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饮食滋味,是用来滋养身体的,但如果饮食不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倘若不通过服药或炼制丹药来维持生命,又怎能不饮食呢?我常看到当下之人不懂得调养身体,疾病纷纷发作。如果不是因饮食导致疾病,想要保全生命,就必须知晓应当禁忌的事项。所吃食物的味道,有的与病情相宜,有的对身体有害。如果相宜,就能有益于身体;如果有害,就会引发疾病,由此导致病情危急,通常都很难治疗。大凡煮药取汁来解毒,虽说为了救急,但不能趁热饮用,因为各种中毒病症遇热会更加严重,适宜冷饮。
肝脏有病要禁忌食用辛辣食物,心脏有病要禁忌食用咸味食物,脾脏有病要禁忌食用酸味食物,肺脏有病要禁忌食用苦味食物,肾脏有病要禁忌食用甜味食物。
【注释】这里说五脏有病,要用五味来禁忌,这是为什么呢?肝脏属木,如果给肝脏有病的人食用辛辣食物,辛味能助长肺气,恐怕会克制肝木,所以肝脏有病要禁忌辛辣食物。心脏属火,如果给心脏有病的人食用咸味食物,咸味能补益肾水,恐怕肾水会克制心火,所以心脏有病要禁忌咸味食物。脾脏属土,如果给脾脏有病的人食用酸味食物,酸味属于肝木,恐怕肝木会克制脾土,所以脾脏有病要禁忌酸味食物。肺脏属金,如果给肺脏有病的人食用苦味食物,苦味属于心火,恐怕心火会克制肺金,所以肺脏有病要禁忌苦味食物。肾脏属水,如果给肾脏有病的人食用甜味食物,甜味能补益脾脏,而脾主克制肾水,所以肾脏有病要禁忌甜味食物。
春季不宜食用肝脏,夏季不宜食用心脏,秋季不宜食用肺脏,冬季不宜食用肾脏,四季之末的十八天不宜食用脾脏。解释如下:春季不宜食用肝脏,是因为春季肝气旺盛,脾气衰弱,如果食用肝脏就又会补肝,使得脾气衰败得更厉害,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再者,肝气旺盛之时,不能让肃杀之气进入肝脏,恐怕会损伤魂魄。如果不是肝气旺盛的时候,肝脏就会虚弱,此时用肝脏来补养肝脏,是很好的。其余脏腑以此类推。
【注释】这里说的是四季之中,有适宜食用和不适宜食用的脏器。比如春季肝脏之气旺盛,脾脏就会虚弱,所以适宜食用脾脏对应的食物,而不适宜食用肝脏,如果食用肝脏,那么肝气会更加旺盛,脾脏就会更虚弱,所以说“不可救”。又说,肝气旺盛的时候,不能让肃杀之气进入肝脏,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不要伐伤自然的和气。如果伐伤自然和气,就会损伤肝脏,而肝主藏魂,恐怕会进一步损伤魂魄。如果不是肝气旺盛的时候,肝脏就会虚弱,虚则可以用肝脏来补肝,所以说这样做很好,其余脏腑依此类推。
一般来说,肝脏本身就不可轻易食用,若是动物自然死亡的,其肝脏就更不能吃了。
【注释】这是说各种家畜野兽在即将被杀的时候,心中有所惊恐,肝脏有所忿怒,食用这样的肝脏都对人体不利,所以说“不可轻啖”。像野兽自然死亡的,必定是中毒而死,更不可以食用。
大凡心脏都是人的神识所寄托之处,不要食用,否则会让人在来生遭受相应的报应。
【注释】人与动物虽然有区别,但贪生怕死的心理是一样的。正因为心脏是神识所寄托之处,所以说“不要食用”。
凡是肉类及肝脏掉落在地上却不沾染尘土的,不可食用。
