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室的灯光渐暗,新曲的样带在反复播放中,旋律里的和声与乐器交叠,像一条流动的河。边伯贤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那是他们和aespa、粉丝们共同“编织”的音乐脉络,每个起伏都藏着一段故事。
“我看差不多了。”金亨锡摘下耳机,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后的轻松,“这首曲子肯定能打动很多人,尤其是里面那些意外的惊喜。”众人纷纷点头,朴灿烈伸了个懒腰:“接下来就等混音和后期了,我都迫不及待想让粉丝听到成品。”
这时,边伯贤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公司高层打来的电话。挂断后,他脸上带着几分惊喜:“有个好消息!国内一家知名音乐平台邀请我们去中国参加音乐交流活动,还特意提到了这首新曲,说想让我们现场分享创作过程。”
“真的吗?”宁艺卓眼睛一亮,“我一直想去中国参加音乐节,听说那边的粉丝特别热情!”柳智敏也笑着点头:“这是个好机会,能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音乐,还能和中国的音乐人交流。”
一周后,一行人抵达中国。刚下飞机,就被粉丝们的热情包围——机场大厅里挤满了举着手幅的粉丝,手幅上写着“期待新曲”“欢迎来到中国”,还有人拿着自制的乐器模型,上面画着他们在新曲里用的口琴、铃鼓。
“太感动了!”崔始源接过一个粉丝递来的礼物——是个手工编织的铃鼓挂件,“没想到在中国也有这么多人关注我们的创作。”姜涩琪则和粉丝们合影留念,看着照片里大家的笑脸,轻声说:“这里的热情,和我们练习室楼下的粉丝一样温暖。”
活动当天,音乐会场馆座无虚席。边伯贤站在舞台上,灯光聚焦时,他拿起话筒:“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还未发布的新曲,它不仅是我们的作品,还藏着很多人的心意……”随着钢琴声响起,口琴、铃鼓、吉他、中提琴依次加入,aespa的和声也轻轻响起,像一层温柔的纱裹住旋律。
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有人轻轻跟着哼唱,有人眼里闪着泪光。演奏到间奏时,粉丝和声的采样突然响起,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那段带着青涩却无比真挚的和声在回荡。
“这是粉丝们的声音。”边伯贤放下话筒,“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这首曲子,就像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音乐的一部分。”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人高喊:“我们也想成为旋律里的音符!”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安排了一场音乐交流会,邀请了中国知名的音乐人。其中一位民乐演奏家带着二胡和竹笛上台:“听了你们的新曲,特别感动。其实中国民乐里也有很多关于‘相遇与陪伴’的曲子,比如《彩云追月》,就像朋友间的默契,一唱一和。”
说着,他拉起二胡,演奏了一段《彩云追月》的旋律。边伯贤和朴灿烈立刻拿起吉他和钢琴,试着用简单的和弦为其伴奏。aespa四人也跟着哼唱,用她们独特的和声为二胡的音色添了几分灵动。
原本传统的民乐旋律,在不同乐器和和声的交织下,有了新的生命力。台下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录像,有人小声说:“原来不同文化的音乐,能这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交流会上,一位中国的音乐制作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音乐就像语言,每个音符都是一个字,不同的文化就是不同的词汇。当我们把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就能讲出更丰富的故事。”边伯贤听后深受启发:“就像我们新曲里的口琴,它是回忆的载体,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今天和中国民乐的融合,又为它添了新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边伯贤收到了一个中国粉丝送来的礼物——是本精美的中国传统音乐曲谱集,里面还夹着张纸条:“希望你们能把这些旋律也融进音乐里,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回到酒店,边伯贤翻开曲谱集,里面的工尺谱和简谱密密麻麻,每一页都像一扇通往另一个音乐世界的门。他拿起手机,给朴灿烈和崔始源发消息:“我有个想法,下次录歌时,我们试试把中国民乐的元素加进去,就像今天的交流一样,让音乐跨越国界。”
朴灿烈秒回:“好主意!说不定还能创作出全新风格的曲子,把粉丝们的期待再拉高一层。”崔始源也回复:“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试试用铃鼓给二胡打节奏了,肯定很有趣。”
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边伯贤看着曲谱集里的《茉莉花》旋律,轻轻哼唱起来。他想,这次中国之行,不仅是音乐的分享,更是一场新的相遇——和中国音乐、和热情粉丝、和无限可能的创作未来。等回到韩国,他要把这份收获带回练习室,让新曲在更多文化的滋养下,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