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暗下去的时候,我正盯着那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七个字,没有称呼,也没有落款。“汪璇想见你一面。”我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悬着,最后什么也没回。
我把手机翻过来扣在茶几上,起身去换药。脚上的伤还在,走路时右腿使不上力,每一步都得小心。昨天登台前贴的膏药早就没了效果,现在只能靠冰袋压着。我坐在沙发上,把冰袋放上去,凉意慢慢渗进来,疼得我吸了口气。
关毅打来电话,说让我今天去公司一趟。他语气很平常,像是通知一件普通的事。我说好,换了衣服就出门。
到诚艺娱乐的时候,排练室没人。窗帘拉着,光线不太亮。关毅已经在了,手里拿着一台平板,放在钢琴上。他抬头看我进来,点了下头:“坐吧。”
我没说话,走到角落的琴凳坐下。脚有点沉,动了一下才找到舒服的位置。关毅把平板转过来,画面开始播放。是昨晚演出的录像。
音乐响起,镜头扫过观众席,然后切到舞台。我站在聚光灯下,穿着那条被剪坏又临时改过的裙子。画面跳到开场,音响出了问题,声音断了一秒。我清唱了两句,现场安静下来。
关毅按了暂停。“这里。”他说,“你反应很快。”
我点点头。“当时没时间等技术人员。”
“但你不该一个人扛。”他看着我,“脚伤没好,排练一直跟不上节奏。服装出问题那天,你也没找人帮忙处理。”
我想起那天下午。裙子被划开一道口子,助理慌了,说来不及改。我让裁缝师傅直接在后台改,自己拿着针线先缝了几针。手抖得厉害,线头乱成一团。
“我知道准备不充分。”我说,“可我不想拖累别人。”
关毅没接话。他重新播放视频,快进到中间段落。我唱到高音部分,气息有些不稳,但没断。镜头拉近我的脸,额头有汗,嘴唇发白。
“身体状态影响发挥。”他说,“这不是意志力能补的。”
我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有点裂,是最近反复练习留下的。每次练声超过两小时,嗓子就开始干,喝水也没用。可我还是坚持每天加练。
“还有外部干扰。”关毅切换画面,调出后台监控片段,“道具被人动过,话筒位置偏移。这些都不是偶然。”
我盯着屏幕。那个模糊的身影闪过化妆间门口,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我没看清脸,但动作很熟,像是知道什么时候没人。
“我已经让安保查了。”关毅说,“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怎么应对下一次。”
我抬起头。“你是说,还会有人这么做?”
“只要有竞争,就会有问题。”他说,“你现在被看见了,有人不想你站上去。”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空调发出轻微的响声,风吹在脸上有点凉。我摸了摸脚上的冰袋,已经不那么冷了。
“我们得做点什么。”我说。
关毅看着我。“比如?”
“列个清单。”我拿出包里的笔记本,“演出前要检查的东西,全部写下来。谁负责哪一部分,提前多久确认。如果有突发情况,谁可以第一时间联系。”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我翻开本子,开始写。第一项: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脚伤恢复进度、嗓音疲劳度、睡眠质量。第二项:物资检查。服装、道具、设备调试时间。第三项:人员联络。确定当天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建立紧急联系通道。
写到这里,我停下来。“还有心理准备。”我说,“像昨晚那种噪音干扰,下次可能更严重。我不能每次都靠临场反应。”
关毅从平板上调出一份文件。“这是以前大型演出的风险预案模板。你可以参考。”
我接过来看了一遍。里面写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从天气变化到艺人突发疾病都有覆盖。但我发现,没有一条是针对“人为破坏”的。
“这个需要单独加。”我说,“比如,如果发现有人故意损坏物品,应该立刻上报,并保留证据。同时启动备用方案,而不是临时想办法。”
关毅拿起笔,在旁边写下:“设立信任联络人机制。每个环节指定一名可靠人员,负责监督和反馈。”
我接着写:“提前48小时完成所有准备工作,避免最后一刻变动。所有物资入库后,由专人看管。”
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很轻。我一条条往下写,越写越清楚。原来很多事不是靠拼就能过去的。光有决心不够,还得有准备。
关毅倒了杯水放在我旁边。“你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些的?”
“刚才。”我说,“看到录像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次危机其实都有预兆。只是我没在意。”
他笑了笑。“这才是成长。”
我没有笑。我想起送快递那会儿,每次送货都要记地址、看楼层、核对签收人。一个小差错,包裹就可能丢。那时候习惯了做记录,后来进了公司,反而觉得这些琐事不重要。
“以后不能这样了。”我说,“我要把每一场演出当成一次任务来准备。”
关毅站起身,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张舞台设计图,是我们下一次演出的场地模型。他指着入口处:“这个通道太窄,万一有人堵在这里,你会耽误上台时间。”
“那就多设一个备用通道。”我说,“并且提前走一遍路线。”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你知道吗?以前我带艺人,都是我推着他们做计划。你是第一个自己提出来的。”
我没说什么。我只是合上笔记本,把笔夹进去。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乐谱架上。纸页被风吹动了一下。
“下次,我想我们可以更早开始准备。”我说。
关毅点头。“这一次,是你自己想清楚的。”
我站起来,脚还有点不舒服,但比早上好了些。走到钢琴边,我打开盖子,试了两个音。左手按键,右手扶着琴身保持平衡。
“下周的排练表出来了。”他说,“你先看一眼。”
我接过平板,翻到日程页。前三天安排得很满,每天六小时训练,包括体能、发声、走位。第四天开始彩排。
“我能跟上。”我说。
“我不是问你能不能。”他看着我,“我是问你想不想。”
我想了想。“我想站上去,但我不想再靠运气。”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
我把笔记本放在钢琴上,重新打开。在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每一次危机,都是下一次准备的起点。**
然后画了一个框,标题是“演出前风险清单”。下面第一条写着:检查所有物资动向,确保无异常接触。
笔尖停在那里,墨迹慢慢晕开一点。我抬头看向墙上的舞台模型,目光落在主舞台中央的位置。
那里本该是我的地方。
而现在,我不只是等着被推上去。
我伸手摸了摸琴键,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