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自凉州西出,一路东行,风沙渐息,沃野渐显。

陆瑁勒马立于一道山岗之上,回望身后那片苍茫雄浑的西陲大地。凉州的寒风仿佛还吹拂在脸颊,马岱将军病榻前的殷殷托付,诸葛瞻那年轻而坚毅的眼神,依然在他脑海中回响。

安排好凉州的一切后,他便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归途。此行,他未曾乘坐舒适的马车,而是选择与亲卫一同策马而行。颠簸的马背,旷野的风霜,更能让他保持清醒的思考。

他已经五十六岁了。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过六十的三国时代,这个年纪,已然是垂暮之年。鬓角的风霜,不再是点缀,而是岁月无情的宣告。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精力,远不如那般旺盛。有时候,深夜批阅公文,眼目便会感到酸涩,曾经能彻夜不眠的身体,如今也需要更多的休养。

时间,不多了。

这份紧迫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催促着他,必须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大汉的未来,铺设一条万世不移的基石。

一统天下,固然是毕生之志,但陆瑁深知,一个王朝的强盛,绝不仅仅在于开疆拓土,更在于其内里的制度是否足够先进,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抵御时间的侵蚀。汉室衰微,根源便在于制度的僵化与腐朽,在于土地兼并的无度,在于人才选拔的壅塞。

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即便今日克复天下,百年之后,大汉依旧会重蹈覆辙,陷入治乱循环的宿命。他不要一个短暂的兴盛,他要的是一个能够传之久远,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煌煌大汉!

他的脑海中,一幅宏伟的蓝图,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随着他对蜀汉现状的不断深入了解,随着他南征北战的亲身经历,已经愈发清晰,愈发完整。那是一个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构想,一个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改革方案。

他知道,这很难。其难度,远胜于在战场上击败十万敌军。他要挑战的,是自光武帝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制度惯性,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士族门阀利益。这几乎等同于,与整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为敌。

但他,别无选择。

“丞相,前方就是长安了。”亲卫统领的声音,将陆瑁从沉思中唤醒。

他抬眼望去,远方,那座雄伟古朴的城郭,在关中平原的夕阳下,轮廓分明,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长安,汉之旧都,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已经恢复了勃勃生机。街道整洁,商旅往来,田野阡陌纵横,炊烟袅袅。

回到丞相府,天色已晚。府中灯火通明,管家早已带着仆人们在门口翘首以盼。而当陆瑁翻身下马,一个熟悉而温柔的身影,便迎了上来。

“夫君,你回来了。”

是他的妻子,关凤。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衣,眉宇间带着一丝风尘,却难掩那份英气与温婉。她从江陵回来了。

陆瑁心中一暖,旅途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他上前,轻轻握住妻子的手,那只曾挽强弓、持利刃的手,此刻温暖而柔软。

“凤儿,辛苦你了。江陵之事,如何了?”

关凤微笑着,眼波流转,尽是关切:“夫君一路奔波,才是辛苦。荆州一切安好,弟弟的伤势已无大碍,正在罗宪将军的协助下,着手整顿军务,招募新兵。倒是你,去了那苦寒的凉州,人都清瘦了些。”

两人并肩走进府内,关凤一边为他卸下披风,一边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荆州的见闻,讲述着她对孩子们的思念。陆瑁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安宁。家,永远是他最坚实的港湾。

“兄长恢复便好,”陆瑁感慨道,“荆州有他们,我便放心了。”

“夫君,”关凤为他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问道,“看你眉宇深锁,似乎心事重重。凉州之行,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陆瑁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决定不再隐瞒。他的改革,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难题已经解决,但更大的难题,才刚刚开始。”陆瑁叹了口气,将自己在归途中的思索,将那份关乎大汉未来的宏伟蓝图,简略地对关凤讲述了一遍。

关凤静静地听着,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凝重,再到最后的坚定。她虽然不完全懂得那些复杂的官制和经济策略,但她明白,她的丈夫,要做一件惊天动地,却也危险至极的大事。

“夫君,”她再次握住陆瑁的手,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全然的信任,“我虽不懂朝堂之事,但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为了天下苍生。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与孩子们,都会在你身后,支持你。”

