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玉虚宫,仙雾缥缈,道韵流转。然而在这万法源流之地,却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传道殿内,元始天尊端坐云床,看着下方垂手侍立的姜子牙,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四十载光阴弹指而过,这身负“飞熊”之相的天命封神之人,竟似与仙道绝缘!
玉清仙法,玄奥晦涩,姜子牙听得云里雾里,体内半点仙元也凝练不出;神通妙术,变化无穷,他练来练去,只如凡人耍把式,连个掌心雷都劈不响;吐纳炼气,餐风饮露,几十年苦功下来,除了精神头稍好,白发少了些许,依旧是凡胎肉体,寿元未见半点增长!
反倒是那些治国安邦之策、兵书战阵之法、天文地理之识,乃至些许粗浅的符箓驱邪、禳星祷雨的小术,姜子牙一学便会,一点就通,甚至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此刻他袖中,便揣着几卷自己整理的《六韬》、《三略》注解,还有一叠画满排兵布阵草图的黄符纸。
“唉…” 元始天尊心中暗叹一声,彻底断了念想。此子根骨,当真浊重不堪,朽木难雕!他挥了挥手中玉如意,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无奈:“姜尚。”
“弟子在!” 姜子牙连忙躬身,神色恭谨中带着忐忑。
“汝上山四十载,仙道难成,神通未就。此乃天命使然,非汝之过。” 元始天尊语气平淡,却宣判了姜子牙的仙路断绝,“汝之命数,不在昆仑仙山,而在凡尘俗世。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汝与我代劳,下山封神,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四十年期盼,四十年苦修,终究是一场空!他嘴唇哆嗦着,眼中泛起泪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师尊!弟子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不敢懈怠!望师尊大发慈悲,指点迷津!弟子情愿在山苦行,绝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师尊收录!”
“汝命缘如此,必听乎天,岂得违拗?” 元始天尊语气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天道威严,“速去!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言罢,闭上双目,不再理会。
姜子牙见师尊心意已决,心如刀绞,万念俱灰。只得含泪拜别,一步三回头地收拾了简单行囊(几卷兵书、几沓符纸、一根鱼竿),步履蹒跚地走下昆仑山,身影萧索地没入滚滚红尘。
姜子牙前脚刚走,申公豹后脚便鬼鬼祟祟溜进偏殿。他满脸堆笑,对着闭目的元始天尊谄媚道:“师尊,姜师兄他…朽木难雕,下山也好。弟子愿常侍师尊左右,聆听大道…”
元始天尊眼皮都未抬,只冷冷吐出两个字:“去吧。” 语气淡漠,如同驱赶一只苍蝇。他对这心术不正、命格驳杂的弟子毫无兴趣,任其自生自灭,甚至隐隐觉得,此子留在山中,反是祸患。
申公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却不敢表露,只得悻悻然行礼退出。他站在玉虚宫外,看着姜子牙消失的方向,又看看紧闭的宫门,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姜子牙!你何德何能,竟得师尊如此‘关照’?哼!你下你的山,我自有我的去处!这洪荒天地,未必没有我申公豹扬名之处!” 怨念与野心交织,他化作一道灰蒙蒙的遁光,投向那劫气弥漫的俗世。申公豹这位因一句“道友请留步”而名传千古的人物,因为原始的不待见,转身就投了截教。
西方,须弥山巅。八宝功德池畔,准提道人手持七宝妙树,望着东方朝歌方向,眼中寂灭玄光流转,嘴角勾起一丝算计的弧度。
“东方杀劫,气运纠缠,正是我西方广纳‘有缘’之良机。然商朝气运未尽,劫气酝酿尚需时日…太慢了。” 他手中妙树对着虚空轻轻一刷,一道无形无质、蕴含惑神乱心之力的寂灭玄光,悄无声息地跨越无尽空间,直射朝歌!
时值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商王纣王率文武百官,驾临朝歌城南,富丽堂皇的女娲宫降香祈福。此时的纣王,虽经闻仲教导,英明勇武,然骨子里那份刚愎与潜在的骄奢因子,在太平盛世的浸染下,已然悄然滋生。女娲宫内,金炉瑞霭,宝烛生辉,帷幔低垂,庄严肃穆。
纣王焚香礼拜毕,正欲起驾回銮。忽觉一阵无名燥热自心底升起,眼前景象微微扭曲。那准提道人的惑神玄光,已悄然侵入其灵台!他鬼使神差地抬头,目光落在殿中供奉的女娲圣像之上。
那圣像乃先天灵石雕琢,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容貌瑞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宛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平日里纣王见此圣像,唯有敬仰之心。然此刻,在那惑神玄光作祟下,圣像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眼波流转,眉目含情,那庄严神圣之气,竟化作一股勾魂摄魄的魅惑!一股邪火腾地窜上纣王心头,瞬间冲垮了理智!
