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去直面这一切,那么就绝对不能只是消极地坐以待毙。
林见深紧紧地盯着桌上的那枚玉蝉,他的目光异常锐利,仿佛要透过这小小的玉蝉,看穿其中隐藏的所有秘密。
“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被动地等待‘归位’的发生。”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无法动摇的决心,“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先弄清楚这‘归位’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究竟会将我们‘引’向何方?具体的仪式、地点、条件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探究的问题。”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也许在那些古老的典籍中,还留存着一些关于‘归位’的线索。或者……”他的话语在这里戛然而止,似乎在思考着其他的可能性。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移向江婉曾经触碰过的那面墙壁,仿佛那上面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凝视着那面墙壁,若有所思地说道:“……又或者,我们可以尝试从它这里,套出更多的信息。”
话音未落,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希望的火花。在这一瞬间,他们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同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然而,就在两人下定决心,准备共同去探寻这最后一丝渺茫生机的时候,书房里突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平静的氛围被一股莫名的紧张所笼罩,空气似乎也变得凝重起来。
在那墙壁之上,有一片暗红色的污迹,它静静地存在着,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然而,就在江婉曾经触碰过它、传递过“宅心”低语的那个瞬间,这片污迹似乎突然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那暗红色的表面,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闪过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微光。这微光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却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它就像是被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突然间被揭开了一角,透露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然而,这抹微光仅仅持续了一刹那,便迅速地暗淡下去,恢复了原本的暗红色,仿佛它从未出现过一样。这一切都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让二人几乎会怀疑那只是烛光的错觉,或者是自己的眼睛产生了幻觉。
就在这片污迹的微光消失的同时,窗外传来了那夜夜准时响起的、沉重的脚步声。这脚步声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规律,仿佛是一个固定的仪式,每晚都会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响起。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那脚步声,原本是那么的轻盈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某种目的和决心。但当它逐渐靠近书房区域时,却在即将抵达的一刹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脚步声突然变得有些迟疑,似乎在犹豫是否要继续前行。紧接着,它以一种明显的方式改变了方向,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般。这是第一次,那脚步声没有像往常一样毫不犹豫地径直走向书房,而是绕过了这片区域,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走向了别处。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不禁心生疑惑,那脚步声为何会突然改变方向?是因为那片污迹上的微光吗?还是有其他未知的原因?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神秘感,仿佛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暗中操纵着这一切。
老宅的意志,或者说那个被“渊”侵蚀影响的“共生体”,仿佛拥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能够洞悉他们内心深处的每一丝波动。它不再像之前那样仅仅通过施压和威胁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而是悄然改变了策略,开始以一种冷静而又犀利的目光观察着这对夫妻。
这种观察并非随意,而是带有明确目的的审视,就如同一个经验老到的猎手,在评估着自己的猎物是否还有最后一丝挣扎的力量。夫妻二人在这道目光的注视下,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
他们对视一眼,无需言语,彼此的目光交汇中便传递出了一种默契。那丝异动虽然细微,但却如同闪电一般在他们心间划过,让他们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他们的抉择,显然已经引起了这个“共生体”的“注意”,而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恐怕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而是更为严峻的考验。
前路依旧黑暗,深渊依旧在脚下张着巨口。但此刻,他们不再孤立无援地恐惧。
他们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书桌中央。那枚苍白的玉蝉静静地躺在深色绒布上,腹部的暗红纹路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散发着冰冷而诱惑的气息。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发毁灭的灾难,也可能成为绝望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在这片无尽的黑暗中,调查玉蝉“归位”之谜以及弄清楚“引路”的真正含义,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够看清的、可以踏出一步的方向。
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和谜团的世界,玉蝉的“归位”似乎隐藏着某种巨大的秘密。而“引路”这个词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道路,还是将他们引入更深的黑暗深渊?
面对如此多的疑问和不确定,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然而,正是这种对真相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驱使着他们勇往直前。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旅程中,他们将遭遇无数的困难和阻碍,但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揭开玉蝉“归位”和“引路”背后的真相。
书房外,老宅的低语在夜色中幽幽回荡,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催促,又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冰冷嘲弄。
风暴眼,已然锁定在这方寸书斋,锁定在这对紧紧握着彼此的手,望向那枚不祥玉蝉的夫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