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某县调研时,祁同伟看到卫生院的药剂储存条件达标,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用药流程,患者都能顺利拿到药,心里很是放心。他对卫生院院长说:“要继续做好患者的跟踪服务,有任何用药问题,及时反馈给陆氏和上级部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院长连忙点头:“您放心,我们每天都会记录患者的用药反应,每周都会汇总上报,绝不会让患者因为用药问题受委屈。”
此时,海外临床实验也顺利启动。在西洲某医院的临床实验中,首批10名患者用药后,效果与国内患者基本一致,没有出现特殊的不良反应。医院负责人在采访中说:“这款新药的疗效超出预期,相信未来能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消息传到国内,网友纷纷点赞:“中国创新药越来越给力了!不仅能治好国内患者,还能帮到海外患者”“期待抗癌药早日出口,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实力”。
陆云看到这些反馈,心里满是感慨。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创新药的价值,不在于有多高的利润,而在于能帮多少患者摆脱病痛;企业的担当,不在于有多响亮的名声,而在于能为民生做多少实事。陆氏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更多企业、更多人,为民生健康发力。”
夜幕降临,陆氏制药的研发中心依旧亮着灯,研发团队正在攻克针对胰腺癌新药的最后一道难关;各省市的医院里,医护人员还在为患者监测用药反应,记录康复情况;海外的临床实验医院里,医生正在认真整理实验数据,期待着更多好结果。
远处,城市的灯火璀璨,每一盏灯的背后,都藏着患者对康复的期待,藏着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守护,藏着企业和政府对民生的担当。所有人都清楚,抗癌新药的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守护民生健康的新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好药问世,还会有更多患者摆脱病痛,迎来新生。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百叶窗,洒进陆云的办公室,几位来自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就已等候在外,手里抱着厚厚的汇报材料,准备汇报抗癌新药上市后的相关情况。
陆云坐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汇报开始。卫健委的同志率先开口:“目前全国已有12万癌症患者用上新药,90%患者反馈疗效明显,基层医院的用药配送也基本到位,没出现大面积断供。”
陆云一边听,一边翻开手中的用药数据报表,目光在“基层用药覆盖率”那栏停留许久,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下——报表显示西部某省基层覆盖率达95%,但他此前收到的群众留言,却提到当地部分乡镇卫生院没药。
市场监管局的同志接着汇报:“我们已完成3轮全国性药品抽检,共抽检药剂8000多支,合格率100%,没有发现质量问题,也没查到私自加价、倒卖药品的情况。”
陆云点点头,没立刻说话,而是翻到另一份“患者满意度调查”,指着其中“偏远地区满意度82%”的数据问:“这个满意度是怎么统计的?是电话回访,还是实地调研?有没有排除重复统计的情况?”
汇报的同志愣了一下,连忙回应:“主要是电话回访,部分地区委托当地卫健委协助统计,重复统计的情况应该没有,但实地调研确实没做到全覆盖。”
陆云没再追问,只是让秘书把“西部某省基层用药覆盖率核实”“偏远地区患者满意度实地调研”这两项记下来,字迹工整地写在工作台账上,旁边还画了个红色的圈,标注“优先处理”。
接下来,发改委的同志汇报了抗癌新药的产能与原料供应情况:“陆氏新增的5条生产线运转正常,每月30万支的产能能满足需求,原料供应商也都按协议供货,没出现涨价、断供的情况。”
陆云翻着原料供应清单,目光扫过几家省内原料企业的名字,想起之前有企业试图涨价的事,随口问了句:“之前想涨价的那两家企业,现在供货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再提不合理要求?”
“没有了,自从上次发改委约谈后,两家企业一直按协议供货,价格也没变动,我们每月都会跟进他们的生产情况,没发现异常。”发改委的同志连忙回答。
陆云依旧让秘书记录:“后续持续跟踪这两家企业的供货情况,同时排查其他原料企业,防止出现集体涨价的苗头,确保原料供应稳定。”
所有同志汇报完毕后,都等着陆云做指示,办公室里一时有些安静。陆云却只是合上报表,对他们说:“今天的汇报内容,秘书已经都记录下来了,你们先回去,后续有需要补充的,会再联系你们。”
众人虽有些意外——以往汇报后,陆云总会及时给出明确指示,这次却格外谨慎,但也没多问,起身收拾好材料,陆续离开了办公室。
等人都走后,陆云把秘书叫到面前,指着台账上标注的几项内容,语气严肃:“这三件事,你立刻组织专人下去核实,一定要实地调研,不能只听当地部门的反馈。”
他先指着“西部某省基层用药覆盖率”:“派两个人去该省的乡镇卫生院,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看看是不是真的有95%的覆盖率,有没有患者想用药却拿不到的情况,把真实数据报给我。”
接着又指向“偏远地区患者满意度”:“让调研人员多找些患者和家属面对面聊,问问他们用药是否方便、医护人员服务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乱收费的情况,满意度数据要重新统计,确保真实准确。”
最后,他提到原料企业:“再派一组人,去那两家曾想涨价的原料企业,实地查看他们的生产车间,了解他们的成本情况,看看有没有暗中缩减产能、囤积原料的可能,同时也问问其他原料企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