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暗红星尘如血沙般永无止境地席卷,将一切能量波动与生命气息吞噬、掩埋。鹿笙藏身于一块巨大星骸的裂隙深处,周身气息几乎与冰冷的岩石融为一体。尘影符与坤元迹敛术的光晕在她体表微微流转,将她存在的最后痕迹也归于死寂。
强行引爆归墟源核、穿越不稳定空间通道,以及与灰袍人接连交锋的后遗症此刻彻底爆发。她内视己身,经脉如同干旱大地般布满细微裂痕,脏腑受创,灵力近乎枯竭,神魂也因过度催动《弈天筹》而传来阵阵针扎般的刺痛。这是她穿越至此,面临的最为沉重的伤势之一。
然而,她的眼神依旧冷静,不见丝毫慌乱。《弈天筹》即便在低功耗状态下,依旧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实时监控着方圆数里内的环境变化,规避着随机出现的空间裂缝与隐匿的“虚空魅影”。同时,它也引导着她体内那缕新融入的 “未熄薪火” ,散发出微弱却坚韧的温暖意蕴,如同寒夜中的孤灯,稳固着她近乎摇曳的道心,抵御着外界“葬星大渊”那无孔不入的死寂侵蚀。
她首先取出得自星枢殿遗迹和之前拾荒所得的各类疗伤丹药,如同精打细算的会计,根据伤势轻重缓急,分次服下。药力化开,滋润着受损的经脉与脏腑。但于此地,灵力恢复极其缓慢,外界灵气不仅稀薄,更混杂着狂暴的星尘之力与归墟死气,直接吸收无异于饮鸩止渴。
鹿笙将目光投向身旁那块得自金字塔遗迹的 “巡天星槎”核心碎片。她回忆起碎片中蕴含的、关于星槎在此等环境下吸收转化能量的法门。小心翼翼地,她尝试引动法诀,并非作用于星槎,而是借鉴其原理,以自身为媒介,引导一丝外界暗红色的星尘能量入体。
过程极其凶险。狂暴的能量刚一入体,便如同脱缰野马,肆意冲击着她本就脆弱的经脉。《弈天筹》清光立刻介入,精准调控着这丝能量的流向,引导其穿过经脉时,经由“归寂之心”道韵的初步安抚,再被“源初之种”的生命本源气息缓慢调和,最终,那被去除了大部分暴戾属性的能量,才艰难地汇入近乎干涸的丹田道基,化为一丝精纯的寂灭灵力。
效率低下,且过程痛苦,但终究是找到了在此绝地中补充力量的途径。她如同一个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地修复着自身的破船,同时从狂暴的大海中艰难地汲取着维生的淡水。
时间在疗伤中缓慢流逝。数个时辰后,她的伤势终于稳定下来,不再恶化,灵力也恢复了不足一成,但至少有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微薄资本。
她不敢久留,灰袍人如同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追来。她再次将心神沉入《弈天筹》,结合“万象星枢”碎片提供的古老航道信息、巡天星槎碎片中的路径,以及自身对“归墟海眼”的模糊感应,开始全力推演。
脑海中,浩瀚而残缺的星图再次展开。这一次,有了更多明确的“路标”与“禁忌区”信息,推演的精度大幅提升。《弈天筹》清光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剔除错误选项,补全缺失节点,将一条条断裂的航道连接、验证。
渐渐地,一条相对清晰、虽然 依旧充满未知风险的路径,在她心神中勾勒出来。这条路径需要穿越三段标注为“噬魂暗流”的危险区,绕过一处疑似“万寂雷池”的绝地,最终指向“葬星大渊”最深处,一片在现代星图中完全空白、被古老记录称为 “归墟之喉” 的区域。
那里,按照碎片信息和寂灭令的共鸣指示,极有可能就是“归墟海眼”的真正入口!
与此同时,《弈天筹》结合之前与灰袍人交手的细节,以及吴庸传来的关于星痕阁“问心使”出动的信息,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风险模型。
· 短期风险:灰袍人重伤,但必有追踪后手,其所属势力(疑似“源初暗面”或与之相关)目的明确,威胁度极高。
· 中期风险:星痕阁“问心使”能力诡秘,虽暂时被误导,但未必会放弃,其态度暧昧,需警惕。
· 长期风险:烈阳宗、影渊等势力虽暂时被甩开,但其对寂灭传承的贪婪不会改变,一旦行踪暴露,必将面临围剿。
· 机遇:“归墟海眼”是快速提升实力、获取寂灭一脉终极传承的关键,若能成功进入并返回,将有足够资本应对各方威胁。
“必须尽快进入‘归墟海眼’!”鹿笙得出结论。唯有在那里,她才可能找到快速恢复甚至突破的机缘,才能获得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力量。停留在外围,只会被慢慢消耗,最终被各方势力瓮中捉鳖。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星尘之气,将状态调整至当前所能达到的最佳。目光再次投向那深邃、危险的“葬星大渊”深处,眼神坚定。
下一刻,她身形一动,如同鬼魅般离开藏身的星骸,沿着《弈天筹》计算出的新路径,将速度维持在不起波澜的阈值,再次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那无边的暗红与混乱之中。
这一次,她的目标无比明确——归墟之喉,海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