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疲惫的李小艾去收拾好的卧室午休了。
等她一觉醒来,除了两个卧室收拾的整洁如新,客厅里的几张桌子也收拾好了,厨房也已经干干净净的,看来妈妈这是收拾好了准备营业了?
厨房里面的绞肉机正在轰鸣,旁边的菜盆里有大半盆切好的韭菜,翠绿的韭菜段整齐地码在盆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妈妈,你这是要做饭吗?”
“对呀,你不是说喜欢吃妈妈包的饺子嘛,你爸爸也说咱们要开个饺子馆,我这打算今天下午多包点,送给旁边的邻居尝尝,今天都来帮忙了呢。”
“会不会太辛苦了?今天刚搬过来,家里还没收拾好呢?”
“有什么辛苦的,我包饺子很快的,又不用剁肉,面都和好了,把肉绞出来搅拌一下就可以包了,”妈妈抬头看了一下李小艾心疼的眼神,笑着摸了一下她的头。
“哎哟,我闺女知道心疼妈妈了,没事的,以前陪你爸爸出车,出门在外的,他们都喜欢吃我包的饺子,速度早都练出来了。”
果然,妈妈看到绞肉机停止运转,先把电拔下来,把里面的肉馅拿出来,往韭菜盆里一扔,花生油、盐、酱油、味精等等各种调料一个劲的往里面加,再拿两双筷子一通搅拌。
看到李小艾闲着,吩咐她把面板放在客厅里的桌子上,再把老家带来的盖帘摆上两个,她就端着搅拌好的饺子馅过来了,又回去把和好的面也端过来,开始准备包饺子了。
就看妈妈在面板上洒一点面粉,把面团从面盆里拽出来,揉面、搓圆,再搓长,切剂子,洒面粉,压成饼状,手里夹着三四个面饼,擀面杖滚动起来,四个饺子皮竟然同时擀好了!?
这是什么神奇手艺?
看着李小艾目瞪口呆的样子,妈妈笑了,用沾着面粉的手戳了她额头一下,“傻了?妈妈会的东西多着呢,以前忙没时间弄,以后咱们娘们经常在一起了,妈妈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好。”李小艾声音有些哽咽,多久没有和妈妈这么亲密无间的一起干活了?
小时候可以天天缠着妈妈,像只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要糖吃要故事听,妈妈的怀抱总是温暖又安全。
但是自从李小艾上了小学,妈妈为了生计学了大车证,跟着爸爸一起跑长途货运开始,李小艾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
她落到了年迈的奶奶手里,虽然没有饿着渴着,但生活里却少了许多色彩。
妈妈在的时候,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妈妈会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打扫卫生,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客厅里摆满了李小艾画的画和得的小红花。
而爸爸妈妈不在的那些日子,奶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
那种缺失感,像一根细线,悄悄缠绕在李小艾的心头,让她在无数个夜晚偷偷想念妈妈温暖的怀抱和那熟悉的味道。
初三那年,奶奶去世后,李小艾从高中就开始住校了,大学更是只有寒暑假才回来,而且还不经常遇到他们在家。
那时候的家,似乎总是空荡荡的,她回来时,往往只能匆匆吃几口饭,便又急着赶回学校,或是匆匆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等大学毕业,就和江鸿结婚了,后来他们就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地离世了,算起来,已经十几年没有这么亲密地呆在一起了。
