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会议桌上,陆轩端坐中央,目光如炬。新业务的启动如同点燃了引擎,整个樊星阁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这股冲劲尚未持续多久,现实的问题便如潮水般涌来。
赵宇神情凝重地汇报着:“目前我们手头有五个重点项目同时推进,但每个项目都缺至少三名核心人员,尤其是技术岗和运营岗,几乎每天都在加班赶进度。”
孙明紧随其后点头:“财务部门已经连续两周延时下班,报表提交时间一再推迟,审计压力越来越大。”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林娜翻着手中的资料,低声说道:“不止是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也出现了严重缺口。最近有几家猎头公司频繁联系我们的员工,开出的薪资比我们高出不少。”
张涛皱眉:“他们是想挖人?”
“不是‘想’,是已经开始行动。”林娜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警惕,“已经有两位骨干员工收到正式邀约。”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李刚猛地一拍桌子:“那就从老班底里提拔几个能干的上来!咱们兄弟之间还信不过吗?”
“老班底忠诚可靠,但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张涛冷静反驳,“这些新业务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多是我们过去没接触过的,光靠信任不够,还得有真才实学。”
陆轩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两个字——人才。
“现在不是谁更忠心的问题,而是谁能扛得起这份责任。”陆轩语气坚定,“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不能只靠内部提拔,也不能只盯着老熟人。”
张涛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你是说……公开招聘?”
“没错。”陆轩点头,“先整理出各部门最紧缺的岗位清单,然后制定招聘计划。内部选拔一批,外部引进一批,双线并行。”
林娜迅速翻开笔记本记录:“我马上汇总各部门需求,预计本周内可以完成初步统计。”
“广告文案由我来负责。”张涛摩拳擦掌,“这次要打出樊星阁的品牌形象,让外界知道我们不只是黑帮,更是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
“很好。”陆轩微微颔首,“另外,吴峰那边有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借用?”
“我已经跟他沟通过了。”张涛答道,“他愿意牵线本地几所高校的就业中心,我们可以优先进校宣讲,吸引应届生加入。”
“还有胡军。”陆轩看向坐在角落的武力担当,“你带人去社会招聘会设摊位,现场宣传的同时也能直接面试。”
胡军点头:“没问题,明天就出发。”
一场关于人才争夺的战役,在樊星阁内部悄然拉开序幕。
招聘信息发布的第一天,效果并不理想。
张涛看着后台数据眉头紧锁:“投递量太低了,不到预期的一半。”
“平台费用又贵,曝光率也不高。”林娜补充道,“很多求职者根本没听说过樊星阁这个名字。”
“他们听过别的公司。”张涛苦笑,“比如彼得集团。”
陆轩沉思片刻,忽然开口:“我们得换个思路。”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口碑、信任、品牌价值。
“光靠广告打不出影响力。”陆轩缓缓道,“真正能打动人才的,是我们自身的实力与未来潜力。”
张涛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打造企业故事?”
“对。”陆轩点头,“我们要讲清楚樊星阁是谁,我们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值得加入。”
张涛立刻兴奋起来:“我可以设计一个系列宣传文案,结合我们的发展历程、团队文化、未来规划,打造一个真实可感的企业形象。”
“这个方向很好。”林娜赞同,“而且还可以配合短视频平台投放,扩大传播范围。”
“那就这么定了。”陆轩果断拍板,“你们尽快拿出方案,下周开始全面推广。”
与此同时,胡军带领的小队也在社会招聘会上忙碌着。
摊位前人流稀少,偶尔有人驻足也只是看看就离开。正当众人有些沮丧时,一名穿着整洁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你们是樊星阁?”他试探性地问。
胡军点头:“是的,我们正在招聘技术岗和运营岗的人才。”
年轻人眼神一亮:“我在之前那家公司干了三年,但他们最近在裁员,我想换个工作。”
胡军打量着他:“你以前在哪上班?”
“南美那边的项目部。”年轻人回答,“后来因为市场调整,整个部门都被裁撤了。”
胡军心头一动:“那你对我们了解多少?”
“不多。”年轻人坦言,“但我听说你们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新兴企业之一,而且不拘一格用人才。”
胡军笑了:“你说得没错,我们确实重视能力,只要你有能力,就有机会。”
年轻人伸出手:“那我可以试试吗?”
胡军握住他的手:“欢迎加入。”
这一刻,樊星阁的人才战,似乎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曙光。
夜色降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张涛正伏案修改文案,林娜在一旁协助润色,赵宇则与几位新来的实习生交流经验。
陆轩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人才之争,从来都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老板。”张涛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初稿出来了,你看一下。”
陆轩接过稿件,目光落在标题上:
《从校园到世界:樊星阁的成长之路》
他轻轻一笑,提笔在末尾添上一句话:
“我们不怕起点低,只怕没有梦想。”
窗外,风起云涌,而樊星阁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