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地图上的传承光点刚连成片,南方茶山的晨雾里就飘来焦急的呼喊——背着竹篓的少女小茶,正蹲在老茶树旁,指尖抚过叶片上的褐色斑点。百年老茶树染上了炭疽病,枯叶顺着枝桠往下掉,旁边几株幼苗也蔫头耷脑。小茶对着手机拍视频,镜头扫过共生地图上的团圆圆网:“老茶树生病了,叶子都枯了,谁知道怎么救它们呀?”
视频刚发出,山林的小杉立刻回复,举着刚采的紫苏叶:“小茶,紫苏提取物能治这种病!像我给小鹿找草药那样,把叶子煮水喷在茶树上,抑制率能到85%呢!”他边说边把紫苏标本寄往驿站,附上手绘的采摘示意图。沙漠的沙力紧跟着发来消息,展示着沙棘丛旁的覆盖物:“用稻草盖在茶根周围,像我们保水护沙那样,能减少湿气还能肥土!”他还特意标注了“干透浇透”的技巧,避免茶树烂根。
湿地的小苇则带来了生态妙招:“在茶树间种黄豆!既能降低病害,还能当有机肥,就像湿地里菖蒲和菱角互相帮衬一样!”他托驿站寄去黄豆种子,附带自己画的间作间距图。城里的农艺师看到视频,补充了关键步骤:“要先剪掉病枝集中烧掉,再喷武夷菌素,安全还能促生长!”
为了感谢大家,小茶把刚炒好的明前茶分装成小罐,还附上妈妈做的茶点,托茶山驿站寄往各地。小杉收到茶,泡在野蜂蜜水里,拍了“小鹿蹭茶桌”的视频回赠;沙力用茶叶末拌沙枣干喂骆驼,发到手札笑称“茶香混着沙甜”;小苇则把茶叶包挂在鹤巢旁,说“让候鸟也闻闻茶山的味”。
雾林的晶芽此刻抽出茶绿色新纹,顺着银网往茶山蔓延。当小茶按照方法给老茶树喷紫苏水时,晶芽飘出带着茶香的微光,落在共生地图上,茶山位置亮起新光点,旁缀嫩黄茶芽图案。青羽灵鸟衔着茶籽飞过,所到之处皆生茶苗:沙漠驿站的沙棘旁,茶芽顶着风沙冒头;湿地的菖蒲丛里,茶苗沾着水汽生长;胡同的门墩边,茶苗顺着墙根往上爬。
更惊喜的是晚辈们的接力行动:高原的扎西背着牦牛粪肥赶来,说“卓玛姐姐教的,有机肥能壮茶树”;渔湾的阿汐拿着记录本,帮小茶监测土壤湿度,“这是哥哥教的滩涂观察法”;胡同的小不点们用茶梗编了“护茶牌”,插在茶田边,上面画着小猫和仙鹤。
半个月后,老茶树冒出新芽,嫩绿色的叶片映着阳光。小茶带着伙伴们在茶田边立起木牌,上面贴满各地寄来的“护茶秘籍”——有沙力的保水技巧,有小苇的间作图,还有扎西的施肥笔记。她对着手机喊:“我们要建‘共生茶田’,把这些方法教给更多茶农!”
夕阳为茶田镀上金边时,青羽灵鸟落在老茶树枝头,看着初心手札里的新画面:扎西帮茶农运肥料,阿汐记录茶苗生长,小不点们在茶间拔草。共生地图上,茶绿色光点与所有光点交织,像一张铺开的绿毯。雾林的晶芽旁,新抽的茶绿纹路与其他颜色缠在一起,长出细密的根须——仿佛在说:“共生不只是传递暖光,更是把智慧扎进土里,让每片土地都能长出希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