这些年里,她和父母各自奔波,聚少离多,电话成了唯一的联系纽带,听筒里传来的总是带着疲惫和牵挂的声音。
前几天放暑假回家,爸爸妈妈能把手里的活转出去陪她几天,已经是很幸福的感觉。
想到以后能和爸爸妈妈经常在一起,刚刚因为思念而泛起一丝难过,眼角有些湿润的李小艾嘴角又忍不住往脑后咧去,露出一个带着释然和期盼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仿佛驱散了长久以来的阴霾。
妈妈手里擀完皮,拿在手里几张,从饺子馅里拿起木勺,一抿一挤一个饺子好了,摆在盖帘上,又继续舀馅,直到手里的皮用完,再擀再包,都是几张皮拿在手里,简直是行云流水的艺术行为,李小艾托着腮看得都入了迷,连帮忙都忘了。
李小艾正入迷地看着妈妈包饺子,李建国从外面回来,闻到饺子的香味说:“老婆,你包的饺子太香了,还没开始煮,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妈妈翻了个白眼,嫌弃的说:“就数你吃的多,别人二三十个就够了,你怎么也得四五十个。”
爸爸过去揽着妈妈的肩膀说:“还不是因为我老婆拌的馅儿好吃,辛苦老婆了。”
看李建国闲得在客厅里踱来踱去,一脸无聊难受的样子,妈妈便让他先去烧水,准备煮饺子,说以后煮饺子的活儿就是他干了,让他早早去适应适应。
于是李建国像得到了天大的任务似的,屁颠屁颠地跑到厨房,拿起抹布把锅仔仔细细地洗了一遍,又接了满满两壶水,放进锅里,点火开始烧水。
想到今天老婆说要请旁边几个开店的邻居吃饺子,这可是个大事,于是他索性多烧了两锅水,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做足。
等烧开了一锅水,咕嘟咕嘟冒着白汽,锅里的水翻滚着,妈妈已经包了一个多盖帘的饺子了,白白胖胖的饺子整齐地码在案板上,散发着淡淡的面粉清香。
于是爸爸系上围裙,开始下饺子,一锅水正好能下半盖帘的饺子,两锅水刚刚好,不多不少,刚好够今天吃的量。
李建国在家因为也经常做饭,所以下饺子也下的很利索。
韭菜肉馅的饺子比较考验下饺子的人。
不能煮太久,因为韭菜容易熟烂,会变得软塌塌、失去清脆的口感,但是要是煮的时间太少的话肉馅又不熟,带着生腥气,所以这很考验下饺子的人的火候,需要精准地把握从水沸到饺子浮起、再到点水两次后的成熟度。
第一锅熟了,爸爸捞出来,用盘子盛着,端过来放在李小艾的面前说:“来,闺女,先尝尝爸爸煮的饺子,味道怎么样?火候好不好?”
盘子里的饺子个个饱满圆润,皮薄透亮,隐约能看到里面翠绿的韭菜,冒着袅袅热气,散发着浓郁的麦香、肉香和韭菜特有的清新香气。
李小艾拿起爸爸递过来的筷子,看着眼前的饺子,抬头讨好的笑着说:“爸爸,要是有个蒜泥就更好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让李建国不忍拒绝。
“没问题,马上就来。”李建国打了一个响指,转身又屁颠屁颠的去扒蒜拍蒜捣蒜泥。
他一边干着一边说:“咱们还得去买放饺子专用的盘子,底下要双层有眼的,要不连汤带水的把饺子泡烂了不好吃了,还有这个蒜泥,也不能一个人就来一次捣一次,比较辛苦,咱们用个专门的压蒜器,有人要,直接几个蒜瓣一压就完事,主要蒜泥还是现弄才好吃,要是提前准备好了,时间长了就变味儿了。”
“有道理有道理。”李小艾夸奖爸爸,“爸爸想的真周到,那我们可以明天上午去买盘子,去采购一下缺少的东西。”
等爸爸捣蒜泥的时间,李小艾自己用筷子轻轻的一个一个扒拉着饺子,省得粘在盘底,还轻轻的吹着。
一个忍不住,夹起一个咬开,吃掉半个。
嗯~~~~不错,韭菜不辣也不烂,鲜味十足!
肉馅也刚刚好,香香的。
看到妈妈一边擀皮一边看着自己,眼神期待,李小艾使劲点头,“妈妈,太好吃了,有妈妈的味道!”
李建国端着加了酱油和醋的蒜泥过来,“小艾说有妈妈的味道?要不,咱们的饺子馆就叫妈妈的味道,怎么样?!”
