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门、各地农科所拿到相关数据后,一时间全都炸开了锅——连续两年亩产700斤的水稻,简直是突破性的成果。
中央收到赵副省长提交的详细报告,很快一锤定音:“搞!还要大力支持,”
但具体怎么搞,各方却有了分歧。
最终农业部门提出方案:先在鄂省全面推广,同时在南方、北方分别设立试验田,综合各地数据后,再决定是否在全国铺开。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几个月,审查、调研、拉锯不断,直到开春在即,方案才终于初步敲定——再拖下去,就赶不上春耕了。
张浩一拿到红头文件,立刻把赵副省长找来:“老赵,该你大显身手了。”
赵副省长却摆摆手:“我就不去一线盯着推广了,得去看看那些耕地机,琢磨着怎么改进改进——总不能让好种子卡在农具上。”
“行,那咱们分头行动。”
张浩点头,眼里闪着光,“春耕前,务必把种子、技术指导都落到实处。”
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这场硬仗,必须打赢。
不过张浩还是否定了他的提议:“老赵,我是技术出身,农机那边还是我去盯更合适。你去一线,重点盯着技术员们指导农民——怎么催芽、怎么下种,这些细节不能出岔子。”
“成,有你张省长出马,肯定没问题。”赵副省长笑着应下。
“切,少来这套。你刚的话不就是套路我,当我没明白。”张浩笑骂一句,心里却盘算着另一桩事。
“看破不说破,友谊才能长久。”说着老赵就出门了。
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他却突然想起了贺晴的事。
坐在办公室里,张浩仔细琢磨:贺晴跟着自己十多年,从冀州到鄂省,确实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孩子常年见不到妈妈,想想也实在委屈她了——以前总想着身边离不开人,现在看来,是自己太自私了。
他去找杨书记商量,杨书记摆了摆手:“这事儿我没意见。你那个秘书小丁就不错,跟你这么久,能力够,又是你从河北带过来的,让他接贺晴的活儿,绰绰有余。”
得到支持,张浩心里有了底。他打了几个电话沟通,把贺晴的安排捋顺了,才喊:“贺晴,过来一下。”
贺晴连忙快步进来:“浩哥,啥事?”
张浩看着她,恍惚间想起初见时,她还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如今已是中年妇女。“哎,岁月不饶人啊。”他不禁感叹。
贺晴莞尔一笑:“咋了?突然这么感慨,我还没老到动不了呢。”
“贺晴,你现在是副处,”
张浩正色道,“我已经跟杨书记申请了,给你提正处。流程走完,你就回京城吧——那边给你安排了对口的岗位,离家近,能多陪陪孩子和老人。”
“啊?”贺晴愣住了,眼里满是意外,随即涌上一股热流,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
“贺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亏欠你的地方。”
张浩语气诚恳,“按你的资历和能力,早就该提正处了,是我总想着身边离不开人,把这事儿耽搁了,该跟你道个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给你申请了几个去向。第一个是回冀州咱们的老地方,直接去一个县担任领导职务,你在那边熟门熟路,不用适应期,那边也已经同意了,很欢迎你回去。”
贺晴认真听着,没插话,眼里却泛起了光。
“还有一个是去京城,”
张浩接着说,“一个是街道办主任,级别正好对应;另一个是京城某区的办公室主任。你慢慢琢磨,不用急,还有几天时间考虑。”
他看了看表:“我得去农机厂看看周琦和雨水那边的进展,你自己先想想,过两天给我答复就行。”
贺晴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发颤:“谢谢浩哥。”
张浩摆了摆手,起身往外走,心里也松了口气——总算能给这个跟着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一个妥当的安排了。
张浩带着丁一军来到拖拉机厂,谁都没提前通知。丁一军去门岗登记后,两人径直往里走,直接找到了周琦。
周琦一见他们,满脸惊讶:“咦,学弟,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张浩笑着说。
周琦眼睛一亮,拉着他就走:“正好你来了,跟我来,有好东西给你看!”
“咋了?”张浩跟着她往车间走,心里泛起好奇。
一进车间,张浩顿时愣住了,指着一台机器脱口而出:“我靠,这他妈是履带吧?学姐,你这搞的什么东西?”
“怎么样?”周琦一脸得意,“小型履带式拖拉机,60匹马力,V4缸的。”
张浩拿起旁边的文件夹,翻看着各项数据,忍不住赞叹:“嚯,学姐可以啊。这定位是啥?”
“水陆两栖!”周琦解释道,“特别适合咱们这边潮湿多水的田地,下去绝对不陷车,我们做过好多次实验了。”
张浩起初确实挺惊喜,但琢磨了一会儿,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他不好直接泼冷水,怕打击周琦的积极性,可又觉得不说不行。
“学姐,你这履带是铁做的吧?”
他先绕了个弯,“这就增加了车的重量。要是能用橡胶可能更好,不过咱们的橡胶技术还没到能做履带的程度,还得再试验。其次吧……”
周琦看出他有顾虑,一巴掌拍在他胳膊上:“少啰嗦,有话直说,不用顾及我。”
“哟,周总工格局挺大,不怕被批评啊?”张浩打趣道。
周琦轻哼一声:“你以为呢?”
“行,那我直说了。”
张浩收起玩笑的神色,“第一,这玩意速度不快吧?跟轮式的比,速度是不是差远了?第二,它只能干耕地、旋田、开沟这些活儿吧?”
周琦疑惑地盯着他:“农耕不就需要这些吗?”
“学姐,那我问你,”张浩看着她,“这玩意在旱地,比不上小四轮,你承认吧?”
“嗯,旱地确实比不上。”周琦点头。
“那要是在水稻田,”张浩继续说,“用船式的会不会更好?履带虽然不陷车,但重量摆在那儿,对水田的碾压会不会更厉害?船式的浮力大,说不定更灵活。”
周琦愣了一下,低头琢磨起来,半晌才抬头:“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我回头再琢磨琢磨。”
“别琢磨了,”
张浩笑着说,“正好我带来点资料,是关于橡胶履带和船式拖拉机的,你看看能不能参考。”
丁一军连忙从包里拿出文件递过去,周琦接过来翻了几页,眼睛越来越亮:“行啊你,学弟,果然没白来!”
“不过你今儿来,就是专门看我笑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