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铃残片在指间悄然翻转,边缘斑驳的刻痕如岁月刀锋,轻轻划过掌心,带来一丝微凉的刺痛。百里爵缓缓合拢五指,将那枚冰冷而陈旧的金属紧紧攥入掌心,仿佛握住了某种沉寂多年的秘密。他独坐于灯影之下,未曾点燃整支蜡烛,只留一盏孤火摇曳,在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轮廓,半边隐于幽光,半边浮于昏黄,宛如命运未启封的谜面。
同一时刻,披香殿内灯火辉煌,金兽炉中焚着沉水香,烟缕袅袅升腾,缭绕梁柱之间。玉沁妜立于巨幅舆图之前,指尖轻点禁军大营所在,动作从容不迫,眸光却深邃如渊,静水流深。凌霄早已垂手侍立一旁,手中捧着一封尚未拆启的密报,纸角微卷,似藏惊雷。
“昨夜西角门守卫轮换之际,有宫女听见暗语。”她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寒泉滴石,字字清晰入耳,“三更天时,两声鸟鸣,其后一声短促,像是信号。”
凌霄低眉,指尖轻缓展开密报,墨迹犹新:“属下已查明,当日值岗的两名侍卫,一人乃慕容铮旧部之子,素来忠心其主;另一人半月前曾收受城南赌坊一笔数目不小的银钱,账目可疑。”
她微微颔首,转身落座于紫檀雕花椅上,衣袖轻拂,带起一阵幽香。“把消息放出去。”她语气淡然,却暗含锋芒。
“什么消息?”凌霄低声询问。
“就说——太傅虽死,余党未灭。其亲信已然暗中掌控左翼禁军三营,定于三日后子时举火为号,直取乾元殿。”她提笔蘸墨,笔尖悬停片刻,随即在空白奏折背面写下几行蝇头小楷,字迹清峻如竹,“让这句话,从尚衣局绣娘口中传出,经由膳房杂役耳畔流转,再由洒扫嬷嬷低声絮语,传给外廷采办的小吏听。”
凌霄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若玄国细作不信呢?”
“他们会信。”她抬眸望来,目光如刃出鞘,冷冽逼人,“人心最怕真空。如今朝局肃清,旧臣自危,人人自保,唯恐牵连。只要在铁幕之上撕开一道缝隙,便会有无数影子争先恐后地钻进来。我们不必去寻他们——只需静候,他们自会闻风而至,登门叩户。”
“那……是否需提醒禁军加强防备?”
“不。”她搁下笔,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藏着三分讥诮与七分算计,“不但不能防,反而要令左翼三营将领纷纷告假称病,营中值守减半,巡夜松懈,门户大开。越是破绽百出,越显真实可信。”
凌霄默然,不再多言,只将那张写满字迹的纸条仔细叠好,收入袖中暗袋。他知道,这并非一场剿匪之战,而是一局精心布设的棋局。猎物若未入彀,网便绝不可收——唯有耐心,方能引蛇出洞,一击毙命。
---
华阳宫偏殿,晨光初透窗纸,薄如蝉翼的光线斜斜地洒落在案几之上,映得室内一片清幽。百里爵端坐于檀木书案前,正临帖抄经,笔锋温润如玉,行云流水间字迹工整秀逸,墨香淡淡氤氲在空气里,仿佛连时光都为之凝滞。忽而门扉轻启,一名宫女悄然步入,脚步轻盈如落雪无痕,双手恭敬奉上一部《礼经》,装帧素雅古朴,封皮微旧却洁净无尘,似曾被反复摩挲。
“陛下赐的,说是闲时可读。”
他缓缓搁下紫毫笔,动作从容不迫,接过书卷时指尖微微一顿,轻轻抚过封面,触感细腻如绸,仿佛能感知到那一缕来自御前的深意。翻开第一页,夹页之中赫然露出半寸薄纸,其上墨迹清峻,仅书八字:虚火将燃,卿可观变。
他凝眸注视良久,眸光微动,似有寒潭起波,终是唇角一勾,低笑出声,笑声清浅如风拂竹林,似嘲讽,又似了然,难以捉摸。合上书册,他复又提笔沾墨,腕力沉稳,在砚台边沿轻轻掭了掭笔尖,墨珠欲滴未滴。而后铺开素笺,笔走龙蛇,字字端凝:
“姑母安:近日宫中风紧,宜静不宜动。檐下蛛网日增,恐有虫扰。儿一切如常,勿念。”
写罢,他静候片刻,待墨迹彻底吹干,方才徐徐折信封入青纹信封,交予候立一旁的宫女,声音清淡如茶烟:“送去内务府驿道。”
宫女躬身退下,裙裾无声掠过门槛。他却未动,依旧倚在雕花椅背之上,双目轻阖,神情恬淡若眠。窗外天光渐明,扫地声沙沙作响,竹帚划过青石板的节奏稳定而绵长,宛如某种隐秘的密语。他嘴角微不可察地翘起,弧度极浅,却似洞悉一切,仿佛听见了那尘埃之下悄然涌动的命运回音。
---
天机楼暗阁深处,七盏昏黄的油灯静静围成一个幽秘的环形,火光摇曳,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诡谲的影子。每盏灯下都压着一张泛黄的人名牌,字迹沉敛,仿佛承载着无数未诉的秘密。凌霄端坐于中央,身形挺拔如松,眉宇间透着冷峻与深思。他面前缓缓摊开一幅宫城布防图,纸面微皱,墨线纵横,西角门、冷宫废井、膳房地窖三处要害之地,已被浓烈的朱砂重重圈出,宛如血痕。
“西角门安排的是谁?”他声音低沉,却如寒泉滴石,清晰入耳。
“是老周,洗衣局里干了二十年的老嬷嬷,”手下躬身低语,语气谨慎,“丈夫死于三年前那场血腥兵变,她恨极了那些乱臣贼子,骨子里都刻着仇。”
“冷宫那边呢?”
