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府的档案库,位于府衙深处一个独立、僻静且常年阴凉的院落。青砖垒砌的房屋,厚重的木门上挂着巨大的铜锁,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墨锭与淡淡霉味混合的独特气息。这里存放着京兆尹府历年经办的大小案件卷宗,其中一些尘封的,或许永远不见天日。
京兆尹亲自领着林小满前来,屏退了所有书吏杂役,只留下一个绝对可靠的老库管。沉重的木门被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呻吟,仿佛惊扰了沉睡多年的时光。
库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高处的气窗斜射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柏木架子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用牛皮绳捆扎、贴着泛黄标签的卷宗,如同沉默的士兵,守卫着过往的秘密。
“姑娘,关于玉妃娘娘案的卷宗,以及当年涉及此案的相关人员(主要是太医、宫人)在宫外的记录,都在最里面那个标注‘甲柒’的架子上。”京兆尹指着深处一个角落,压低声音道,“下官……就在外面等候,姑娘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唤我。”
他实在不敢离那些卷宗太近,仿佛那上面附着什么不洁之物。
林小满点点头,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行,大人您去忙吧,我自己看看就行。”
京兆尹如蒙大赦,赶紧退了出去,还贴心(或者说害怕)地将库房门虚掩上。
偌大的档案库,顿时只剩下林小满一人。她非但不觉得阴森,反而有种进了宝藏库的兴奋感。
“甲柒……甲柒……”她嘴里念叨着,凭着【强身健体丸】改善后的视力,在昏暗中轻松找到了目标架子。那里堆放的卷宗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厚,灰尘也更重。
她随手抽出一捆,解开牛皮绳,厚重的卷宗摊开在专门阅览的长条木案上,扬起的灰尘让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咳咳……这项目管理,还得兼任考古学家……”她一边吐槽,一边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卷宗记录的是玉妃暴毙后,宫内最初的勘查和太医的会诊记录。言辞官方,语焉不详,只说是“突发恶疾,药石罔效”。
林小满立刻启动了【微表情分析术(高级)】。她的目光不再仅仅是阅读文字,而是如同扫描仪一般,分析着书写者的“笔迹微表情”。
“笔迹圆滑,转折处毫无滞涩……”她指尖划过一行描述玉妃平日“凤体康健”的字,“下笔流畅,毫无压力,写这话的人,要么毫不知情,要么……就是在例行公事,内心毫无波澜。”
她又翻到太医联名签署的诊断书。几个太医的签名挤在一起,字迹大多工整,但其中一个姓刘的太医,签名最后的笔画,有一个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顿挫和回勾。
“这个刘太医……”林小满眯起眼睛,“签名时犹豫了?心虚?还是……被迫签署?”
她放下这份卷宗,又拿起另一份,是当时几位近距离伺候玉妃的宫人的问询记录。记录上官腔十足,宫人们的回答也像是统一过口径,无非是“娘娘当日一切如常”、“未曾接触可疑之物”。
但林小满注意到,在描述玉妃临终前症状时,一个宫女提到玉妃曾“辗转反侧,直呼口渴,想用些冰镇的蜜水”。记录者似乎觉得这只是寻常症状,一笔带过。
“极度口渴?想喝冰镇蜜水?”林小满心里一动。这症状……似乎有点特别。
她继续翻阅,找到了当年负责玉妃饮食的尚食局部分记录抄本(能从宫里弄出来这些,京兆尹也算是煞费苦心了)。记录显示,玉妃暴毙前一段时间,饮食并无特殊,只是格外喜欢一种江南进贡的“金丝蜜枣”。
蜜枣……蜜水……都与“蜜”有关?是巧合?
林小满沉吟片刻,决定动用她的“核心技能”来验证一下猜测。她对着那份记录玉妃口渴想喝蜜水的证词,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道:
“我看这宫女说的肯定不是实话,玉妃死前根本不想喝蜜水!”
话音落下,库房内静悄悄的。卷宗当然不会跳起来反驳她。
但林小满却感觉自己的灵觉似乎被触动了。她再次看向那行记录时,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那个宫女在说这话时,眼神闪烁,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的模样。
“反向预言”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似乎强化了她【微表情分析术】的直觉,让她更加确信,这个“口渴想喝蜜水”的细节,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精神大振,如同找到了线头的侦探,开始更加专注地搜寻所有与“蜜”相关的记录。
终于,在一份被压在箱底、几乎被遗忘的,关于先帝晚年日常用度的流水记录残本中,她发现了一条极其隐晦的信息:
【某年某月某日,江南贡品至,内有‘金丝蜜枣’十匣,依例分赐各宫。其中,玉妃娘娘处两匣,皇后娘娘处……三匣。】
记录到此为止,后面似乎被撕掉了。
皇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太后!
玉妃两匣,皇后三匣。这本身没什么,皇后份额多些也正常。
但林小满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
玉妃喜食蜜枣。
玉妃死前极度口渴,想喝蜜水。
蜜枣和某种东西结合,会不会产生毒素?或者,蜜枣本身就是某种毒物的“药引”?
而当时身为皇后的太后,恰好也分到了蜜枣,而且份额最多!如果蜜枣有问题,她为什么没事?是她没吃,还是……她早就知道什么?
一个大胆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
她想起京兆尹提到的“牵扯太后”。难道……是利用玉妃喜食蜜枣这一点,在蜜枣中做了手脚?而身为六宫之主的皇后,拥有足够的权力和机会做到这一点!动机?自然是争宠!玉妃当时圣眷正浓,威胁到了皇后的地位!
林小满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她好像……触摸到了一个被掩盖了多年的、极其可怕的真相!
她需要更多证据!更直接的证据!
光靠这些间接的卷宗记录,以及她的“反向直觉”和微表情分析,还不足以定论,更不足以撼动那位高高在上的太后。
她还需要找到那个关键的“物证”——某种能够证明蜜枣与玉妃之死直接关联的东西,或者,找到当年知情、并且愿意(或被迫)开口的“人证”!
她将卷宗仔细地按照原样捆好,放回架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猎物般的光芒。
“项目难点已明确,”她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挑战性的微笑,“核心疑点锁定:蜜枣。关键干系人:太后。下一步,寻找关键证据链!”
她推开档案库的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等候在外的京兆尹立刻迎了上来,紧张地看着她。
“林姑娘,如何?可有什么发现?”
林小满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人,当年经手江南贡品,特别是‘金丝蜜枣’的宫人,尤其是尚食局和皇后……哦不,是太后娘娘宫中的旧人,如今……还能找到吗?”
京兆尹的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