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呃!公子真是好心肠!”

就在这时,旁边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柳树下,传来一声不大不小的咳嗽,并飘过来一声感叹。

苏康循声望去,只见树下倚靠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还站着两个精壮的大汉,像是保镖之类的人物,正虎视眈眈。

老者身量不高,穿着件半新不旧的葛布素衣袍子,一副寻常乡绅打扮,手边还放着一个盛着清水的粗陶罐。

他背靠树干,似乎正在乘凉打盹,微眯着眼睛,方才的咳嗽声像是无意识发出的。

但苏康那敏锐的直觉却倏然一动——这老者身上有一种极其内敛却挥之不去的官威!

那是一种历经宦海沉浮后沉淀下来的、刻进骨子里的东西,绝不是普通乡绅能有的气质!而且他出现的位置和时机……也太巧了些!

而且还带着两个保镖,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待遇!

苏康不动声色地站起身,拱手为礼,姿态谦和:“打扰老丈清修了。晚生路过此地,见这田野风光甚好,驻足看看,惊扰之处,还请见谅。”

他没有报身份,只当自己是个普通路人。

那老者这才像真正“醒”转过来,慢慢睁开眼。

那是一双极其深邃的眼睛,看似浑浊,却仿佛能洞穿人心底最深的念头。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苏康,目光在他朴素的衣料、沉稳的眼神以及身后王刚、柳青那远超寻常仆役的精干气质上略作停留,嘴角浮现一丝极淡、很难说是善意还是嘲弄的笑意:

“无妨,无妨。老朽不过是村野闲人,在此偷得浮生半日闲,何谈打扰?倒是后生看着眼生,不是本地人吧?”声音平缓,带着点淡淡的乡音,却有种不容回避的力量。

“正是,晚生游学四方,途经贵宝地。”苏康回答得滴水不漏。

老者目光又投向那个远去小童的背影,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悲悯:“唉……穷人家的孩子,也是可怜。整日在这泥地里刨食,终非长久之计啊。”

他话锋突然一转,锐利如刀地直视苏康,“后生,看你也像是个读过圣贤书的,你觉得,这天下良田,该如何分,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有这孩子捡遗穗之苦?”

来了!

苏康心中一凛。

这哪里是寻常闲聊?这分明是试探!甚至是直指核心的考问!

这位老者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他应该就是那个丁忧在家的前左相刘文雄!

他是有意在此等我的!

至于他如何得知自己的身份,这对于一位权倾朝野的人来说,要有心探查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苏康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初生牛犊般的恭敬,脑筋却已经在飞速运转着。

直接回答?

无论是激进的土地分配论,还是官方的“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套话,在刘文雄这种老狐狸面前都如同稚子舞剑。

自己必须答得聪明,答得含糊,更要答得能点出问题根源!

想到这,苏康谦逊地笑了笑,仿佛被问懵了,然后指着脚下这片宽广无垠、归属明晰的麦茬地,又遥遥指了指刘家庄的方向,再越过柳溪河,指向更远处梁家村那隐约可见的青灰色高墙庭院:

“老丈问得深远,晚生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国策。只是方才一路行来,见这片土地肥沃,却……却总像被一条河、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这河是柳溪河倒也罢了,可那道看不见的‘墙’,是田契,是名分,是盘踞了几辈人的根!地里长的粮食就像是流动的河水,可田地本身,却成了牢牢捆扎在水底的大石。”

他顿了顿,目光有意无意地掠过那已经远去只留个背影的孩童,“想要河中鱼儿都能跃起喝口水,怕只怕,搬了那石头,水还没清,鱼倒先被石头砸碎了不少。要搬,也得有万全的法子,找到那撬石头的支点才好。”

这番话,看似模糊,实则点到了几个核心:承认土地兼并严重(被河\/墙隔开),点出土地产权固化如巨石般压在百姓身上(捆扎在水底的大石),暗示强行改革可能带来混乱(砸碎鱼),最后引出关键——要改革,需要找到那个不引发巨大动荡的“支点”(撬石头的支点)。

刘文雄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第一次仔细审视眼前这个“游学后生”。

他那看似浑浊的目光深处,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警惕,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这个年轻人,看得太清楚了!一语道破他盘桓心中多年的核心难题!那关于“石头”与“支点”的隐喻,简直像是一根针,精准地刺进了他意识深处!

“呵呵,”

刘文雄没有做出评价,只是突然朗笑几声,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有些突兀。

他慢慢拄着旁边的一根树枝站了起来,拍了拍袍子上的草屑,像是对着苏康,又像是对着空气,悠然说道:“后生啊,这脚下的泥土最实诚,养活了无数人,也埋葬了许多念头。人老了,看田地都像看着老朋友。朋友也好,石头也罢,横竖就在那儿。关键是……”

他顿了顿,深深看了一眼苏康,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田地是死的。可人心里活着的念头,才最是要命的东西啊!天色不早,后生还要赶路吧?老朽也该回去喝碗粥了。”

说完,不等苏康回应,刘文雄便拎起他的粗陶罐,步履稳健,头也不回地沿着田埂,向着刘家庄那气势恢宏的青砖门楼方向走去。那两名保镖,一声不吭地,也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

他略显佝偻的背影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却带着一种山岳般的沉稳与深不可测。

夕阳的金辉洒在老者渐行渐远的背影上,也映在苏康凝重的脸上。

这位“偶然”相遇的老相国,留下的话语如柳溪河的水,表面平静无波,底下却暗流汹涌。

“田地是死的……人心里活着的念头才最是要命……”

苏康咀嚼着这句话,如同含着一枚苦涩的橄榄。

刘文雄这番话,既是警告——改革的念头会引起巨大动荡,也是隐晦的承认——问题的根子确实就在这固化的土地与盘踞其上的贪婪人心上,而那“支点”的答案,更非一日可寻。

王刚和柳青无声地靠近,他们虽未听全对话,但凝滞的气氛和那位老者不凡的气度,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了压力。

“少爷?”

柳青轻声询问。

苏康收回目光,先看向那个早已远去的孩童那小小的背影,然后将目光盯在了离去老者的背影上。

“无妨。”

苏康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像是在回答刘文雄的背影,又像是在告诉自己,“死物易搬,人心难平。但难,就不做么?走吧!”

他转身登车,目光穿过车窗,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片象征着威宁顶级权贵根基的沃土,以及更远处梁家村模糊的轮廓,沉声道:“回城!”

只有让他们先抓住一点点自己的生机,拥有一点哪怕微不足道的反抗之力,将来当“大石”真要被撬动时,他们才不至于仅仅是“被砸碎的鱼”!

这第一步,必须要走稳!

夕阳彻底沉入山峦,暮色四合,将这片巨大的良田与刘家的高墙都笼罩在一片晦暗不明的蓝色之中。

马车的轮毂碾过麦茬地边的土路,发出沉重的声响,载着一颗愈发沉重却也点燃了更强烈斗志的心,融入苍茫夜色。

一场不知是无声的较量还是喜相逢,已经在这田野的偶遇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大唐房二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