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站在标有“设计总监”的房门前,指尖悬在门把手上,心里竟有些莫名的紧张。
这是她第一次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深吸一口气,她推开了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占据了整面墙的落地窗,窗外是鳞次栉比的老弄堂,青灰色的瓦片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远处的3路电车轨道像条银色的丝带,在晨光里泛着微光。
“比想象中还要好。”苏晚轻声感叹,缓步走到窗前。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落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像小时候母亲晒过的棉被。她想起刚入职时,那个只能缩在设计室角落的折叠桌,连转身都怕碰到旁边的布料架,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办公室的陈设简洁而实用。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桌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旁边是一组浅灰色的沙发,墙角立着个高大的书柜,里面已经整齐地摆好了几本设计年鉴和工艺图谱。最让她惊喜的是,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长长的工作台,上面铺着浅棕色的软木板,显然是特意为她准备的画图区。
“苏总监,早。”行政部的同事端着一盆绿植走进来,笑着说,“张总特意吩咐的,说您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这是琴叶榕,好养活,还能净化空气。”
苏晚连忙道谢,看着同事将绿植摆在落地窗旁,大片的绿叶在阳光下舒展着,给这间新办公室增添了几分生机。
“对了,”同事放下绿植,递过来一把钥匙,“这是办公室的钥匙,您收好。另外,It部的同事已经把电脑装好了,设计软件都是最新版的,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吩咐。”
送走同事后,苏晚坐在办公桌前,指尖轻轻划过光滑的桌面。桌上放着一个崭新的文件夹,里面是公司各部门人员的资料,显然是为她组建团队准备的。她翻开文件夹,目光在一个个名字上掠过,心里渐渐有了些想法。
她需要一个擅长市场调研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一个精通传统工艺的人,像王师傅这样,能准确把握各种面料和绣法的特性;还需要几个有创意、有活力的年轻设计师,给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陈瑶打来的。
“我的大总监,乔迁之喜啊!”陈瑶的声音里满是笑意,“我刚路过你们公司楼下,看到你办公室的灯亮着,是不是已经在新办公室里畅想未来了?”
苏晚笑着走到窗边,果然看到陈瑶站在楼下,正对着她挥手。“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贺礼啊!”陈瑶晃了晃手里的纸袋,“我妈亲手做的曲奇,庆祝你喜提新办公室。快下来拿,我还得去店里开门呢。”
苏晚匆匆下楼,接过陈瑶递来的纸袋,一股黄油的香气立刻钻了出来。“替我谢谢阿姨。”
“跟我客气什么。”陈瑶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穿上这身干练的小西装,还真有设计总监的范儿了。怎么样,新办公室还满意?”
“特别好,尤其是那个落地窗,视野特别开阔。”
“那是必须的,”陈瑶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早就打听好了,这层楼的办公室,就数你这间采光最好,视野最棒。张总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苏晚的心里暖暖的:“我会努力的。”
“我知道你会。”陈瑶拍了拍她的肩膀,“对了,组建团队的事想好了吗?需要我帮你打听什么人才尽管说,我认识的人多。”
“已经有一些想法了,还在琢磨。”苏晚说,“我想找几个真正热爱设计,又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陈瑶看了看时间,“我得走了,晚上有空再聊。加油,我的大总监!”
看着陈瑶匆匆离开的背影,苏晚心里充满了力量。她回到办公室,将曲奇放在茶几上,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团队组建计划”几个字。
窗外,3路电车缓缓驶过,铃铛声清脆悦耳。苏晚望着窗外那片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弄堂,忽然想起了“城市印记”系列里的那些设计,想起了那些温暖的评论和感谢卡。
她知道,这间办公室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她可以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带着团队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灵魂的作品。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时砚发来的消息:“新办公室还习惯吗?秦峰说楼下咖啡馆的手冲不错,需要的话,我让他送两杯上去。”
苏晚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回复道:“挺好的,谢谢。不用麻烦了,我这里有陈瑶送来的曲奇,很香。”
很快,陆时砚回复了一个笑脸的表情,简单却温暖。
苏晚放下手机,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阳光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她伸出手,仿佛能触摸到窗外的阳光和空气。
“加油,苏晚。”她轻声对自己说,眼神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