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赛初赛结果公布的那天,苏晚正在给“光阴的补丁”旗袍缝上最后一颗纽扣。阳光透过陆氏样衣间的玻璃窗,在牛仔布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星星。
“苏小姐,分数出来了!”王师傅拿着张打印纸闯进来,脸色铁青,“你快看这评分表,简直不像话!”
评分表上,“晨曦”系列的得分赫然排在第一位——92分,标注着“匿名评审团特别推荐”。而“时光的针脚”系列只有78分,评委意见栏里写着“面料陈旧,创新不足”。
苏晚的指尖在纽扣上顿了顿,银色钓鱼线在阳光下闪了闪。她接过评分表,目光落在匿名评审团的签名处——一个模糊的印章,看不清具体字样。“意料之中。”她把纽扣系成个漂亮的蝴蝶结,动作稳得像什么都没发生。
王师傅急得直转圈:“什么意料之中?这明摆着是暗箱操作!林薇薇那个盘扣连基本的承重都做不到,凭什么得高分?还有那个匿名评审团,我看就是赵天宇找来的托!”
正说着,林薇薇的微信电话打了过来,背景音里隐约能听到香槟杯碰撞的脆响。“晚晚,你看到分数了吗?”她的声音甜得发腻,带着刻意压制的得意,“真没想到能拿第一,可能是评委比较喜欢我的设计理念吧。对了,你的分数……别太难过,下次努力嘛。”
苏晚握着手机走到窗边,正好看见楼下停着辆熟悉的玛莎拉蒂——是赵天宇的车。林薇薇应该就在附近的咖啡馆,等着看她的笑话。“恭喜你。”苏晚的声音平静无波,“不过比赛还没结束。”
“也是哦。”林薇薇轻笑一声,“对了,我刚收到组委会的通知,说我的‘晨曦’系列被选为初赛最佳人气奖,下周会有专题报道呢。赵天宇说要请媒体来拍样衣,你要不要过来看看?也好学学怎么把设计做得更受欢迎。”
挂了电话,苏晚点开设计大赛的官网。首页果然挂着“晨曦”系列的大幅照片,模特穿着那件水粉色旗袍,领口盘扣在修图软件的修饰下显得完美无缺。评论区里,赵氏集团的公关团队刷着清一色的赞美:“不愧是天才设计师!”“这才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太气人了!”陈瑶发来条语音,背景音里有键盘敲击的噼里啪啦声,“我刚让技术部的朋友查了,那些好评Ip全来自赵氏旗下的公司!还有那个匿名评审团,三个评委里有两个是赵天宇父亲的老部下!”
苏晚没有回复,只是点开自己的创作日志。最新一页上,贴着张面料标签——78元,旁边画着朵小小的玉兰花,标注着“2025年8月12日,完成于陆氏样衣间”。她想起母亲说的,真正的手艺不怕埋没,就像老布庄的绸缎,放得越久,光泽越温润。
傍晚,秦峰送来一份文件袋,里面是初赛评委的背景资料。“陆总说,李教授今天上午提交了一份补充评审意见,认为‘时光的针脚’系列的工艺价值被严重低估。”他指着文件袋里的手写稿,“这是李教授的原稿,上面有他的私人印章。”
手稿上,李教授用红笔圈出了“光阴的补丁”旗袍的盘扣细节:“双绕结工艺,非遗技法的现代转译,针脚间距精准至0.5cm,承重测试优秀。此等匠心,不应被分数埋没。”
苏晚的指尖抚过那些力透纸背的字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下。她想起画展上李教授冷淡的眼神,原来他什么都懂,只是不屑于在赵天宇面前表露。
“陆总还说,”秦峰递来一个小巧的U盘,“这里面是初赛现场的监控录像,技术部修复了被删减的部分。”
录像里,林薇薇的模特在走秀时,旗袍领口的盘扣突然松开,珍珠滚落在t台上。工作人员慌忙上台补救,镜头扫过评委席,李教授皱着眉摇了摇头,而另外两位评委却在低头写着什么,脸上毫无波澜。
“这些证据……”苏晚抬头看向秦峰。
“陆总说,现在还不是时候。”秦峰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真正的评委,在决赛现场。”
苏晚把U盘收好,放进那个装着旧帆布包的抽屉里。里面还有陆时砚送的缠花针和加密硬盘,像藏着一整个秘密的武器库。她知道,陆时砚在等她自己出手,用设计本身来说话。
这时,林薇薇的朋友圈更新了动态:九宫格照片里,她举着初赛奖杯,站在赵天宇身边笑得灿烂,配文:“感谢所有支持‘晨曦’的朋友,决赛见!”下面的评论区里,赵天宇点赞并回复:“我的女孩最棒。”
苏晚关掉手机,重新坐到缝纫机前。她要给“光阴的补丁”旗袍加一道内衬,用的是上次在面料市场淘来的靛蓝印花布——林薇薇踩过的那块。被踩脏的地方,她巧妙地绣了朵玉兰花,针脚细密,把瑕疵变成了点睛之笔。
王师傅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叹了口气:“我总算明白陆老夫人为什么说‘好设计要穿得进柴米油盐’了。”他指着那件旗袍,“这衣服上有股子韧劲,像你。”
苏晚的嘴角弯了弯。她知道,78分也好,92分也罢,都只是数字。真正的分数,藏在每一针每一线里,藏在那些被用心对待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