“取文房四宝来!” 纣王声音带着一丝异样的沙哑。首相商容虽觉不妥,但不敢违逆,只得奉上。纣王提笔蘸墨,望着女娲圣像,邪念炽盛,竟在女娲宫粉壁之上,龙飞凤舞地题下一首亵渎至极的淫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最后一笔落下,邪气四溢!那“侍君王”三字,更是将人神共愤的亵渎之意推至顶峰!商容、比干等忠臣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连连叩首:“大王不可!女娲娘娘乃上古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陛下洗去此诗,恐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天下百姓见陛下有德之君,岂不美哉!”
纣王却置若罔闻,看着自己“杰作”,放声大笑:“朕观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题诗以赞之,有何不可?纵是神圣,岂不也乐得受人间君王仰慕?回驾!” 他大袖一挥,在群臣惊骇绝望的目光中,志得意满地起驾回宫。
纣王銮驾刚离女娲宫,那粉壁淫诗之上,亵渎神威的邪气与人间帝王的浊念冲天而起,瞬间穿透三十三天,直抵混沌天外娲皇宫!
轰——!
娲皇宫内,祥云崩散,瑞霭消弭!女娲娘娘正于云床静修,蓦地心血来潮,掐指一算,顿时将那朝歌女娲宫内景象尽收眼底!当看到那壁间淫诗,尤其“取回长乐侍君王”之句时,一股源自混沌初开、造化万物的滔天圣怒轰然爆发!
“殷受!无道昏君!” 女娲娘娘玉面含煞,凤眸喷火,周身造化清气瞬间化作焚尽万物的怒焰!娲皇宫剧烈震荡,虚空寸寸碎裂!“不修德政,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吾以仁慈待天下,彼竟如此辱我?!此恨怎消!”
她盛怒之下,便要亲临朝歌,以红绣球砸碎那昏君头颅!然圣心一动,立时感应到成汤尚有二十八年气运未尽,天命未绝,此刻出手,反违天道,恐引更大反噬。
“好!好!好个成汤气数!” 女娲怒极反笑,眼中寒光如冰,“吾不能亲手灭你,便坏你江山,绝你宗祀!” 她玉手一翻,掌中现出一杆古朴玄奥、散发着令万妖俯首战栗气息的黑色长幡——正是妖族至宝,招妖幡!
女娲娘娘将招妖幡立于宫前,迎风一展!
哗啦啦——!
幡面无风自动,猎猎作响!一股无形却浩瀚磅礴的妖族本源召唤之力,瞬间席卷洪荒大地,穿透一切洞府禁制,直抵天下群妖元神深处!
“招妖幡动,万妖来朝!”
霎时间,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妖风呼啸!洪荒各处,无论深山老林、幽潭古墓、荒原大泽,凡开启灵智之妖物,无论修为高低,皆身不由己,化作道道颜色各异、或强或弱的妖风,就连鲲鹏、白泽等这种上古大妖都朝着三十三天外娲皇宫方向疯狂汇聚!万妖朝贺之景重现,妖气遮天蔽日!
女娲娘娘凤目含威,扫过下方匍匐战栗、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天下群妖,声音冰冷如九幽寒风,蕴含着无上圣威:
“天下群妖听令:轩辕坟三妖留下听候法旨,余者退去!”
万妖如蒙大赦,顷刻间散去无踪,只余下三道战战兢兢、妖气却最为精纯凝练的身影伏于阶前。
女娲目光如电,锁定三妖:
“九尾狐狸精!”
“九头雉鸡精!”
“玉石琵琶精!”
“尔等隐于轩辕坟,吸日月精华,偷人族气运,已修成妖身,可化人形。今有一事,着尔等去办,功成之后,许尔等修成正果!”
三妖又惊又喜,连连叩首:“愿听娘娘圣谕!”
女娲声音森寒,字字如刀:
“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尔等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尔等亦成正果。”
她玉指一点,三道蕴含造化之力的精纯妖元没入三妖体内:“赐尔等造化妖元,助尔等化形无瑕,魅惑天成!切记,不可滥杀无辜,否则天谴立至!去吧!” 言罢,袖袍一挥。
三妖只觉体内妖力暴涨,变化神通更上层楼,狂喜叩谢:“谨遵娘娘法旨!” 随即化作三道妖风(一粉红、一五彩、一灰白),悄无声息地遁入朝歌方向,目标直指那刚刚亵渎了圣人的商纣王深宫!
女娲娘娘看着三妖消失的方向,眼中怒意稍平,却覆上一层冰冷的杀机。她转身望向朝歌,仿佛看到了那即将被妖氛笼罩的成汤江山:
“殷受…此乃汝自取灭亡!吾倒要看看,你这二十八年气运,如何抵得过这三妖祸水,抵得过这…天命杀劫!”
娲皇宫门缓缓闭合,只留下无边的圣怒与森冷的杀意,在混沌中弥漫。封神杀劫的导火索,已被纣王亲手点燃,并被女娲娘娘掷入了成汤王朝的心脏!一场席卷仙凡、注定血染洪荒的滔天巨浪,终于掀起了第一道毁灭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