然后把蒜泥放在桌面上,示意李小艾试试味道怎么样。
“我看行呢。”李小艾连连点头,对这个刚想出的名字颇为满意,眼睛亮晶晶的。
妈妈却不同意,嫌弃李建国道:“怎么哪里都有你,起名字就好好起,别想起一出就一出的。这名字听着就不顺耳,以后孩子上学多不好听。”
饺子凉的差不多了,李小艾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蘸着碗里满满的蒜泥,蒜香混着饺子的鲜香扑鼻而来,她一口一个,吃得满嘴流油,吃的直点头,嘴里还念叨着:“真好吃!妈,你包的饺子就是比外面买的香!”
李小艾一边吃还一边往妈妈嘴里送,妈妈一边嘴里吃着女儿不时地塞进嘴里的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手里不停的擀皮包饺子,案板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半成品饺子,像一个个待发的小元宝。
李建国把两锅饺子都盛出来,分了四盘,女儿和老婆吃了一盘,他准备把其他三盘分别端着去送给旁边的超市,还有另外两家理发店,一家一盘,都尝尝,也算是给邻里朋友送点心意。
妈妈看了看那三盘饺子,又看了看李建国,说:“等等吧,我再包一盖帘,你下了后每家送两盘过去,一盘够谁吃的啊,人家肯定不够吃,多送点才显得咱们有诚意。”
李建国倒是听劝,马上坐下帮着媳妇包饺子,李小艾也想上手包,被妈妈制止了,说:“小艾,你别动手了,你包的饺子馅少,以后咱们是卖饺子了,不能出现这样不合格品,你爸爸虽然包的慢,但是他包的还过得去。”
额——被妈妈鄙视了。
好吧,李小艾也听劝,继续坐下看包饺子。
因为有了爸爸的加入,很快,饺子馅就用完了,差不多两个盖帘又要满了,爸爸去下饺子,妈妈收拾包饺子现场。
等爸爸下熟了饺子出来,招呼李小艾一起端着出去送饺子。
先端了两盘饺子送去给超市王建设和他媳妇,看到李建国和小艾过来送饺子,王建设满脸笑容,“哎呀,嫂子包的饺子味道足,在旁边就闻到香味了,怎么还给我们送来了?”
王婶也连忙从厨房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刚洗好的青菜,脸上带着感激又不好意思的红晕,嘴里不停地说着“哎呀,太麻烦你们了,快坐快坐”。
空气中弥漫着刚出锅的饺子那股浓郁的麦香和肉香,混杂着淡淡的葱姜味,让人食欲大开。
“尝尝我们家的饺子,有什么不足,提个意见,方便我们改进,哈哈。”李建国把手里的盘子递给王建设,盘子里的饺子冒着热气,皮儿白胖,馅儿饱满,隐约能看见里面翠绿的韭菜和鲜红的肉末。
李小艾手里的被王婶接过去,王婶先凑近闻了闻,那股浓郁的葱姜蒜和肉香立刻勾起了食欲,她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小口,烫得直咂嘴,却还是连连点头说:“好吃!真好吃!这饺子皮儿薄又有嚼劲,馅儿也调得恰到好处”
两个人告辞出来,分别又去两家理发店送饺子,也是以“帮忙尝尝,有意见就提,我们可以改进”的理由。
夫妻理发店那家,孩子看着饺子,小眼睛瞪得溜圆,小鼻子嗅了嗅,立刻流着口水说要吃,李建国高兴得眉开眼笑,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凉一下就可以吃了,可不能急,小心烫着。”
另一家理发店只有两个店员在,也是连声感谢,说一会儿吃完把盘子送回去。
店里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清香,墙上挂着几幅时尚的发型图片,角落里的电视正播放着午后的综艺节目,声音不大不小,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送饺子回来,父女两个站在家门口,看着里面正在忙碌的妈妈,妈妈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包好的饺子,在灶台边来回走动,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蒸汽氤氲了她的额发。
父女两个相视一笑,新的战场,新的事业,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