“小桃,原是慕容家远亲,因家族牵连被贬为杂役,整日埋头苦活,可眼神从不低头——她一直想翻身,想洗清冤屈。”
“膳房地窖呢?”
“陈五在盯梢,墨刃亲手调教出来的,嘴严得像铁锁,手稳得像磐石,从不出错。”
凌霄微微颔首,眸光如刀锋掠过图上三处标记,低语般道:“记住,一旦发现异常,只许跟踪,绝不拦截。我要知道他们去找谁,带什么密信,见什么人,说些什么话——一个字都不能漏。”
“若对方始终按兵不动呢?”
“他们会动的。”他缓缓抬手,摩挲着腰间一枚素色香囊,动作轻柔得近乎痴迷。随即取出一片干枯的槐叶,叶脉分明,边缘微卷,置于灯影之下细细端详,仿佛那残叶中藏着命运的纹路。“他们等的就是这种风声——一个倒台的太傅,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旧臣,再加上禁军空虚、宫防松懈……这是天赐良机,千载难逢。只要他们还妄想在这盘棋局中落子,哪怕只是一粒尘埃,也一定会动。”
手下屏息领命,悄然退去。暗阁重归寂静,唯有灯火轻轻跳动。凌霄独坐于光影交界之处,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一下,又一下,缓慢而坚定,仿佛在丈量着夜的深度,也像是在静候命运齿轮悄然转动的那一刻。
---
第三日清晨,天光微明,薄雾如纱般笼罩着宫墙深处,西角门一带静谧无声,唯有檐角铜铃在晨风中轻响。老周提着一只青篾编就的竹篮,缓步穿行于青石小径之上,脚步沉稳却透着几分年岁积下的迟缓。篮中叠放着几件刚浆洗熨帖的宫袍,月白、黛青、藕荷色层层相间,衣料在微曦中泛着细柔的光泽,隐约还带着皂角与阳光晒透后的清气。
行至拐角处,她忽地脚下一滑,身子微微一倾,似是被石缝间的苔藓绊住,整个人踉跄了一下。竹篮顺势翻倒,衣物如云絮般散落于地,袖口翻卷,领缘轻展,凌乱中竟也透出几分刻意的痕迹。她低眉垂首,颤巍巍地弯下腰去拾捡,枯瘦的手指抚过织锦缎面,动作缓慢而专注。就在俯身之际,眼角余光悄然一扫——一名陌生嬷嬷正匆匆自回廊尽头走来,身形略显紧绷,步履急促,仿佛生怕被人瞧见。
那嬷嬷穿着半旧的靛蓝布裙,头戴素布包髻,神色冷肃,一路低着头,只顾前行。经过老周身边时,连眼神都未停留片刻,径直转入侧巷深处。然而就在她抬臂拨开巷口垂帘的一瞬,宽大的袖口微微掀起,露出半块用粗布包裹的小物,藏得隐秘,却未能逃过老周那一双阅尽宫闱风云的老眼。
半个时辰后,暮色渐沉,天机楼的暗桩悄然传来密报:那名神色慌张的嬷嬷趁四下无人之际,将一个灰布包裹迅速塞入宫墙深处的隐蔽墙洞,随即低首疾行,匆匆离去。暗哨见状,立即悄然取出布包,层层揭开——赫然露出半块古旧令牌,铜质斑驳,边缘镌刻着细若游丝的篆文:“玄驿·戊字七号”,字迹深邃,隐透诡秘。
凌霄接到密报之时,正独立于披香殿外幽长的回廊之下,晚风拂动他墨黑的衣袂,檐角风铃轻响,如诉如吟。他眉目未动,神情冷峻如霜,却并未立刻踏入殿内,而是缓缓从袖中拈出一片尚沾着清冷夜露的青翠槐叶,指尖微顿,仿佛追忆什么,继而轻轻将其纳入贴身香囊的最深处,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
“传令下去,”他低声吩咐立于身侧、隐于阴影中的暗卫,声音低沉而凛然,如寒泉滴石,“严密盯死那个墙洞,寸步不离。本楼主断定,今日之内,必有幕后之人现身取物——一只鼠,终究要回洞。”
---
与此同时,华阳宫内,百里爵正伫立在铜镜前,指尖轻理衣襟。那件素雅的月白锦袍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一袭沉静的靛青常服,衣料细腻如云,袖口绣着银线暗纹,在斜洒进来的晨光中悄然闪烁,似有星屑流转。他慢条斯理地系紧腰带,玉质流苏垂落身侧,本应随风轻摆,却被他不经意间抬手一挽,打了个随意却别致的结,仿佛将心事也一并轻轻束起。
门外,廊下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如落叶拂阶,却是影十七悄然走近。
