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来的信使,\"老道抚着胡须笑,\"等你很久了。\"
青鸟忽然振翅飞起,绕着她的头顶转了三圈,化作一道青光钻进丹房的窗棂。魏梦笙跟进去时,正看见青光在墙上聚成个模糊的女人影子,眉眼像极了母亲林秀兰年轻时的模样。
\"笙儿...\"墙上的影子开口时,声音带着山涧流水的清响,\"别嫌娘这些年不露面,仙凡有别,娘若常来看你,会折损你的福寿。\"
魏梦笙的眼泪突然涌上来,攥着衣襟哽咽:\"妈,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西南蜀地,到底为什么......\"
\"你掌心的纹路早把答案写好了。\"影子抬手抚过她的眉心,带来一阵沁凉的暖意,\"当年我从昆仑下来历劫,就是被这蜀地的水土留住过。你八字带华盖,本就该在道脉兴盛处扎根。你看这玉皇观的地气,是不是比鹭岛的海风更合你的心跳?\"
丹房的药架上摆着排陶瓮,其中一个贴着\"青鸟涎\"的标签,瓮口飘出的香气竟和母亲留在老照片里的气息一模一样。魏梦笙忽然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总用指尖蘸着什么清凉的液体抹她的额头,那时窗外总有只青鸟停在桃树上。
\"郑允执这孩子,命里带火,正好能暖你这水命。\"影子的轮廓渐渐淡下去,\"他母亲那边,你莫担心,阮老师是面冷心热,等她见了你待允执的真心,自会明白。\"
\"可是我......他真是那个年龄身高学历都和我差不多的人吗?\"魏梦笙还想再说什么,却见青鸟从窗棂里飞出来,嘴里衔着片玉兰花瓣,轻轻落在她的发间。花瓣触到头皮的瞬间,无数画面涌进脑海——母亲在昆仑瑶池边喂养青鸟,自己襁褓里裹着的蜀锦,老道士在她幼时批命时写下的\"坤位得度\"......
\"姑娘,喝杯老君眉吧。\"老道把茶盏递过来,茶汤里浮着片金黄的桂花,\"道心本就藏在俗事里,你看这茶树,离了水土活不成,离了风霜也结不出好芽。樟树城这地方,有你的水土,也有你的风霜。\"
魏梦笙接过茶盏,指尖刚触到杯沿,就听见前殿传来郑允执的咳嗽声。她往丹房外走时,老道忽然在身后说:\"三日后观里有场法事,若姑娘得闲,可来看看。\"
回到三清殿时,郑允执正揉着眼睛醒转,看见魏梦笙就嘟囔:\"刚才做了个怪梦,梦见有团暖风围着我转,像我妈在摸我头似的......\"话没说完,他忽然指着老道,\"这位道长......我们刚才见过吗?\"
老道正往香炉里添新的檀香,闻言回头笑:\"年轻人睡糊涂了,咱们这是头回见呢。\"阳光从殿门斜照进来,在他身后的青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影子的袖口处,竟有只小小的青鸟剪影在扑翅。
\"你在看啥呢?\"郑允执碰了碰魏梦笙的胳膊问,\"刚才是不是刮风了?我咋觉得头发都飘起来了。\"魏梦笙指着檐角,鸟儿早已没了踪影,只有铜铃还在轻轻摇晃。她忽然想起母亲留的纹饰样,帕子上的青鸟也是这般模样,翅膀尖总沾着点金粉。
魏梦笙摸了摸发间的玉兰花瓣,忽然觉得心里那块秤来秤去的石头落了地。她望着殿外飘着的檀香,轻声对郑允执说:\"允执,我想在多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