猪肉掉在水中漂浮起来的,不可食用。
各种肉类如果不干,用火烤时会跳动,遇到水也会自动跳动的,不可食用。
六畜的肉,如果热血不断的,不可食用。
各种动物的五脏以及鱼,扔在地上尘土却不沾染的,不可食用。
【注释】以上五条所描述的情况都怪异异常,一定不要食用。
各种肉类及鱼,如果狗不吃、鸟不啄的,不可食用。
【注释】凡是禽兽都不吃的肉类,必然有毒,不可食用。
肉中有像红色斑点的,不可食用。
【注释】红色斑点是恶血聚集而成,这种颜色怪异的肉不能吃。
与父母及自己属相相关的动物肉,不可食用,吃了会让人神魂不安。
【注释】这体现了仁人孝子的用心。
食用肥肉及热汤后,不可饮用冷水。
【注释】食用肥肉和热汤之后,紧接着饮用冷水,冷热相互交结,油腻之物停滞在膈间无法下行,即使不出现腹痛、呕吐、腹泻,也必定会形成痞症或积聚,一定要慎重啊。
污浊的饮料、腐烂的肉、发臭的鱼,食用这些都会对人造成伤害。
【注释】这是说腐败变质的食物,都不适合食用。
自然死亡的禽兽,如果嘴巴紧闭的,不可食用。
【注释】凡是自然死亡的动物,其肉都有毒,嘴巴紧闭则毒无法外泄,千万不可食用。
六畜如果是因瘟疫而死的,都有毒,不可食用。
【注释】疫毒能够致使六畜死亡,它们的肉必然带有疫毒,所以不可食用。
野兽自然死亡,头朝北以及趴在地上的,食用其肉会致人死亡。
【注释】凡是头朝北自然死亡的野兽,以及死后不僵硬而趴在地上的,食用其肉大多会致人死亡。
吃生肉吃饱后,又饮用乳汁,会生出白色寄生虫。
【注释】吃生肉吃饱后,马上饮用乳酪,就会形成湿热,必然会滋生白色寄生虫。
因瘟疫而死的牛肉,食用后会让人患洞泄之病,也可能导致坚硬的积块,应该用通利的药物泻下。
【注释】因瘟疫而死的牛肉有毒,不可食用。食用后如果出现剧烈腹泻,是因为毒从下泄出,或者可能导致坚硬的积块,此时应该用通下的药物泻下。
将干肉存放在米瓮中会产生毒素,若是经过夏天后食用,会引发肾脏疾病。
【注释】干肉存放在米瓮中,受到湿热郁蒸之气的影响,经过夏天后已经腐坏,食用后腐坏之气进入肾脏,所以会引发肾脏疾病。
治疗因食用自然死亡的六畜之肉而中毒,将黄柏捣成碎屑,取一方寸匕服用。
【注释】六畜自然死亡,肉中含有毒素,中了这种毒的人,服用这个方剂,因为苦味能够解毒。
治疗食用郁肉、漏脯而中毒的方剂
将狗屎烧成灰,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次服用人乳汁也很好。饮用三升生韭菜汁也可以。
【注释】郁肉,是密闭存放过夜的肉。漏脯,是被漏水浸泡过的干肉。食用这些肉中毒后,根据中毒轻重,用烧狗屎、人乳汁、生韭菜汁来解毒。
治疗食用藏在黍米中的干脯而中毒的方剂
将大豆浓煎成汁饮用,喝几升就能解毒,也可治疗食用狸肉、漏脯等导致的中毒。
【注释】和郁肉中毒同理,大豆汁也能解毒。
治疗食用生肉中毒的方剂
在地上挖三尺深,取出下面的土三升,加入五升水,煮几沸后,澄清取汁,饮用一升就能痊愈。
【注释】地浆能够解各种毒,挖到黄土有泉水渗出,这就是地浆。三尺只是大概的说法,没见到黄土,都是秽土,见到黄土才能取用。
治疗食用六畜、鸟兽肝脏中毒的方剂
用水浸泡豆豉,绞出汁,服用几升,即可痊愈。
【注释】食用禽兽肝脏,毒在胃中,所以用豆豉来催吐毒素。
马的脚上如果没有夜眼,不可食用其肉。(夜眼,又叫附蝉尸。)
【注释】一般的马都有夜眼,如果没有,其外形就异常,所以不要食用。