陆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反手握紧妻子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陆瑁并未急于上朝。他需要先在蜀汉的核心决策层中,取得共识。

三封请柬,从右丞相府送出,分别递向了左丞相蒋琬、尚书令费祎,以及大司马大将军姜维的府邸。请柬上的言辞很简单,只说有要事相商。

蒋琬接到请柬时,正在批阅公文。他看着陆瑁亲笔书写的“要事”二字,抚须沉思。他知道,右丞相从不做无的放矢之事。此番从凉州归来,召集他们三人密议,所图必然非小。

费祎接到请柬时,正在与几位尚书郎讨论秋税的核算。他看完请柬,嘴角浮现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这位右丞相,又准备搞出什么新花样了?他一边吩咐属下继续工作,一边已经开始盘算,陆瑁可能会提出什么议题,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姜维则是在城外的军营中接到的请柬。他刚刚结束了一场操演,浑身是汗。看到陆瑁的邀约,他眼中精光一闪。他知道,陆瑁对他寄予厚望,而他也视陆瑁为引路人。他毫不犹豫地对副将交代了军务,便立刻备马,准备赴约。

午后,丞相府的书房内,气氛显得格外肃穆。

陆瑁、蒋琬、费祎、姜维,这四位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巨头,分席而坐。茶香袅袅,却无人有心思品茗。

“公琰、文伟、伯约,今日请三位前来,是有一件关乎我大汉国本,关乎百年大计的要事,想与三位商议。”陆瑁开门见山,语气沉重。

三人神色一凛,静待下文。

陆瑁站起身,走到书房中央,目光缓缓扫过三人。

“我大汉光复长安,收复凉州,看似蒸蒸日上。然,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沉疴积弊。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其根本,在于制度之腐朽。土地兼并,豪强横行,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察举征辟,为门阀所垄断,致使寒门无路,英才埋没;朝堂之上,权责不清,政令下达,层层掣肘,效率低下。若不革此弊病,我等今日之功业,不过是镜花水月,昙花一现!”

一番话,振聋发聩,直指要害。蒋琬和费祎,作为蜀汉的民政主官,对此感触最深,皆是面色凝重,深以为然。姜维也紧锁眉头,军队的后勤补给、兵源征发,无一不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

“子璋所言,切中时弊。”蒋琬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只是,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知子璋,有何良策?”

陆瑁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第一个重磅炸弹。

“我意,重塑朝堂官制!废除当前丞相总揽大权之格局,效法古之三公,设三省,分掌决策、审核、执行之权,相互配合,亦相互制衡!”

此言一出,蒋琬、费祎、姜维三人,无不瞳孔一缩,脸上写满了震惊。

这,这简直是要把整个汉朝的官僚体系,推倒重来!

“何为三省?”费祎追问道,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套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分权”二字。

“三省者,”陆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一曰:中书省。掌国家大政方针之决策、草拟皇帝诏令。此为决策之源。”

“二曰:门下省。掌审议中书省所拟诏令,若有不妥,可封驳奏还。此为审核之枢。”

“三曰:尚书省。掌执行国家政令。其下,再设六部,分管具体事务。此为执行之本。”

他顿了顿,给了三人消化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尚书省下,设六部。一曰吏部,掌官吏选拔、任免、考课、升迁;二曰户部,掌天下户籍、田亩、赋税、财政收支;三曰礼部,掌祭祀、礼仪、教育、科举;四曰兵部,掌武官选拔、兵籍、军械、军令传达;五曰刑部,掌法律、刑狱;六曰工部,掌山川、水利、屯田、各项工程。”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听得到三人粗重的呼吸声。

这套“三省六部制”的构想,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超前,太震撼了!

它将原本高度集中于丞相府的权力,清晰地分成了决策、审核、执行三个环节。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职责,又相互牵制,形成了一个精密的权力闭环。

蒋琬,作为左丞相,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身权力的变化。三省并立,意味着丞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和分解了。但他很快便超越了个人得失,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去思考。他看到了这套制度的优越性:它能有效避免权臣一人独大,也能防止皇帝因一时冲动或受人蒙蔽而下达错误命令。门下省的“封驳”之权,简直是为国家上了一道至关重要的保险!

