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医院前的青石板上排起了长队。天刚蒙蒙亮,从京畿各县赶来的百姓就已在此等候。队伍最前方,几位身着素袍的医官正在为一位老妇诊脉,旁边的小学徒飞快地在竹片上记录着症状。

\"大娘,这是七日份的'清肺散'。\"医官包好药末,又递过一块木牌,\"三日后凭此牌来复诊,不必再排队。\"

老妇千恩万谢地离去,队伍中响起一片赞叹。这是太医署新设的\"惠民医局\",专为平民百姓提供免费诊疗。更难得的是,这里看病不问身份,连最卑贱的奴婢也能得到救治。

皇城内的李承乾正在翻阅医局送来的《诊籍》。这些按日记录的病例,详细记载着各种症状与用药效果。他特别注意到\"咳喘\"一症下,不同医师开出的方子各有千秋。

\"传孙思邈。\"皇帝放下竹简,\"朕有事请教。\"

须发皆白的老神医很快到来。听完皇帝的问题,他捋须笑道:\"陛下明鉴,这正是老朽推行'医案集议'的初衷——让诸位医师各抒己见,再择优推广。\"

\"善!\"李承乾眼前一亮,\"何不将此法制度化?每月朔望,召集太医署精英会诊疑难杂症。\"

\"老朽还有一请。\"孙思邈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老朽整理的《千金方》,想请陛下准予刊印,惠及四方。\"

李承乾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数百种常见病的治法,用药多取寻常草木,甚至还有\"以形补形\"的食疗方。

\"妙哉!\"皇帝拍案叫绝,\"朕命将作监以活字精印千部,分发各州县。另在太医署设'方剂库',广收民间验方。\"

诏令一出,各地献方者络绎不绝。有深山隐士献出祖传金疮药,有江湖郎中呈上秘制接骨膏,甚至还有胡商贡献了大食的眼科疗法。晋阳公主主动请缨,带领太医署众医日夜整理,按病症分类编纂。

小公主别出心裁,将药方按\"急缓养\"三类标注:急症方求速效,缓症方重调理,养身方宜平日服用。更妙的是每方末尾注明\"宜忌\",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这日李承乾巡视太医署,发现后院新建了几间砖房。推门进去,只见里面摆满笼屉,蒸汽氤氲中,几位药师正在炮制药材。

\"陛下,这是'蒸药房'。\"孙思邈介绍,\"药材经蒸晒后,药性更纯,也更易保存。\"

隔壁的\"炼丹室\"更令人称奇。不同于方士的铅汞之术,这里用特制琉璃器皿提纯药物精华。一位年轻药师正将蓬莱紫草浸泡后蒸馏,得到几滴晶莹的紫色液体。

\"此物一钱可抵原草一斤!\"老神医兴奋地说,\"只是制法繁琐...\"

\"无妨。\"李承乾当即决定,\"设'药工坊'专司此事,朕要最好的伤药配给边军。\"

随着《千金方》的传播,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许多州县缺医少药。李承乾召集众臣商议,最终决定在各道治所设立\"医官学\",选拔聪慧子弟学习基础医术,两年学成后派往各县。

\"陛下,培养一个医师至少五年...\"太医令犹豫道。

\"先解燃眉之急。\"李承乾早有打算,\"学成者称'医助',专治常见小病,大病仍送州府。每年考核,优异者可深造。\"

与此同时,药圃的扩建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禁苑东南角划出百亩地,按气候分设\"温凉干湿\"四个区域,试种各地药材。最令人称奇的是那座\"琉璃药宫\"——用透明琉璃瓦搭建的暖房,可培育南方珍稀药草。

初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痢疾在京畿蔓延。太医署全体出动,在长安各坊设立临时医点。晋阳公主发现,许多贫民区患者不愿就医,细问才知是怕传染家人。

\"皇兄,儿臣想设'隔离病舍'。\"小公主连夜入宫禀报,\"孙爷爷说有些病会'过人'...\"

李承乾立即准奏,更下令将城外的废弃军营改为临时医所。为消除百姓顾虑,他命人在病舍周围遍植薄荷、艾草等驱疫植物,又派高僧道士每日诵经祈福。

疫情刚稳,江南又报疟疾。太医署紧急调配新研制的\"青蒿丸\",效果却参差不齐。孙思邈调查后发现,是各地青蒿品质差异所致。

\"陛下,当设'药检司'。\"老神医建议,\"统一药材采制标准。\"

\"准。\"李承乾补充道,\"再设'药引制',注明每批药材产地、采时,以便追查。\"

这项制度催生了日后的\"道地药材\"体系——巴蜀的黄连、江南的薄荷、陇西的当归...各依水土之宜,择优而种。更妙的是,太医署将这些经验编成《采药图经》,图文并茂地指导药农。

八月里,太医署迎来一位特殊客人——波斯医师穆萨。此人精通眼科,尤其擅长用水晶片矫正视力。李承乾特许他在惠民医局开设专科,很快求诊者盈门。

\"陛下,穆萨大夫的'镜片术'神乎其技!\"晋阳公主兴奋地比划着,\"能让模糊多年的老者重见光明!\"

\"既如此,当广传其术。\"李承乾当即决定选拔十名太医署学子随穆萨学习,同时命将作监研制更精密的水晶磨具。

秋高气爽时,李承乾在禁苑举办\"百医会\"。来自各地的名医齐聚一堂,交流医术。最引人注目的是\"解剖图\"展示——孙思邈根据多年研究,绘制出精细的人体内脏图谱,颠覆了许多传统认知。

\"诸君请看,\"老神医指着图表,\"肺非六叶,实为五瓣;心不在正中,而偏左胸...\"

