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训练完熊光明拎着两瓶酒一盒点心,早饭都没吃就去了刘主任家,黑芝麻胡同就在附近,到的时候刚7点半,初一没人睡懒觉,拍了拍门开门的是个14、5岁的丫头,把他让进院,刘主任家是个独门小院,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一间半的西厢房是厨房和杂物间。
刘主任看见他来就是一愣,熊光明赶紧给刘主任拜年,说了几句吉祥话把酒塞给刘主任,屋门都没进就走了。
“老刘谁呀,这么早就来拜年了。”刘主任媳妇从厨房出来问道。
“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小伙子,熊光明,小伙子人真不错,介绍给二丫头正好,岁数也合适。”
刚才那小姑娘赶紧说:“我才不呢,他长得黑了吧唧,傻乎乎的,看起来一点也不聪明。”
“老刘你就别乱给二丫介绍了,她才多大,我光听你说,就觉得这小伙子不太机灵,哪有给个正式工都不要的,非得在你这当个破临时工的,吃了今天没明天的。”
“哼,女人家见识短,那不是傻,是实在。他家我打听过了,就一个爹还是轧钢厂锻工大师傅,也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二丫头以后嫁过去肯定吃不了亏。”
“对对对,你见识长,吃不了亏也享不到福!”
后面的话熊光明也就是没听到,你个丫头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呢,单眼皮眼睛小,还有小雀斑,个还矮,以后都影响孩子身高。
吃过早饭,从后院挨家挨户开始拜年,聋老太太还给熊光明了5毛钱,他看了一下除了跟傻柱的,其他人也就2分5分的。
叫上傻柱跟雨水,顺便带上张大爷家孙子一块去庙会,现在四九城的庙会可比后世的强太多了,各种小吃,还有杂耍的,看的熊光明眼花缭乱的。
后世四九城那庙会什么玩意,一大帮卖羊肉串的,还不少黑心的用鸭肉,小吃也基本都是糊弄人的。
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糖卷果、豌豆黄、蛤蟆吐蜜、姜丝排叉、炒肝、馓子麻花、奶油炸糕、糖耳朵。熊光明是看见什么买什么,中午饭都不用吃了。
路过一个撂跤的场子,围着一大帮人,时不时还有喊好声传来,傻柱最好这个,使劲往里挤,他跟跤场上的师傅认识,挨着个的跟师兄弟打招呼,几个人看了一会,别说还真挺有意思的,傻柱也上去摔了两趟,就算被摔了,也乐呵呵的,一改往日的爆脾气。
玩上瘾的傻柱让熊光明带着雨水跟狗剩子先回去,他要再玩会。
也就熊光明跟着出来了,他要带着雨水,能让雨水自己回去。
刚进大院就被一帮前院玩的孩子给围住了,一人发俩山楂球,又成了最靓的仔。
看见熊光明发吃的,阎埠贵还把不会走的阎解娣给抱了出来领了两。
过完年熊光明又过起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粮站的其他人已经卷不动他了,但整个粮站的氛围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大家都勤快了不少,粮食码的也比以前整齐,卫生也干净多了。熊光明的活是越来越少,老这样不行啊,得找点别的事干干。
晚上等傻柱回来:“柱子哥,家嘛呢。呦,雨水也在,几点了还哪写作业呢,一回来光知道玩,能不能考上初中,这两天怎么也没去我那吃饭呀。”说着就推门进去了,在这个破院住了些日子也算是知道了,串门从来不敲,喊一嗓子推门就进,稍微讲究点的等主家应了再进屋,从来不等着人家开门。
“光明啊,今儿怎么得空来我这了。陪哥哥喝两口啊”傻柱热着拿回来的饭菜,头都没抬得问到。
