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拿着陆氏的项目文件,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团队成员们专注的脸庞。“今天我们正式启动陆氏二十周年庆典的礼服项目。”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她指着白板上的项目要求:“二十套礼服,男女各半,要融入至少三种非遗工艺。我初步的想法是,女装以缂丝、盘扣和云霞染为主,男装则在西装剪裁中融入宋锦和蓝印花布元素,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王师傅放下卡尺,接过话头:“缂丝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那位老艺人说可以亲自带徒弟过来协助,但缂丝耗时费工,一套礼服的面料至少需要十五天才能完成,我们得抓紧时间。”
“云霞染的工序也不简单。”老周补充道,“要做出那种光影流转的效果,得选在晴天染布,还要控制好水温,我打算明天就开始准备染料,争取第一批布料三天后能出样。”
张姐拿着客户资料走过来:“陆氏那边提供了出席晚宴的嘉宾名单,我看了一下,有几位是国际知名的时尚评论家,还有几位是传统文化学者,这对我们的设计是个不小的考验,既要有东方特色,又要能让国际友人理解和欣赏。”
苏晚点头:“这正是我们要做的。既要让传统工艺走出国门,又不能刻意堆砌元素,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她看向小陈,“小陈,你负责收集近五年国际顶级晚宴的礼服设计,分析流行趋势,避免我们的设计与其他作品撞车。”
“没问题!”小陈干劲十足地应道,“保证今天下班前给您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分配完任务,大家立刻忙碌起来。苏晚回到办公桌前,翻开设计本,开始勾勒初步的礼服草图。她想在女装的裙摆处用云霞染出渐变的暮色,再用缂丝绣上零星的星辰,领口处搭配王师傅擅长的玉扣,既呼应陆氏“二十载星光”的庆典主题,又暗藏东方美学的意境。
正画到兴起,手机响了,是秦峰打来的。“苏总监,早上好。”秦峰的声音带着笑意,“陆总让我跟您确认一下,礼服项目的首次对接会议定在明天上午十点,地点在陆氏集团总部,您看方便吗?”
“方便。”苏晚看了一眼日程表,“我会准时到。”
“还有一件事。”秦峰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微妙,“陆总说,为了提高沟通效率,这次项目的所有细节都由您亲自对接,不需要经过其他中间环节,包括我这里。”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陆时砚是在给她最大的自主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苏晚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拿起手机,给陆时砚发了条消息:“明天上午十点,我准时到陆氏对接项目,谢谢。”
这次陆时砚没有秒回,直到中午,苏晚才收到他的回复,只有简单的两个字:“等你。”
这两个字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苏晚心里漾起圈圈涟漪。她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设计稿上,指尖的画笔却仿佛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温度。
下午,王师傅带着缂丝老艺人的徒弟小杨来到工作室。小杨带来了几块缂丝样本,其中一块用金线和孔雀蓝丝线织出的缠枝莲图案,让苏晚眼前一亮。“这种技法叫‘金宝地’,是缂丝中的精品,用在礼服的驳领处一定很出彩。”
小杨腼腆地笑了:“苏总监好眼光,这是我们师傅特意让我带来的,他说您的设计理念和他的工艺追求很契合,希望能好好合作。”
苏晚看着那块流光溢彩的缂丝,心里更加有底了。“小杨,麻烦你转告老师傅,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合作机会,让缂丝在现代礼服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傍晚时分,小陈的流行趋势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苏总监,您看,最近几季的国际晚宴上,东方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大多停留在表面,比如简单地绣个龙纹或者凤纹,缺乏深度。”他指着报告上的图片,“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细腻,更有故事性。”
苏晚翻看报告,赞同地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不仅要运用传统工艺,更要讲好背后的故事。比如这件男装礼服,我们可以在西装内衬用蓝印花布印上陆氏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既低调又有意义。”
夕阳透过落地窗,给工作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苏晚看着团队成员们依旧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信心。她知道,这个项目不仅是对团队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让那些被遗忘的传统工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绽放出属于它们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