“殿下,内务府方才回话,说您的信已妥帖寄出,不日便可抵达。”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声音清冷如泉,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案头那部泛黄的《礼经》上。书页微卷,似曾被反复翻阅。他缓步上前,修长的手指轻轻将书合拢,动作轻柔得如同抚去一段旧梦,随后又缓缓将它推至案角,仿佛要将某种执念悄然藏匿。
“今日天色晴好,殿下可要移驾御苑,出门走走?”影十七低声问道,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关切。
“不必了。”他微微摇头,眸光仍停留在窗外,“外头风大得很,吹得人睁不开眼,沙尘扑面,反倒扰人心绪。”
影十七躬身退下,脚步无声,如烟散去。
殿内重归寂静,唯有光影缓缓移动。他独自立于窗前,凝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宫墙与飞檐,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凝固的岁月。风从远处掠过,掀起他鬓边一缕碎发,却吹不动他眉宇间的沉静。
良久,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尖轻触朱漆窗棂,而后轻轻敲击,三长两短,节奏分明,如密语低诉,又似暗夜传音。敲完一遍,他又重复一次,指节微顿,似在等待回应。
随即停下,唇角忽而浮起一抹极淡的笑意,浅若春风拂水,涟漪微漾。那笑意来得无端,却又意味深长,仿佛隔空听见了谁的耳语,或是命运深处传来一声遥远的回响。
---
披香殿内,玉沁妜端坐于紫檀雕花案前,指尖轻执玉管狼毫,正凝神批阅一叠朱批奏折。晨光透过镂金窗棂斜洒进来,映得她眉目如画,却冷若冰霜。忽有内侍疾步而入,声音微颤:“启禀陛下,西角门处发现异常交接情形,似有外来之人潜入宫禁,并留下信物。”
她眸光微抬,神色未动,笔锋依旧稳健流畅,只淡淡吐出三字:“知道了。”
内侍屏息退下,殿中复归静谧,唯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在空旷大殿中轻轻回荡。直至一行朱批工整落定,她才缓缓搁下那支通体乌沉的紫檀木笔——笔杆末端隐泛幽光,其上淬着无色剧毒,遇血即发,杀人于无声无形。
她起身,裙裾拂过青砖,步履轻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行至墙边巨幅舆图之前。目光如刃,直落西角门所在之处。那一隅已被点染一记鲜红朱砂,宛若一滴尚未干涸的血珠,刺目惊心。
“该来的,总会来。”她低语,嗓音清冷如寒泉滴落石上,余音未散,便又有急促脚步由远及近,踏碎了殿外的宁寂。
“启禀陛下!”一名暗卫单膝跪地,气息略显急促,“华阳宫方向传来密讯——三长两短,与先前约定信号完全一致!”
她睫羽微垂,唇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终是轻轻颔首:“传令下去,继续监视,不得打草惊蛇,更不可擅自行动。”
“遵命!”
人影退去,殿宇重归寂静,仿佛连风都屏住了呼吸。她独立于地图之前,手中把玩着一枚墨玉棋子,质地温润如脂,色泽深邃似夜。指尖缓缓摩挲其上细密云雷纹路,动作悠然,眼神却深不见底,宛如古井幽潭,藏尽风云变幻。
而在宫城另一端,凌霄悄然隐匿于飞檐回廊的阴影之中,玄色衣袍与夜色融为一体。微风拂过,袖角轻扬,一片沾着清冷夜露的槐叶自指间滑落,被他不动声色地收入绣着暗纹的香囊之中,动作轻巧如羽落无痕。
檐角铜铃随风轻晃,叮咚一声,清脆悠远,旋即碎在初升朝阳的薄光里,仿佛预示着一场悄然拉开帷幕的惊澜,正在无声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