费祎,作为尚书令,他的尚书台,将在新制度中升格为尚书省,权力不降反升,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但他更关注的是效率。六部各司其职,权责分明,确实比现在混乱的尚书台诸曹,要清晰高效得多。吏、户、礼、兵、刑、工,几乎囊括了国家运转的所有方面,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架构!

姜维,作为大司马大将军,他的目光,则死死地盯住了“兵部”二字。一直以来,汉朝的军事管理,兵权与政务混杂。如今设立兵部,专管武官选拔、兵籍军械,这意味着军事行政管理将走向正规化、专业化。这对于保障军队的战斗力,意义非凡!而且,军令传达也归兵部,这能大大提高军事动员和指挥的效率!

“子璋,”蒋琬的声音有些干涩,“此制……可谓石破天惊。若能推行,确能厘清权责,杜绝诸多弊病。只是,阻力之大,恐怕……超乎想象。”

“我知阻力巨大。”陆瑁的眼神,坚定如铁,“但为大汉万世计,纵有万般艰难,我亦一往无前!”

如果说“三省六部制”是对上层建筑的重塑,那么陆瑁接下来的话,则是要撼动整个帝国的经济基础和人才根基。

“官制改革,只是其一。”陆瑁继续说道,“国之根本,在农、在钱、在人。故,我还有三策,欲与诸君共商。”

三人屏住呼吸,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内容,只会比刚才更加激进。

“其一,经济之上,我力主推行两法。一曰‘均田制’,二曰‘租庸调制’!”

“均田制?”费祎眉头紧锁,这个词他从未听过。

“然也。”陆瑁解释道,“天下之乱,始于土地兼并。豪强占田,百姓流离,或为佃户,或为流民,国失其税,民失其本。所谓‘均田制’,便是由国家出面,将无主之荒地,或从过度兼并的豪强手中,以律法赎买部分土地,按人头、按户,授予无地、少地之民。授田者,需向国家承担赋役。如此,则耕者有其田,国库有其税,兵源有其本!”

“租庸调制,则是与均田制配套的税法。受田之丁,每年向国家缴纳定额的谷物,是为‘租’;每年为国家服一定期限的徭役,是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绢、布,是为‘调’。税制清晰,定额收取,可杜绝地方官吏层层加码,盘剥百姓!”

书房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蒋琬的脸色,已经有些发白。他出身于荆州士族,深知土地对于一个世家大族意味着什么。陆瑁的“均田制”,这不啻于是从士族豪强的身上割肉!而且是狠狠地割下一大块!这必然会激起所有士族门阀的疯狂反扑!

“子璋,此法……此法太过激烈!”蒋琬忍不住说道,“无异于与天下士人为敌啊!”

“公琰,”陆瑁直视着蒋琬的眼睛,“我知此举艰难。但,若不抑制土地兼并,不出五十年,我大汉便会重现黄巾之乱的惨剧!届时,玉石俱焚,士族焉能独存?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安定的基础!”

费祎则在飞快地计算。如果均田制能够推行,国家能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数量将大大增加,户部的税收将变得稳定而庞大。这对于支撑日益扩大的军费和行政开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虽然也觉得棘手,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巨大的财政前景。

“此外,”陆瑁没有停下,“农为国本,商亦是国之血脉。如今我大汉商贸日盛,此乃巨大财源,岂可弃之不用?我主张,正式推行‘商税’!凡商贾货物往来,店铺经营,皆按其利,抽取一定比例的税收,以充国用!”

重农抑商,是汉代的基本国策。陆瑁公然提出要大力征收商税,这又是一个颠覆性的观念。

“其二,人才选拔之上,我意推行‘科举制’!”

“科举制?”这个词,三人同样陌生。

“正是。”陆瑁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激昂,“如今察举、征辟之制,多为门阀所把持,‘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之怪状,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朝堂之上,尽是世家子弟,寒门再无出头之日,国将不国!所谓‘科举’,便是由朝廷礼部定期举办考试,不论门第,不问出身,凡我大汉子民,皆可报考。朝廷分设科目,以经义、策论等取士。考中者,按其名次,授予官职!如此,方能打破门阀垄断,使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蒋琬和费祎,都是通过察举制走上仕途的。他们深知此制的弊端,也明白科举制对于打破阶层固化、选拔真正人才的巨大意义。这,是一个真正能够让寒门士子看到希望的制度!

