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很好!”
洛娘子夸赞完沈欣之后又看向沈依依,看来这个小丫头口中的阿姐便是她了。
观她面容秀丽,虽谈不上有多漂亮,不过眉目间自有一股英气,且双目有神明亮,想必是个心思通透的。
倒是没看错,虽然不愿意来学女红,可是看着就是个伶俐的,只不知她为何不来,如今能让女子做得事情可是不多,既是能如此教导幼妹,那她更应该有傍身的手艺才是。
难不成她有别的谋生手段?还是说不愿意来她这里?可是试问整个南水镇,还有哪家绣坊有她这里好!
洛娘子在心中如此想着,有些好奇,便是开口问道:
“姑娘既知女子也要有个一技之长傍身,我倒是好奇姑娘为何不同妹妹们前来学女红?还是说姑娘已有谋生的手段?如果没有,那你可以同你几个妹妹一起留在这里,我定用心教授!”
沈依依倒是没想到她会这样问自己,她无奈摇了摇头回答。
“承蒙洛娘子抬爱,小女是真的手笨!做不了这些!几个妹妹就劳你多费心了!”
旁人不知沈依依,还当她是推辞之语,沈春兰对此却是再清楚不过,便是赶忙替沈依依解释道:
“洛娘子,我家这侄女确实不擅长做这些!家里让她缝个衣衫,她也能逢得跟蜈蚣似的!”
沈春兰想道此前让沈依依试着缝几针,没想到直接让她看傻眼了!心下觉得有些好笑,便是扑哧笑出了声。
洛娘子见沈依依窘态,又听沈春兰如此说了,方才摇头叹息,然后和沈欣几人说道:
“也罢,那你们几个今日前来便是要留在这里了!我这里没那么多讲究,只一条,不得允许不能私自离开绣坊!你们可能做到?”
几个姑娘赶紧点头应承:
“能!”
“嗯!那你们且安心在此,除了每年一人二两银子的束修之外,每月一人还需三百文的伙食费,铺盖被褥我这里会提供,你们就不用自带了!”
然后又指着那十多个正在绣花的姑娘说道:
“她们都是附近村子的,有几个跟着我学了几年了,有两个也是前几日才来!今后你们要好好相处,莫要生出事端!只要肯用心学,不出三年一定能有长进!可莫要辜负家人的心意!”
没人比她更清楚,家中女儿家能被送来学习女红,大多都是爱女的人家才会如此,许多人家根本不把女儿当回事,养大了随便找户人家嫁出去了事,更有甚者,把闺女当成换取利益的物件,根本不管她的死活!
她只希望来到这里的女孩子都能抓住这个机会学个手艺,如此便是多了一分自己做主的能力。
几个姑娘赶忙点头,洛娘子又嘱咐了几句便吩咐冯姑带她们去厢房,她则继续在绣坊里看着姑娘们绣花。
来到厢房,冯姑指着空余的三张床说道:
“这里是四个人一间房,你们三个正好可以住一间,另一张床已经有人睡了,要睡哪张床你们自己定!反正都是一样的!”
房间不大,四张床上铺着干净的床单被褥,除此以外只有中间一张圆桌,角落有两个衣柜。
“行了,你们说说话吧!我就不打扰了!”冯姑见把人安排妥当,便是在沈依依等人的道谢声中离开了房间。
“娘~”
“爹爹,阿姐~”
待人走后,几个丫头才开口。
沈春兰现下虽然不那么担心了,可是心中还是不舍,将几个孩子搂在怀中叮嘱。
“好好学知道吗?我们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沈大山摸了摸几个孩子的脑袋笑着说道:
“你们可是得洛娘子的话!在这里好好学知道不?!过些日子能回家了,我就亲自来接你们!”
“娘,舅舅,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听洛娘子的话!我也会照顾好妹妹!”
此时的沈欣虽然初次离家,心中多少都有些害怕,可是想到在这里能学到手艺,且还是她自己喜欢的女红,纵然害怕心中也坚定不移,一定会留下来好好学习!
沈依依倒是没说什么,该说的沈大山和沈春兰两人都已经说了。
她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和一个装有十两银子的钱袋递给沈欣:
“这本册子是绣样图册,没事的时候多翻翻!不懂的就和洛娘子请教,想来她一定会用心教你们!这银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有事只管去找洛娘子,处理不了的就去找沈叔,我已经和他说过了,你们不用担心!”
想到沈义堂,沈依依心下觉得自己欠了他不少人情,不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便是如此,不是你帮我就是我帮你,有心结交就免不了如此,这也是自古以来各个大家族之间的默契。
只他们之间目前还有所不同,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相帮也是发自内心真情实感,如此更显难能可贵。
沈依依并不是一个怕欠人情之人,她怕的是想欠也没地方可欠!
“表姐,二丫,你们放心,我下学了就过来看你们!阿姐说等我识字了,到时候就教你们认字!”
石头见着沈欣翻阅的图册上面有不少字,便是适时开口。
“谢谢表姐!谢谢石头!”
“欣儿表姐你忘啦,我现在不叫石头啦!我可是马上要进学的人了,我叫沈皓!”石头一手叉腰一手指向自己说道。
众人笑而不语,沈欣赶紧说道:
“是是是!你现在叫沈皓,不叫石头啦!”
二丫一听赶忙说道:
“欣儿表姐,荣儿表姐,那你们也不能叫我二丫了,我也是有名字的了!”
沈欣又拉着二丫的手回应:
“对对对!咱们二丫现在叫沈瑜!不能叫二丫了!”
石头和二丫这才作罢,这可是阿姐给他们取的名字呢!
沈大山和沈春兰看着几个孩子满意的笑了,如今家中越来越好,这可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安顿好几个孩子,几人将束修和伙食费交给冯姑,与洛娘子道谢后才离开了锦绣阁,径直去了天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