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忙活之后,沈家院中已经人满为患,因着老宅院子较小,便是将桌椅板凳摆到了新房门前。
修房时沈依依特地留了一大片空地出来,不仅可以晒粮食,还可以停车马,十分方便,只是不像院中是用石板铺就,外面则是压平整实即可。
此时空地上摆了十来张桌椅,一旁有几口大锅放着的蒸笼正在冒着热气,里面正在蒸着馒头。
一应菜食都已经准备妥当,村中不少人家都早早前来帮忙。
有些是沈家人一早就说好的,有些是自发前来的,大家都忙着择菜炒菜,只等一会儿上梁后摆饭。
新宅空地上人头攒动,村中除了张婆子婆媳和少数几户人家没来以外,其余几乎全家出动,倒是比赶集还热闹几分。
大家除了羡慕沈家修了这么大的院子外,更惊叹于他家的速度。
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爹娘昨晚就说过,今天可是有好东西吃呢!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李木匠将沈家人全都招呼到堂屋前站定。
无论哪个时代,上梁都要选个黄道吉日,这样才能永保家宅安宁,子孙昌盛,兴旺不衰。
而上梁指的是一所房屋的主梁,它是房屋木结构的核心承重构建之一,它的稳固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的结构安全,将主梁安装到屋架顶部的过程就称之为上梁,完成后标志着房屋主体框架基本完成。
而且这根房梁被认为是房屋的‘脊梁’或是‘灵魂’,是连接天地、沟通神明的所在,上梁象征着房屋获得了支撑和生命力。
不仅如此,对于选做主梁的木材也是十分讲究的,通常是用又直又粗壮、且表面光滑无疤痕的优质杉木,其砍伐、运输过程中也是有说法的,而且需要自然晾干才可使用。
有了这么多讲究,因此每一所房屋的上梁之日都会举行一个仪式,不仅是为了祈福纳祥,也是为了驱邪避灾。
沈家不管是动土还是上梁的日子都是李木匠给看的,古时候但凡是个手艺人就没有不会这些的,他们是历史文化的另一种传承,是老祖宗们对后世子孙的美好期望和祝愿。
主梁上已经披挂了象征吉祥驱邪的红布,贴上一张八卦符的红纸对联,一书‘上梁欣逢黄道日’,二书‘立柱巧遇紫微星’,两边还绑上了象征财富的铜钱、象征丰收的五谷以及象征文运的毛笔等吉祥物。
而梁木下方已经摆放好了香案,由于不能随意宰杀耕牛,三牲便用鸡、鱼、肉代替了原来的牛羊猪,搭配酒水和糕点还有红枣等物。
一切就绪,李木匠站在前面点燃三柱香,表情肃穆开始祭梁。
“今有沈家有福新宅上梁,特禀明祖师爷,敬告天地神灵,祈求保佑上梁顺利,新宅平安!”
一众沈家人跟着跪拜,大呼:
“望天地神灵保佑我沈家上梁顺利,新宅平安!”
祷告完成,李木匠把香插入香炉中,然后声音如洪钟一般穿透鼎沸的人声,大喊一声:
“吉时已到!上梁喽~~!”
早已准备好的爆竹霎时间便劈里啪啦响了起来,青烟弥漫,村人欢呼,跟着沈家人大喊一声:
“上梁喽~~!”
音落,李木匠再吆喝一声:
“起粱~~!”
早已站在两边高台上的两个泥瓦匠师傅领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各人卯足了力气,合力将披红挂彩的主梁用绳子缓缓拉起。
当主梁升到预定位置,所有泥瓦匠师傅开始大声唱诵上梁歌:
“金斧响来闹哄哄哎~~!”
“今日沈家立大梁喽~~!”
“上一步,一品当朝福满堂!!!”;
“上两步,双喜临门子孙旺!!!”
“上三步,三羊开泰家业昌!!!”
.......
歌声嘹亮,响彻四方!
每唱一句,一众村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和应和声:
“好!好!好!”
“旺!旺!旺!”
......
这样的氛围沈依依从未感受过,她的面色和一众沈家人一样神圣而庄重,等待着主梁顺利落入榫卯中。
梁木在歌声中和炮仗中平稳、准确无误镶嵌于榫卯内,旋即两个泥瓦匠师傅脸上绽开笑容。
这是非常关键地一步,必须确保一次成功,不能掉落或是反复调整,否则视为不详。
好在并无意外,沈家人都高兴地呼出一口气。
待梁木落位后,师傅马上用木楔将其固定稳当,接下来就是抛梁!
这也是整个仪式当中最热闹,人人都会参与的环节。
孩子们开始大声欢呼,兴高采烈地等在下面,准备接抛梁!
两个泥瓦匠师傅将沈家人提前备好的几个沉甸甸的红色布包解开,里面是象征‘发’的馒头、象征‘高升’的糕点、象征‘多子’的花生、象征‘财富’的铜钱、象征‘五谷丰登、衣食无忧’的杂粮和一些象征‘甜蜜’的糖果和红枣...
可以说准备得相当齐全!
两个师傅笑着相视一眼,同时大手一挥喊道:
“抛梁~~!”
“接福喽~~!”
然后就是漫天‘福气’从梁上洒下!
大人孩子仰着脖子伸长了手臂接着各自眼前的‘福气’,有落在头上的!有刚好砸在脸上的!也有准确落入手中的!
各人喊着:
“砸中啦!砸中啦!好运道嘞!”
“哎哟,我接到财喽!”
“哈哈哈!今年定是个好收成!”
“可不得了!我家今年要添丁咧!”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大家笑着、说着、喊着,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场面热闹非凡。
泥瓦匠师傅笑着看向沈大山,见他们全家已经展开了一块大红布,两人又喊了一声:
“接福袋喽~~!”
随即两个红色布包准确无误的落入红布中,一家子赶紧围拢,笑着大声回应:
“福袋到家喽~~!”
如此上梁才算顺利完成!
待到两个泥瓦匠师傅下来,沈大山分别递过去一个大红封。
此时的沈依依正站在家人身边,笑盈盈地看着一众如同泥鳅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孩童,看着他们小手飞快捡拾地上的吃食,衣衫被扯起一角鼓鼓囊囊,好不快活!
大人们见此情景也凑起了热闹,假装和孩子们争抢,惹得师傅们哈哈大笑!
太阳高悬,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浓浓的喜悦!
这样的氛围不止沈依依喜欢,就是在场每一个人都喜欢!
五谷丰登,家宅安宁,子孙满堂,富贵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