食用酸马肉后不饮酒,会致人死亡。
【注释】马肉味酸且有毒,所以要饮酒来解毒。
马肉不可以热着吃,会伤害心脏。
【注释】马属火性,马肉热性大,恐怕会伤害心脏,应当冷着吃。
马鞍下的肉,食用会致人死亡。
【注释】马鞍下的肉,长期被汗水浸渍有毒,食用会致人死亡。
白色的马但头部是黑色的,不可食用其肉。
【注释】《食疗》说:食用这种马肉会让人癫狂。
白色的马但蹄子是青色的,不可食用其肉。
【注释】白色的马青色的蹄子,骑着不吉利,人食用必然会受到伤害,所以不可食用。
马肉和猪肉一起食用,吃饱喝醉后就躺下,这是非常要忌讳的。
【注释】马肉属火,猪肉属水,一起食用本就不相和,如果醉饱后立刻躺下,就会损伤脾气,所以说“非常要忌讳”。
驴肉、马肉与猪肉一起食用,会引发霍乱。
【注释】各种肉类混杂食用,恐怕难以消化,在肠胃中造成紊乱,所以会引发霍乱。
马肝和马毛,不可随意食用,否则会中毒伤人。
【注释】《汉史》记载,文成食用马肝而死,所以说“不可随意食用”,就是担心会中毒。
治疗马肝毒中人但人还未死亡的方剂(马肝又叫悬熢)
取二十七粒雄鼠屎,研成末,用水送服,每天服两次。
【注释】马吃了鼠屎会腹胀,可见鼠能克制马,所以中了马肝毒,用这个方法解毒。
又一方剂
取人头垢一方寸匕,服用效果良好。
【注释】人垢,就是人头垢。取一方寸匕,用酒化开服下,能呕吐出来为好。
治疗马肉中毒几乎要死的方剂
香豉(二两) 杏仁(三两)
以上两味药,蒸一顿饭的时间,蒸熟后杵碎服用,每天服两次。
【方解】《日华子》说:黑豆能调理中焦、下气,治疗牛马瘟毒,杏仁能下气,气下行则毒也能解了。
又一方剂
煮芦根汁饮用,效果很好。
【方解】芦根味甘性寒,能解各种肉毒。
因瘟疫而死的牛,有的眼睛发红,有的发黄,食用这种牛肉是大忌。
【注释】牛因瘟疫而死,眼睛发红或发黄,说明疫毒很厉害,千万不能食用。
牛肉和猪肉一起食用,必然会滋生寸白虫。
【注释】牛肉和猪肉一起食用,脾胃湿热的人,会滋生寸白虫。应当戒除这种吃法。
青牛的肠子不可与狗肉一起食用。
牛肺从三月到五月,其中会有像马尾一样的虫子,要割掉不要吃,吃了会对人有害。
【注释】凡是牛的肠子、肺,在三月到五月湿热交蒸的时候,必然会生出虫子,要戒食。
牛、羊、猪肉,都不能用楮木、桑木来蒸烤后食用,吃了会让人腹内生虫。
【注释】古人炼药多用桑柴火,楮实子能健脾利水,楮木也可用来烧火,为什么用它们蒸烤各种肉吃了就会生虫呢?或许是物性相互抵触吧。
吃了蛇的牛肉有毒,吃了会致人死亡,不能吃。
【注释】怎么识别吃了蛇的牛呢?只有毛发向后顺的就是。
治疗吃了吃蛇牛肉几乎要死的方剂
饮用一升人乳汁,立刻痊愈。用淘米水洗头,再饮用一升淘米水可痊愈。把牛肚切成细丝,加一斗水,煮取一升,温热后饮用,出大汗就会痊愈。
【注释】人乳能解马肝、牛肉的毒,用头垢催吐解毒能痊愈,用牛肚效果不太好。
治疗食用牛肉中毒的方剂
用甘草煮汁,饮用后就能痊愈。
【方解】甘草味甘,能解百毒。
本身有宿热的人,不可食用羊肉。
【注释】羊肉性热,如果这个人平素就有热,要忌食羊肉。
羊肉不可与鱼、酪一起生食,吃了会对人有害。
【注释】羊肉性热,与鱼、酪乳一起生食,必然对人没有益处。
羊蹄甲中有白色珠子样的东西,名叫羊悬筋,吃了会让人癫狂。
【按语】其中的道理不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