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站在军事学院的操场上,有些不自在地整理着新领到的训练服。这位曾经只与报表和数据打交道的监察处长,如今主动申请成为军事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员。
《论持久战》的思想深深震撼了他,陈烬的演讲更是让他幡然醒悟。他意识到,真正的科学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第一天的战术课上,教官讲解运动战原则,林枫听得格外认真。但当教官提问时,他却习惯性地用数据和分析来回答。
“根据计算,在这种地形上行军速度会降低百分之十五,补给线会延长二十里...”林枫滔滔不绝。
教官打断他:“林学员,战场上没有绝对的数据。你说的情况,一个有经验的老兵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办。”
学员们窃笑起来。林枫面红耳赤,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分析问题”上被人质疑。
但他没有气馁。课后,他主动找到教官:“请问,如何才能获得那种‘一眼就能判断’的能力?”
教官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语气缓和下来:“很简单,多走、多看、多问。数据是死的,战场是活的。”
从那天起,林枫开始了他的转变。他不仅上课认真,还主动要求跟随巡逻队出勤,到最前线观察敌情。
一次,他随凌羽的游击小队执行侦察任务。看着凌羽如何通过脚印判断敌军数量和方向,如何通过炊烟推测开饭时间,林枫大开眼界。
“这些...都能用数据记录下来,找出规律。”林枫喃喃自语。
当晚,他熬夜整理观察记录,开始尝试建立敌军行为预测模型。但这次,他的数据不是来自报表,而是来自实地观察和经验总结。
“曹军运输队一般在清晨出发,午间休息两个时辰。”
“他们的巡逻路线每隔三天会轮换一次。”
“遇到雨天,他们会推迟出发时间...”
林枫的模型越来越完善。一天,他鼓起勇气向凌羽提出建议:“根据我的分析,明天晌午曹军运输队会经过黑风峪,那里地势险要,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凌羽仔细看了林枫的分析,惊讶地发现这个书生得出的结论与自己凭经验判断的几乎一致。
“好,就按你说的办!”凌羽当即决定。
次日,游击小队在林枫建议的地点设伏,果然成功截获一支曹军运输队,缴获大批粮草。
捷报传来,军事学院沸腾了。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被嘲笑“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竟然真的能指导实战。
林枫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虚。他开始深入研究曹军将领的用兵特点、部队的行军规律、后勤的补给模式。
他发现曹军名将于禁用兵谨慎,喜欢步步为营;乐进则勇猛急躁,常贪功冒进。不同将领带兵,其部队的行军速度、扎营方式甚至炊烟数量都有规律可循。
林枫将这些发现整理成册,加上详细的数据分析,提供给各级指挥官参考。
更可贵的是,他运用卓越的逻辑分析能力,开始优化赤火军的后勤体系。他设计的粮草调配方案,使运输效率提高了三成;他改良的装备配发制度,让前线部队总能及时获得补给。
韩澈在一次演习后由衷赞叹:“林先生的分析,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
石锁也拍着林枫的肩膀:“老林,以前觉得你是个书呆子,没想到你这脑子真管用!”
林枫微笑着,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再是那个脱离实际的数据官僚,而是成为了帅才的“大脑”,用科学分析为军事决策提供支持。
从数据到战场,林枫完成了一次蜕变。而赤火军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战略情报分析与后勤优化专家,变得更加难以战胜。
曹军大营,牛金面色铁青地听着斥候的回报。案几上,散乱地放着十几份来自不同粮队、哨所的遇袭报告。
“游击骚扰?打完就跑?”牛金冷笑一声,他并非纯粹的莽夫,能在徐晃麾下担任部将,自有其能耐。“贼寇伎俩!以为如此便能阻我王师?”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羊皮地图前。地图上,赤火谷的大致方位被标注出来,周围地形险峻,山路错综复杂。
“将军,”一名幕僚小心进言,“贼寇据险而守,又善使诡计。我军若贸然深入,恐中埋伏。不如固守要道,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牛金猛地回头,目光锐利,“丞相大军正在河北鏖战,我等岂能在此与一伙山贼空耗粮草?彼等骚扰,正说明其心虚力弱,不敢正面抗衡!此乃疥癣之疾,正需雷霆手段,一举铲除!”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他们不是能躲吗?那我就直捣其巢穴!传令:集结我部所有兵马,步卒两千五,骑兵五百,另征发民夫千人押运粮草辎重。此次进剿,不分主次,凡遇抵抗,格杀勿论!我要让这群山贼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诡计都是徒劳!”
牛金的战略清晰而强硬:以力破巧,中心开花。 他计划以主力沿相对好走的官道快速推进,直扑赤火谷疑似方位。
他判断,只要找到对方老巢,凭借优势兵力进行正面决战,必能一战定乾坤。
对于可能的骚扰,他命令前军派出大量斥候,扩大侦查范围,左右两翼加强戒备,中军和后队保持紧凑,不给敌人可乘之机。这是一副标准的、稳扎稳打的“官军剿匪”架势。
赤火谷,军事指挥室。
陈烬、赵将、韩澈、雷豹、石锁、秦狼等核心军事成员齐聚,气氛凝重。沙盘上,已经插上了代表牛金军主力、前锋、两翼的蓝色小旗,其进军路线和目标清晰可见。
“牛金这是阳谋。”赵将沉声道,“不顾骚扰,直扑我方腹地。若被其找到谷口,正面强攻,我们压力会非常大。”
“他的布置没有大漏洞。”雷豹补充道,语气带着职业军人的审慎,“斥候前出,两翼警戒,队形紧凑。我们的游击小队很难再取得之前那样的战果,强行袭扰可能会付出代价。”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陈烬。
陈烬却看向一直沉默地盯着沙盘的韩澈:“韩澈,如果你是牛金,你会怎么想?”
韩澈抬起头,眼神专注:“他会认为我军不敢正面决战,只会骚扰。他会急于求成,想尽快找到并摧毁我们。他的优势是兵甲和正面战力,他的劣势是地形不熟、补给线长、以及……急躁。”
“不错。”陈烬点头,“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地利、人和、以及……他知道我们不敢正面决战。”韩澈的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我们可以利用他的判断。”
他拿起代表赤火军的小红旗,开始部署:
“第一步,骄敌、诱敌。”他将几面小红旗零星撒在牛金军来路上,“凌羽的游击小队继续行动,但改变策略。袭扰强度降低,装作在其严密防备下难以得手,偶尔遗弃些破旧武器、灶具,伴装慌乱撤退。要让他觉得,我们的骚扰无力了,被他吓退了。”
“第二步,示弱、导引。”他又将几面小红旗放在一处名为‘落鹰涧’的险要山谷入口,“石锁将军,你率一部精锐,在此处‘偶然’被其前锋发现,然后与之‘激战’一番,‘不敌’败走,退入涧中。败得要像,要让他觉得咬住了我们主力的一部,急于追击歼灭。”
“第三步,绝杀。”韩澈的手势变得有力,将大部分红旗悄然移动到落鹰涧的两侧高地及出口后方,“牛金若追入落鹰涧,其队伍必拉长,地形将其优势化为劣势。我军主力提前秘密运动,抢占一切制高点,并以精锐堵死涧口。届时,瓮中捉鳖!”
他最后总结道:“此计划核心在于:顺从敌人的判断,强化他的错误,最终在我们自己选择的时间、地点,以我们的方式,进行决战。”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随即,赵将缓缓点头:“计划大胆,但环环相扣,可行。”雷豹也表示认可:“利用了牛金的心理和地形,是好策略。”
陈烬最终拍板:“好!就以此策应对。此战,由韩澈全权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