“此法大善!”一直沉默的姜维,此刻终于忍不住开口,眼中放光,“若文有科举,武之一途,亦当如此!末将恳请丞相,在推行科举的同时,增设‘武举’!凡军中将士,或民间有武艺勇力者,皆可通过考试,选拔为将校!如此,则我大汉军队,将才辈出,何愁强敌不灭!”

陆瑁赞许地看了姜维一眼:“伯约所言,正合我意!文武并举,方是强国之道!”

三省六部、均田租庸、商税科举……

一个个惊世骇俗的构想,在小小的书房内激荡,冲击着蒋琬、费祎、姜维三人的心灵。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充满了活力与希望的大汉王朝,正在从陆瑁的口中,缓缓升起。

他们知道,这一系列的改革,环环相扣,互为表里。三省六部是骨架,均田租庸是血肉,科举武举是灵魂。这是一个完整而周密的强国方案。

良久的沉默之后,蒋琬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站起身,对着陆瑁,深深一揖。

“公琰愚钝,初闻丞相宏论,只念其难,未及其远。今日听罢,方知丞相胸怀天下,谋虑万世。此等经天纬地之策,若能功成,我大汉幸甚,天下幸甚!琬,虽才疏学浅,愿附骥尾,助丞相一臂之力,万死不辞!”

费祎也站起身,躬身行礼:“祎,执掌尚书台多年,深知政务之繁杂,积弊之深重。丞相此策,如利斧开山,快刀斩麻,虽有阵痛,却是兴利除弊的唯一正道!祎,愿为丞相驱驰,为新政铺路!”

姜维更是激动不已,他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一生之愿,便是北伐中原,克复天下!丞相之策,能使我大汉国富民强,兵精将勇!此乃北伐成功之最大保障!维,愿为丞相执鞭坠镫,赴汤蹈火!”

看着眼前这三位同僚、战友,陆瑁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他最担心的,便是内部的分裂。如今,他得到了蜀汉核心层最坚定的支持。

他一一扶起三人,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颤抖:“有公琰、文伟、伯约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四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他们代表着蜀汉最顶尖的智慧和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凝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

“好!”陆瑁道,“事不宜迟,我等连夜拟定奏折,明日一早,共同进宫,面呈陛下!”

……

次日,未央宫。

刘禅端坐于龙椅之上。经过多年的历练,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少年。他的眼神,沉静而锐利,带着帝王的威严。

当陆瑁、蒋琬、费祎、姜维四人联袂而入,并呈上一份厚厚的奏折时,他便知道,有大事发生了。

陆瑁作为主奏,将整套改革方案,一字一句,清晰地呈报给了刘禅。他没有丝毫的隐瞒,将改革的宏伟前景和可能遇到的巨大阻力,都和盘托出。

随着陆瑁的讲述,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刘禅的脸上,表情变幻不定,从震惊,到凝重,再到深思。

当陆瑁讲完,蒋琬、费祎、姜维依次出列,从各自的领域,阐述了对新政的支持和推行的必要性。

四位股肱之臣,异口同声,态度坚决。这在蜀汉的朝堂上,是前所未有的。

刘禅沉默了很久,他的目光,扫过陆瑁花白的头发,扫过蒋琬严肃的面庞,扫过费祎精明的双眼,扫过姜维渴望的战意。他知道,这是他最信任的团队,他们不会无的放矢。

“众卿……”刘禅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自继位以来,常思先帝之业,不敢有一日懈怠。朕深知,守成之君,易;开创之君,难!右丞相与诸卿所奏,乃万世之良法,兴国之宏图!”

他站起身,走下御座,来到四人面前。

“此番改革,阻力必大,非有雷霆之势,不能推行。但朕意已决!”刘禅的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朕,愿与诸位爱卿,共担此千古骂名,共创此万世之功!凡有阻挠新政者,便是与我大汉为敌,与朕为敌!”

“朕,准奏!”

