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初五,但蒙阴县城里依然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前都贴着崭新的红春联,街上人来人往,孩子们在雪地里放鞭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看到萧然走过,老百姓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萧司令,过年好!\"
\"过年好,大家过年好!\"萧然微笑着回应。
望着眼前这番祥和景象,他心中涌起一阵欣慰。这正是他们奋战的意义所在。
在抗日同盟军的军营里,战士们也都在庆祝春节。
食堂里飘出阵阵肉香,院子里有战士在表演节目,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看到萧然回来,战士们纷纷立正敬礼,脸上都带着节日的喜悦。
\"司令,您回来了!\"警卫员马红卫高兴地迎上来。
萧然点点头,正要说话,就见通讯员急匆匆跑来:\"司令,115师陈刚师长急电!\"
萧然快步走进指挥部,接过电报。片刻后,他对马红卫说:\"立即接通陈师长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了,那头传来陈刚爽朗的声音:\"萧然同志,新年好啊!陕北方面又来电催了,说中央领导们都很期待你过去啊。\"
\"陈师长新年好。原先的约定,我记得!我正准备动身,只是部队整编的事情还需要安排。\"
\"听说你们又招了一万五千新兵?动作很快嘛!\"
陈刚的语气中带着赞许,\"不过萧然同志,陕北这边的情况确实很紧急。你也知道,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现在总兵力超过五十万,可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很多战士还在用老套筒,子弹每人还分不到五发。中央领导听说你这边有门路,都很重视啊。\"
萧然神色凝重:\"我明白。这次去陕北,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陈师长,我们抗日同盟军现在规模已经达到两万两千人,我建议先进行整编,这样我离开期间,部队才能更好地运转。\"
\"这个想法很好!\"
陈刚立即表示支持,\"你们现在确实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组织架构。这样吧,整编的事情你抓紧办,但最迟后天一定要出发。陕北方面已经派人到沿途接应了。\"
\"明白,我一定尽快安排。争取明天动身出发!\"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立刻给陕北回电!”
挂断电话后,萧然对马红卫说:\"通知各连级以上干部,一小时后开会。另外,让特战营营长侯亮平来见我。\"
一小时后,指挥部会议室里坐满了抗日同盟军的各级指挥员。
顾彦章和李振彪作为抗日同盟军的二把手和三把手,分坐萧然的两旁。
其余的营连级干部军官,分别坐在两旁。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严肃而又期待的气氛。
萧然扫视着在座的战友,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春节已经过去,我们要开始新的作战准备。刚才我接到115师陈刚师长的电话,中央催我尽快前往陕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我们出发之前,首先要完成部队的整编工作。目前我们总兵力已达两万两千人,我决定将抗日同盟军整编为一个加强师。\"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军官们个个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现在我宣布……\"
萧然的声音铿锵有力,\"任命顾彦章同志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师师长,李振彪同志为副师长。全军整编工作由你们二人全权负责,各级军官的选拔任命,也授权你们二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顾彦章和李振彪同时起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司令,保证完成任务!\"
萧然点点头,继续说道:\"此外,在第一师之外,单独成立一个特战团,编制两千人。任命侯亮平为团长,孙铁柱为副团长。\"
侯亮平和孙铁柱激动地站起来:\"谢谢司令员信任和栽培!\"
\"不过,\"萧然看向侯亮平,\"这次你要随我去陕北,所以特战团的组建工作,暂时由孙铁柱副团长全权负责。\"
孙铁柱立即起立:\"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在侯团长回来前,把特战团的架子搭起来!\"
萧然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次去陕北,关系到整个八路军、新四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山东的日军,更要为全国抗战大局着想。\"
他环视在场军官,语气严肃:\"我离开的这一个月,第一师要完成三件事。第一,完成部队整编;第二,加紧训练新兵,特别是实战训练;第三,巩固根据地防御。特别是防空演练,一定要加强。\"
顾彦章立即表态:\"司令员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执行!\"
散会后,萧然单独留下梁静。
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二人,梁静显得有些紧张。
\"梁院长,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战地医院就交给你了。\"萧然说。
梁静轻声回答:\"司令放心,我会照顾好伤员。只是...\"
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这一路太危险了,您一定要保重。\"
萧然能感受到梁静目光中的情意,但他只是公事公办地说:\"谢谢关心。你们医护人员也很辛苦,要注意休息。\"
梁静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声说道:\"等您回来...伤员们一定会恢复得更好的。\"
望着萧然离去的背影,梁静轻轻叹了口气。
她知道,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个人感情必须让位于革命事业。
但那份发自内心的牵挂,却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
第二天清晨,特战排的战士们已经整装待发,领头的是115师师长陈刚派来的两名向导战士。
三十名精挑细选全副武装的战士英姿飒爽,二十辆Gt军用越野摩托车整齐排列。
师长顾彦章、副师长李振彪等一众军事干部都来送行。
\"司令,一路保重!\"顾彦章紧紧握住萧然的手。
\"放心吧,有特战排的同志们保护,一定会平安到达的。\"
萧然转头对侯亮平说,\"出发!\"
摩托车队轰鸣着驶出蒙阴县城,朝着陕北的方向前进。
萧然回头望了一眼,看到梁静还站在原地,目送着车队远去。
\"团长,看来梁院长对司令员很有意思啊。\"一个战士小声对侯亮平说。
侯亮平瞪了他一眼:\"少废话,注意警戒!\"
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萧然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充满期待。
这次陕北之行,将关系到整个抗日武装的未来发展。
他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改变历史的机会。
而此时,在蒙阴县城的医院里,梁静站在窗前,望着车队远去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
她何尝不知道萧然对她只有同志之情,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心中的那份牵挂。
\"梁院长,三号病房的病人需要手术了。\"一个护士在门口说道。
\"好的,我这就来。\"梁静振作精神,转身走向病房。无论心中有多少牵挂,救死扶伤才是她现在的首要任务。
在指挥部里,新任师长顾彦章和副师长李振彪已经开始着手部队的整编工作。
一张巨大的兵力部署图铺在桌上,两人正在认真研究。
\"老李,我看可以把原有的人马编为三个步兵团,新兵单独编成训练团。\"顾彦章说道。
李振彪点头表示同意:\"特战团的组建也要抓紧。孙铁柱那边已经选好了驻地,就在城西那片山地,很适合特种训练。\"
而在另一边,孙铁柱正在特战团的新驻地忙碌着。
两千人的编制可不是小数目,他要在侯亮平回来前,至少把基本框架搭建起来。
\"通信班、侦察班、爆破班、狙击班,每个专业分队都要配齐。\"
孙铁柱对身边的参谋说,\"特别是侦察班,要优先配备无人机和夜视仪。\"
整个抗日同盟军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萧然离开后依然高效运转。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抗战做准备。
而此时的车队,已经驶出根据地范围,进入了敌占区边缘。
侯亮平命令全排保持警戒,侦察班的无人机已经升空,实时监控着前方道路的情况。
\"司令,按照现在的速度,预计十天后可以抵达陕北。\"侯亮平向萧然汇报。
萧然点点头,目光依然望着远方。
这一次的陕北之行,注定将要改写整个抗日战场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