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课堂留一手”,陆云推出“双盲听课”制度:随机抽调老师去其他学校听课,听课前不提前通知,听完后直接给课堂内容打分,重点检查“是否讲清重点、是否覆盖知识点”;同时,每学期组织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匿名评价,评价不合格的老师,暂停授课资格,参加培训后重新考核,考核不过关的调离教学岗位。
在京州某中学的“双盲听课”现场,听课老师发现,语文老师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讲得条理清晰,还结合多篇例文拓展,学生们听得认真,笔记记得详细。“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不用再去补习班。”听课老
师在评分表上打了满分。
陆云还要求,各学校每学期末要向家长公开“教学内容清单”,详细列出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避免被补习班误导。“家长的钱要花在刀刃上,孩子的时间更宝贵,绝不能让‘课堂放水、课外圈钱’的歪风邪气坑了孩子。”他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说。
一系列铁腕整治,让汉东的教育风气焕然一新。家长们的负担轻了,不用再熬夜陪写作业、四处找补习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高了,课堂上能学懂,课后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家长给教育厅寄来感谢信:“现在孩子回家不用找我们问作业,自己就能完成,还说老师上课讲得特别清楚,再也不用去补习班了,谢谢陆书记为我们办实事!”
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整治后,家长对“家校责任划分”的满意度从35%提升到92%,学生参加学科类补习班的比例从70%下降到20%,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度达到了100%。不少外地家长听说后,纷纷打听如何把孩子转到汉东上学。
年底,陆云去各地学校调研,看到的都是一派新气象:课堂上,老师讲得认真细致,学生听得专注投入;课后,孩子们在操场玩耍、在图书馆看书,再也不用背着书包赶去补习班;家长们接孩子放学时,脸上少了焦虑,多了笑容。
在京州实验小学门口,陆云碰到之前写来信的家长,对方一眼就认出了他,激动地说:“陆书记,太感谢您了!现在孩子作业不用我们管,上课学的内容也都能掌握,我们终于能有自己的时间了。”陆云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教育的责任,本来就该学校扛起来,不能推给家长。”
回到省委,陆云在笔记本上写下:“教育是良心活,既要教知识,更要守规矩。家校各司其职,老师认真教,家长放心托,孩子才能快乐学。”他知道,教育整治不会一蹴而就,未来还要持续监督、完善制度,但只要守住“以生为本”的初心,汉东的教育一定能越办越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公平、优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新的一年,陆云计划在全省推广“家校协同育人指南”,明确学校该做什么、家长该配合什么,既不让学校独断专行,也不让家长过度参与;同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评选“责任教师标兵”,树立正面典型。在他的推动下,汉东的教育正朝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育人”的目标,稳步迈进。
新年刚过,陆云就带着教育厅的工作人员,去京州各中小学走访。在一所小学的校门口,几位家长正围着讨论,看到陆云走来,主动上前搭话:“陆书记,自从不让家长批改作业、严查补习班后,孩子放学回家再也不抱怨学习累了,还主动给我们讲课堂上学的趣事呢!”
陆云笑着坐下,和家长们聊起来。有位家长说:“以前每天下班,就得盯着孩子写作业、查错题,周末还要送他去补习班,一家人都搞得很疲惫。现在好了,老师上课讲得细,作业在学校就能完成大半,周末能全家出去玩了。”陆云点头:“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学校尽到教书的责,家长做好陪伴的事。”
走访中,陆云发现,虽然“家校错位”和“课堂留一手”的问题解决了,但部分学校又出现了新情况:为了追求成绩,减少了体育课、美术课,把时间都用来上语文、数学。在一所中学,陆云看到课程表上写着每天一节体育课,可实际去操场一看,只有零星几个学生,教室里却都在上课。
“课程表不能成‘摆设’!”陆云立刻把校长叫来,语气严肃,“之前强调过,素质教育和成绩不矛盾,少了体育、艺术课,孩子只会越学越死板。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教育厅会派督查组不定期抽查,发现违规的,校长先问责。”
校长红着脸认错:“是我们急功近利了,马上调整,保证每节课都按课程表上,绝不挤占音体美课时。”当天下午,这所中学就恢复了正常课程,操场上重新响起了孩子们的笑声,美术教室里也传来了画笔摩擦画纸的声音。
为了让课程表“落地生根”,陆云让教育厅制定“课程落实双查制度”:一是查学校的实际授课记录,和课程表比对;二是查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是否按要求上课。每周汇总一次督查结果,对违规学校进行全省通报,连续三次上榜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制度推行后,全省中小学的课程执行情况明显好转。汉东教育厅的统计显示,音体美课程的实际开设率从之前的65%,提升到了98%。在云山县的一所小学,陆云看到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学跳绳、踢毽子,在美术课上画家乡的雪景,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以前总觉得学习就是读书写字,现在发现,画画、运动也很有意思!”一个小男孩拿着自己的画,骄傲地对陆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