简单的两个字,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陆瑁、蒋琬、费祎、姜维,四人再次拜倒在地,声音哽咽,却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陛下圣明!臣等,万死不辞!”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斗罗:修改一个字,全员人设崩了斗罗v:我的武魂是圣主只是喜欢的关系【暖暖辛意】借尸填魂潘帕斯兽腰反派会撒娇,直男魂会飘国青不要我?NBA抢着要!联盟:什么战队啊!全是骚操作!小废物有独特的钓男人技巧叶罗丽之大小姐王默原神:成为博士的那些年校园极品狂少总裁的七日恋人黑麦威士忌最新小说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纠缠要抱抱NBA:板凳皇帝杨洛柳雨薇免费阅读无弹窗相亲后闪婚豪门大佬宠上天山乡艳事网游之箭神无双崩坏之下,我想成为一盏明星花无百日红之玄凌三千红线重生后,我和新欢假戏真做了全球轮回:开局掠夺蜘蛛侠超能力联盟:我,重新定义辅助!逗比勇者全民:弓神!开局无限火力抵万军魔法时代的格斗家【王俊凯】盛夏的黄桷树网游之重生改命足坛少侠英雄联盟:超神中单三界四合院:死亡的背后火影:当鸣人和佐助成为兄弟公路求生:我的房车是移动城堡开局福星附身,所有技能增强!网游之海盗王纯情校医全民:我的英雄都是神明假千金她靠打爆学霸改写剧情诺兰利亚编年史猎杀违规者就能变强,我横推末世我的隐藏职业是boss钧天免费阅读完整版假太监:永寿宫偷吃,撞破皇帝女儿身诡案奇闻明日方舟:我是大群幼神驭兽狂妃太凶猛,禁欲帝尊腰酸了领主:我的蚁族无限进化
博看读书搜藏榜:异动而活拥有日月星辰诸天神话入侵我能看见决赛圈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盖世小村医帝国崛起全面战争最强差生全民末世游戏,我开局无限增幅崩铁,镜流师弟的我加入屠神组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枪神信仰文明之万界领主林夕煜宸妖夫在上免费阅读全文NBA:开局融合罗斯模板烛照铠甲之重生无证神医圣武士能有什么坏心思王者荣耀:大神,快接招主机级王者荣耀终极一家之甜寒滴东小公主苏菲亚之这是谁家的小姑姑萧嫣慕非寒是什么小说伤病归来,我成了篮坛巨星斗罗之崛起诸天王妃脾气不太好超级进化者渣夫另娶,医妃带崽炸翻王府杀疯了不是不爱吗?那舔我手的人是谁呀篮坛大金刚龙族:开局和皇女殿下成邻桌了明日方舟泰拉之战开局变身女生,玩得好就是开挂?游戏降临:我靠建设领地当包租婆强穿七零:军哥和空间让我躺赢了[HP]里德尔魔王夫人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我,腕豪,海军大将荣耀王者之超能直播间地球人真恐怖美女的贴身风水师亿万爹地宠又撩韩羽熙傅云庭柯南之我在名柯戏耍柯南综漫:雨夜被不登校酒蒙子拖回家知意的平淡生活我的世界有点问题网游之剑气无双联盟:重生S7夏决,开局夺冠!我是超级BOSS英雄联盟之千年军阀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游戏逆世之重铸传奇游戏狂飙:异界新纪元全民航海,但我是舰娘?游泳:绑定人气系统,成为泳道之清醒者游戏不灭星穹:47岁努力王者我的天赋超脱了SSS重生之我在魔兽世界当泰坦代行者开局联手OK,缔造紫金王朝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绝命一枪:抗日风云录青灯照剑影全球岛主:开局抽到多子多福神雕:开局令东来,领悟浩然剑气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平凡青云路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娱乐: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陨星武脉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我的女友是个狐狸精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医魄封神?孤大商称霸洪荒大佬:我的纹身能加点谍战:我知道你的隐秘垂涎:无声告白捡来的玉佩通仙界星际纪元:龙影传奇缅北囚笼:血色地狱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沪上奕重生之炼狱归来诸天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算命吗?超准还送打脸服务独宠,娇妻的无敌马甲被嫌弃的Omega她炸了星际青灯再启:与反派的前世戏神:被六大灭世病娇强制爱后昆仑帝龙决抗战兵王宫斗系统骚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