台下众医哗然,有人质疑,有人惊叹。李承乾却看得入神,突然问道:\"孙卿,这血管走向,可否用于解释针砭之理?\"

\"陛下圣明!\"孙思邈激动地说,\"正是如此!老朽已据此改良了针灸穴位图。\"

会议持续三日,成果丰硕。最实用的要数\"急救十术\"——针对昏厥、溺水、骨折等急症的现场处理方法,简单易学,连孩童都能掌握。李承乾命画工将其绘成挂图,张贴于各州县衙前。

随着医学发展,一个新的难题浮现——如何处置庸医误人?刑部提议严惩,太医署则主张以教代罚。李承乾斟酌再三,决定设立\"医考制\":从医者需通过基础考核,取得\"医凭\"方可执业;已有行医经验者,需补考理论。

\"陛下,民间多有祖传秘术...\"太医令小心提醒。

\"特许'家传医'备案行医,但须公开常用方剂。\"李承乾平衡各方,\"另设'医讼司',专理医疗纠纷,既护患者,也保良医。\"

寒冬腊月,边关送来急报——北境大雪,将士多生冻疮。太医署连夜赶制\"温经膏\",由驿骑快马加鞭送去。李承乾特意下诏,命边军每帐必备\"急救囊\",内装止血散、金疮药等常备药物。

除夕前,惠民医局统计全年诊疗人数——竟超过十万之众!更难得的是,因有了正规就医渠道,长安城的巫婆神汉几乎绝迹。

\"陛下,老朽近日整理西域医书,发现大食有种'人痘术'...\"孙思邈在年宴上提起一个惊人发现,\"取痘痂研粉吹入鼻中,可防天花!\"

李承乾立即意识到其价值:\"此术可曾验证?\"

\"岭南有胡商试用,十人种痘,九人不染。\"老神医谨慎地说,\"只是风险不小...\"

\"先在死囚中试验。\"李承乾决定,\"若有效,再选健卒试用。事关人命,务必谨慎。\"

开春后,太医署迎来重大改革——按病症分设\"十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齿科、针灸科、伤科、瘟疫科及养生科。每科设博士一员,生徒专精一业。

晋阳公主被委以重任,总领《太医署方剂集成》的编纂。小公主创造性地采用\"三色标注法\":黑方为经典古方,蓝方为验证有效的民间方,朱方为太医署独创秘方。

\"皇兄,儿臣发现许多穷苦人家看不起病,是因为药方里用了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一日晚膳时,小公主忧心忡忡地说。

\"兕子有何良策?\"

\"孙爷爷说,很多名贵药材其实可以用寻常草木替代。\"晋阳公主献上一卷竹简,\"这是整理的《代用药表》,比如沙参可代人参,牛膝可代鹿茸...\"

李承乾当即诏令,惠民医局用药一律从简,必要时采用替代方案。同时命司农司扩大普通药材种植,平抑药价。

五月端午,按照习俗该喝雄黄酒驱邪。太医署却贴出告示,指出雄黄有毒,建议改用艾草、菖蒲等安全药材。开始还有人质疑,直到孙思邈亲自演示雄黄加热后产生剧毒的过程,百姓才恍然大悟。

\"移风易俗难啊。\"老神医感叹。

\"但必须做。\"李承乾坚定地说,\"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导人向善。\"

盛夏时节,一场怪病在江南渔村蔓延。患者全身浮肿,太医署派去的医师束手无策。正当危急时,一位当地老渔妇献出秘方——用海藻与某种贝壳煅灰合服,竟有奇效。

\"陛下,此方当收载入典!\"孙思邈激动地呈上样本。

李承乾却想到更深:\"渔村多此类怪病,是否与饮食有关?\"他立即派太医署与司农寺联合调查,最终发现是因长期食用某种有毒藻类所致。御厨据此编撰《食忌录》,列出常见食物的相克与禁忌。

随着医政完善,李承乾将目光投向了监狱。诏令各州县牢狱必须定期熏药,囚犯每日放风;重病者准保外就医;孕妇移居\"待产室\"。这些仁政连酷吏来俊臣都不得不承认,确实减少了囚犯病死率。

秋分这天,太医署前举行了隆重的\"医典颁赐礼\"。三百部精装《太医署方剂集成》被赐予各道医官学,作为标准教材。更隆重的是\"十大医家\"的授衔仪式——来自民间的十位杰出医者被授予\"国医\"称号,享五品俸禄。

\"陛下,老朽近日研读《黄帝内经》,深感预防重于治疗。\"孙思邈在御前会议上提出,\"当推行'四季养生法',教百姓顺时调养。\"

\"正合朕意。\"李承乾当即决定编撰《百姓养生册》,免费发放。同时命各州县设立\"养生堂\",教授导引、按摩等保健之法。

寒冬来临前,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启动了——在各州县修建\"病坊\",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病患者。这些病坊多由废弃官舍改建,配有简易病床和药灶。最难得的是,李承乾特许僧人、道士入坊照料,既解决人力,又给予修行者积德之机。

腊月祭灶日,晋阳公主献上特殊贺礼——太医署本年统计显示,长安城死亡率比去年降低三成,其中孩童夭折数减少近半。

\"此乃朕今年收到的最佳贺礼。\"李承乾欣慰地说,\"兕子,你可知为何朕如此重视医事?\"

小公主想了想:\"因为百姓健康,国家才能强盛?\"

\"不仅如此。\"皇帝望向远方,\"治国如医病,防微杜渐胜过亡羊补牢。朕愿这大唐天下,人人得享天年,无有病苦。\"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大唐房二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