么多年还是一触即溃!\"
\"从北到南溃逃,伤兵遍地,魂都吓没了。这到底为什么?难道真是武器太差,人员素质太低?\"
\"我听说皇帝退位时我们实力尚可,海战虽败但也差点同归于尽。日俄战争时我去看过,他们胜俄国人也是侥幸,并非完胜!\"
\"他们不过是利用地形优势,靠百年侦查和地堡才打退人。论实力,我一直觉得小鬼子就是运气好!\"
\"怎么这几年突然这么强?好在咱们地大物博扛得住。这些年从北到南,连最南边都丢了,但我们还在。他们可能要衰落了,可我还是想不通,我们到底弱在哪?\"
\"我调查过,听东北军里留日的人说,他们只是有批精锐部队,靠几次侥幸战争发了财,不断买武器练兵。\"
\"可我们就算十个打一个,人数也是他们百倍不止啊!怎么就打不过?\"
\"他们很多武器都不是自产的,船、飞机、大炮都是买的。就算我们有差距,东北军也不至于被一个打八个、十个吧?\"
\"按我计算,我们两人换他们一人总该行吧?可退到关内后,从备战到决战,竟越来越打不过了!\"
\"听说去年一仗,他们死一千,我们竟死了十万......\"
朱传武说不下去了。许平皱眉看着他,沉思片刻道:\"你既然相信持久战,就该明白这些。看来你还是没完全懂。\"
“持久战的论述,不仅分析了我们如何凭借广袤国土拖垮敌人,还揭示了更深层的问题。1937年事变后,曾有一批人劝蒋放弃抵抗,理由是‘五八零’承受不起战争代价。”
“这种论调一度盛行,后来被斥为投降主义。但若冷静审视,当时的局势已与1931年截然不同。”
“短短数年间,敌方实力突飞猛进,从与东北军旗鼓相当发展到以一敌八。这种差距是如何形成的?”许平指向散落的机床零件和工作台,“关键就在这里。以武器为例,我们自产的最先进 是中正式,性能甚至略逊于三八式。”
“虽然 可以通用,但我们的产能呢?炮弹、汽车、飞机、火炮——全依赖进口。自1840年以来,我们始终处于战败—赔款—衰弱的恶性循环中。”
“表面看我们体量占优,实则是农业国与工业国的本质差距。东北曾在大帅时期建立初步工业体系,拥有兵工厂和讲武堂。但当时双方都依赖武器进口。”
“就像那场海战,两国战舰都购自外洋。但对方勒紧裤腰带发展,我们却挥霍无度——修园子祝寿一掷千金。他们用战争赔款完成工业化转型,我们却因西北危机被迫继续割地赔款。”
朱传武和小鱼儿闻言色变。西北爆发战事?
小鱼儿茫然摇头,金陵出身的他对西北毫无概念;朱传武更是一头雾水,东北与西北相隔万里。
许平神色凝重:“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当时西北若彻底失控,将引发连锁反应——整片疆域陷入血火,后果不堪设想。”
\"倘若没有这场战争,我们不仅难以扞卫领土完整,更会直接危及政权。敌军从西北长驱直入,只需攻破几处要隘,便能直捣北平!\"
朱传武眉头紧锁,沉思片刻道:\"就像当年我驻守的西关?突破西关后,再接连攻克东面几座边塞...原来如此!\"
\"按当时局势推算,疆域辽阔却人烟稀少,又缺乏有效防御,确实可能出现您说的情况。难怪当年军费都耗在这上头...\"
许平1拂袖长叹:\"不过这也只是托词。细究历史很有意思,比如明末大旱,西关一带整整五年滴雨未落——准确说是掐头去尾五年无雨。\"
\" 在位时,西北连续五年颗粒无收,草木啃尽。饥民揭竿之际,恰逢关外八旗铁骑南下。天灾人祸并起,纵使麾下猛将如云,终究难敌多方夹击。\"
\"当时海战与西北战事同时爆发,但世人皆聚焦海疆,无人关注遥远的西北。虽在西北取得惨胜,却陷入荒漠绝境。反观东瀛岛国,拿着我们的赔款更新军备,工业实力突飞猛进。\"
\"直至与东北军对峙时,他们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老帅曾言夹在与倭寇之间左右为难,但不得不承认双方实力强劲。\"
\"老帅经营白山黑水本有功绩,奈何时局剧变。倭寇占据东北后,不仅疯狂开采煤矿,更派遣三十万农垦团奴役数百万百姓。经过六年掠夺式开发,到1937年时,他们的飞机大炮已能自产。\"
\"1931年前他们尚不具备这等实力,如今却能自造航母。靠的就是勒紧裤腰带购置军舰,继而自主研发。数百万劳工日夜劳作,将资源转化为工业实力,终成军事强国——这便是1937年的真实写照!\"
许平凝视着远方,语气沉重:\"至今为止,你们可曾真正看清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差距?我们这片土地饱经战火摧残,积贫积弱百年之久。连最基础的火柴、螺丝钉都要依赖进口!\"
他转身指向身后的兵工厂:\"这里的规模看似可观,颇有当年东北军的影子。但说到底,不过是徒有其表。真正的工业体系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许平目光扫过小鱼儿和朱传武:\"就拿武器装备来说,飞机、大炮、 ,哪个不是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装而成?和平时期尚可花钱购买,可如今全球战火纷飞,各国都在加紧军备生产。到那时,我们拿什么去交换?黄金?矿产?\"
\"战争拼到最后,较量的是后勤保障和工业实力。 补给、战机维修、车辆装配,这些难道还能指望战时进口吗?\"
朱传武陷入沉思。许平继续道:\"这就是综合国力的差距。单靠几间简陋的兵工厂,生产些粗制滥造的武器,如何抵挡敌人的钢铁洪流?\"
小鱼儿不解地问:\"老大,他们的装备真有这么厉害?咱们以前交手时,鬼子的迫击炮也不过如此。\"
许平冷笑:\"你见识的只是小打小闹。想象一下:数米长的炮管架在卡车上,发射的炮弹需要双手环抱。这样的重炮只需五六发,就能把我们的山门轰成废墟。到那时,什么侦察哨、暗哨都是徒劳。\"
见小鱼儿仍有些茫然,许平转向朱传武:\"战争固然需要将士的勇气,但当工业文明催生出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时,血肉之躯终究难敌钢铁洪流。\"
许平的声音愈发凝重:\"在绝对的火力压制面前,任何战术都显得苍白无力。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自主的 体系,终将在现代战争的熔炉中化为灰烬。\"
“当你亲眼目睹那炮管粗得如同参天古树,炮弹的直径更是骇人听闻,只需连续开火便能将大地化为火海时,试问你还能施展什么战术?除了像地鼠般拼命挖掘战壕,别无选择!”
朱传武眉头紧锁,一旁的小鱼儿未曾经历,只是耸了耸肩。朱传武转向许平,“大当家,莫非您当年亲历过这般场面……”
许平挥手打断,“尤其是37年到39年那几年,最为惨烈。你去看看金陵、沙城那些地方,全成了废墟,连栋完整的建筑都难寻,整座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想想那是什么概念?这还远未到战争的极致。若遇阻击,上千挺机枪齐射,后方炮火连绵不绝,甚至集中上千门大炮狂轰滥炸数小时,会是何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