你tm刚18酒瘾倒是不小,其实傻柱是刻意模仿何大清,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饭馆知道傻柱家情况,再加上何大清面子,要不他这没正式上灶根本没资格带菜回来,厨师圈子本来也不大,多多少少都照顾下子弟。
“光明哥一大妈这两天让我去她那吃的,我这马上就写完了。”
“行,好好学啊雨水,以后上大学。我这刚17,你怎么能天天拉着我喝酒呢,来二两吧,陪你一杯。”
等傻柱吃得差不多了,熊光明问傻柱:“我看你过年时候跟跤场得师傅认识啊,能给我引荐引荐吗,我也想过去学学。”
“行啊,这太行了,到时候咱俩没事还能一块练练。我跟你说啊,我小时候没少练,师傅说我这体格不练摔跤可惜了,要不我家传的手艺何大清非得让我当厨子,四九城我也有一号了。帮你引荐没问题,你要真想学,那得去天桥, 要是能拜宝三爷名下,那你就行了。”一说这个傻柱兴奋了,开始给熊光明讲摔跤得这些东西。
听得熊光明心里直痒痒,学就得学最好得,就是这去天桥有点远啊,来回最少15公里,这功夫都得搭路上啊。
“行嘞,那赶明我过去瞅瞅去,你先歇着吧。”
“赶早或者下午3、4点再去啊。找不着一打听都知道。”傻柱在后面来了一嗓子。
熊光明兴冲冲回到家,进屋就跟老熊说:“爹,我要买辆自行车。”
“行,多少钱你打听了吗,要不先给你拿150应该差不多够了。”
老熊一如既往得宠儿子,只要不是吃喝嫖赌,那就是惯着,挣钱不就是给儿子花得吗。
“爹,我打算下午时候去天桥跤场学学摔跤,道太远耽误工夫所以买个车。你要是钱富裕得话听我的,你也买一辆,现在还好买,以后可就费劲了。”
这会自行车还得靠推销才能卖出去,等1956年工资改革后再想买那可就费劲了。
(据北京日报1953年2月20日4版《推销能手高凤朝》记载,1952年夏天,市百货公司第一批发部的一大主要任务就是推销自行车,但这项工作一向不好做,曾有一度,推销员一天跑了几十个地方都不见成效。因为销售困难,从1953年至1955年,北京曾采用过赊销的方式来销售自行车,一些大单位会出面替职工向国营商业部门办理“赊购”。至于农村,自行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销路。)
“我不用买,平时跟工友溜达着就去上班多好,一路上还能聊会天。”
“爹你这岁数越来越大,天天这么走着来回也得两钟头,听我得,买一辆,到时候你就知道好处了。”
“行,那明天我早下会班,到时候一块去。”
“别呀,明天你晚去一会,买了车子直接就上班去,多好,还省工夫,对了爹你会骑车吗。”
“行,那就听你得!还没你呢我就会骑了,你爹我厉害着呢!倒是你会不会呀?”
“嘿,这老头还瞧不起人了,放心吧,你儿子骑得好着呢!明天早上别弄饭了,你给我买自行车,我请你吃大肉包子。”
第二天早上训练完回来,老熊让老孙帮忙请个假,爷俩先在姚记吃了早饭,姚记也算老字号了,只是这会还远没有后世拜登当副总统去过之后的火爆。
兴冲冲的就往附近的一家食品杂货公司赶,到了店里刚开门也没几个人。
“同志,店里有没有自行车卖啊。”
售货员一听眼神都亮了,这是来大客户了!
“有的,你们想买什么牌子的,有看好的吗。”
“两辆永久28大杠!”
就是这么豪横,别问为什么不买别的牌子,就因为永久符合熊家人的气质!
“好的,两辆永久牌28英寸自行车,这就给你开票,同志这边可以先看看车。”
老熊嘴上说的不要,真到这了,脸上激动的神情和抚摸新车的手,深深的出卖了他。
两辆花了336,车筐磨电灯,全给配上。
看了看没有磕坏掉漆的,直接挑了两辆,到派出所打钢印,一辆交了两块钱牌照使用税,齐活,还不到9点。
老熊给熊光明打了个招呼一片腿蹬上就跑,骑的嗖嗖的。。。。估计是想着赶紧去厂子里显摆显摆。