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庙的横梁上还缠着半盏松明灯,阿武见沈青梧回来,忙从怀里掏出个温热的红薯,外皮烤得焦黑,还冒着丝丝热气:“小姐,我在棚户区张婶那儿换的,您快趁热吃,垫垫肚子。”
沈青梧接过红薯,指尖触到滚烫的外皮,却没心思剥。
她将怀里的铁盒放在庙中央的石板上,月光透过破庙的窗洞洒下来,刚好落在电报和账本上。阿武凑过来,小脑袋歪着,手指点在账本上“松井”两个字上,声音压得极低:“小姐,这个是不是杀了咱们全家的坏人?”
“是。”沈青梧点头,指尖划过电报上的数字,眉头紧锁——23-15-7、18-9-22,这串密码没有密钥根本无法破解,可父亲没留下任何字典,该从哪里入手?
就在这时,视网膜突然亮起红光,系统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触发主线任务‘破译电报部分内容’,任务要求:结合现有信息解读3个关键字符,任务奖励:‘密码字典(初级)’,是否接受?”
“接受。”沈青梧立刻应声。
红光瞬间覆盖电报,系统自动将重复出现的数字标红,还跳出账本里对应的页码:“检测到账本第15页‘码头’、第22页‘军火’字样,可尝试字符与汉字的关联解析。”
沈青梧翻到账本第15页,“码头”两个字的笔画数刚好是23画;再翻到第22页,“军火”是18画。她心头一动,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算——23-15-7,23是“码”、15是“头”、7是“交”,连起来就是“码头交接”;18-9-22,18是“军”、9是“火”、22是“运”,合起来正是“军火运输”!
“解开了!”阿武凑在旁边看得真切,兴奋得差点拍手,又赶紧捂住嘴,“原来‘货’指的是军火!那松井是不是想抢这批军火?”
沈青梧没说话,指尖继续往下翻账本。当看到“沈家商铺掩护鸦片运输”的记录时,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父亲不仅在给抗日力量转运军火,还在暗中调查松井的鸦片交易,这恐怕才是灭门案的真正原因。
“小姐,你看这里!”阿武突然指着账本最后一页的地图,“这不是咱们家在吴淞口的那个货栈吗?上面画着个红圈,好像是交接的地方。”
沈青梧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地图上红圈的位置,正是她从黑市听说的日军“物资”交接点。她突然想起顾晏辰说过的话——松井每周三都去艳春楼,或许能从那里找到更多关于军火运输的线索。
“阿武,”沈青梧把电报和账本塞进铁盒,小心地藏进破庙的砖缝里,“明天你去同福里茶馆盯着,看看有没有戴礼帽的男人出现,记住,千万别暴露自己。”
阿武用力点头,把怀里的小刀掏出来握在手里——那是沈青梧奖励他的,此刻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小姐放心,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沈青梧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微微一暖。她摸了摸阿武的头,又想起王伯的叮嘱,指尖下意识按住左手腕的疤痕——青帮已经在找“左手有疤的女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更小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