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主任办公室,李俊来到了队员宿舍,把季小海等人叫了出来。
“兄弟们,我要走了,以后多保重,有空我来看你们。”
李俊看着这些相处了几天的队员们,心情有些沉重。
都是不错的人,朴实,肯干,能吃苦,如果能在治保委发展,把他们带出来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要走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来,有些可惜了。
“队长,您要走?去哪里?”
季小海大声问道。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刚才他们还在讨论这次他们立功了,上面会有什么奖励呢,结果却等来了这个消息。
其他人也急了,连连问李俊。
“队长,您要去哪里?”
“队长,你不要走。”
……
李俊笑着拍了每个人的肩膀,嘴里道:“我要去救助站当副站长了,你们以后巡逻经过那边,可以进来喝茶,歇歇脚。”
“以后有事也可以找我,知道吗?我们只是不在一个地方上班了,大家还是兄弟。”
“队长……”
七个队员里面,最舍不得李俊的是季小海。
当然,其他人也舍不得李俊。
因为李俊会耐心教他们认字,会教他们一些格斗技巧,还会在巡逻的时候给他们买冰棍,买包子,让他们知道李俊是尊重他们的。
听到李俊要去救助站当副站长,除了林旭飞,其他人都不说了。
他们以为李俊是升官了,应该是这次立功的原因,所以心里还觉得领导真是够给力的。
只有林旭飞脸色一变。
“好了,我先走了,还想去救助站看看什么情况,有空到救助站喝茶,不要中暑了,走了啊。”
李俊和队员们挥了挥手,转身就走向月亮门。
他不知道,他在和二队队员们道别的时候,谢志勇正站在玻璃后面看着他们,等李俊走出月亮门,他才转过身去,嘴里喃喃道:“不行,还是要把这小子弄回来。”
李军刚走出月亮门,正要离开街道办,旁边一个女孩喊了一声:“李俊同志。”
李俊转身一看,这不是那位林丽红同志吗?她怎么在这里?
“你好,林丽红同志。”
林丽红走过来,一脸担心地看着他问道:“李俊同志,你要去救助站了吗?”
李俊点了点头:“是啊,领导下了文件了。”
“救助站不是好地方,又苦又累,还责任重大,你不要去。”
李俊叹了一口气道:“文件都发了,改不了了,不过也没事,救助站也挺好的,好歹我是个副站长,也能帮帮那些困难的群众。”
林丽红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要,我和我舅妈说一下,让她找王主任通融通融?”
李俊摇头道:“不用了,谢谢你,林丽红同志,我去救助站挺好的。”
“你,你是不是讨厌我?”
林丽红有些难过地直视李俊的眼睛,眼圈已经发红了。
“没有没有,林丽红同志。”
“那你为什么不让我帮你?”
李俊解释道:“这不是没有必要嘛,我去救助站挺好的,不用帮忙。”
“真的吗?我不信,救助站那个地方人越来越多,物资越来越紧张,那里不仅天天有人生病,甚至病死,还经常有人打架闹事,不是那么好干的。”
“嗯,我知道,不过我还是想试试,如果我干不下去了,再来找你帮忙好不好,林丽红同志?”
林丽红惊喜地问道:“真的?”
“真的,如果我干不下去,我也想跑啊。”
李俊连忙确认是真的,不然都不知道怎么才能跑得了了。
林丽红有些高兴了,说道:“好,那说好了,到时候你来找我。”
“嗯,说好了,我先走了啊。”
说完没等林丽红反应过来,李俊转身就走了。
交道口街道的救助站离街道办不远,就在雨儿胡同的值年旗衙门,往东走几百米就到了。
这以前是一个衙门,历史有点久了,已经两百多年了。
当年是值年旗大臣及其下属办公的地方,正门向南,建筑前后四进,共有房屋四十楹,也就是40间房。
从去年年底,也就是1958年年底,被改成了救助站,收容全国各地来京城逃荒的人员。
当然也不是所有逃荒者都可以被收容进救助站。
到了救助站外面,他也没有进去,只是在外面站着,透过大门看着里面的情况。
从外面看去,这个院子已经很破旧了,大门已经不能用破旧来形容了,因为两张门板都已经破了一个大洞,也不知道是炮打的还是枪打的,狗都能钻进去了。
房子的房顶很多地方都长了草,夏天下暴雨肯定到处漏水,到了冬天房顶还有倒塌的危险。
时不时有人进出,但基本都是小孩或者老人,没看到几个青壮年。
救助站的救助是有条件的。
首先必须是带有介绍信的外地人,而且必须是确实没地方可以去的,如果有亲戚朋友,一般还是建议去投奔亲戚朋友。
其次是老弱病残孕为主,青年人一般是不收容救助的。
救助站是福利性质的,是政府对百姓的救济,有劳动能力的人一般都是要求自力更生。
不过这一条在执行过程中很难严格执行到位,因为现在工作数量太少,青黄你按就算有劳动力,他也没地方劳动不是?
而如果不管他们,让他们在社会上游荡,会造成更大的治安风险。
治保委巡逻队干的就是这个事,事实上就是巡逻队疲于奔命,还经常面临危险,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很多救助站对一些有劳动力的青壮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三就是救助站的救济是有期限的,一般不超过九十天,一方面因为涌入京城需要救助的人越来越多,而救助站分配的物资非常有限,没有办法长时间救济。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有条件的人另谋出路,如果无限期救济,会让很多有条件的人也选择躺平,继续在救助站里接受救济,而不是出去闯荡。
人性就是如此,如果你不逼一把,很多人当然会选择留在救助站里。
毕竟在救助站至少还能吃到东西,而在外面他们可能就要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